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王子均

第5章 王子均大闹汉津口 (下)

  话接上一章魏延和王平前去拜访刘备,王平想向刘备说出自己心中的一些见解,于是子均就直接说道:“左将军,如今孙权率领江东大军打破了江夏城池,杀了黄祖,却不在江夏留兵驻守,罢兵回江东。”

  玄德说道:“看来这个孙权思虑深远,能力非常人可以比拟也。”

  子均又说道:“左将军,下官还有一件事禀报,刘荆州已经卧病在床,已经多日不在料理大小事务,荆州的一切军政事务,皆交给了司马蔡瑁处理。蔡瑁已经严令我等不得走漏一切风声,不过下官还是听说了些许消息,刘荆州似乎命不久矣。”

  玄德大吃一惊道:“什么?这..........”又回过神来说道:“多谢文长,子均前来相告此事,他日还有叨扰之处,刘备先在此谢过了。”

  魏延二人道:“左将军若有用我二人之处,我二人万死不辞,下官先行回去,还望左将军见谅。”

  玄德说道:“恕不远送。”

  子均和魏延离开左将军府以后,玄德私下对徐庶说道:“元直,我观此二人容貌不凡,英气外露,却只是个微末小官,看来这荆州八郡果真是卧虎藏龙之地。”

  徐庶说道:“魏文长颇有武艺,并且胆气过人,而王子均武艺高强,又精通兵法,素毅重,况且魏文长所在的内方县虽小,乃是连接江夏与襄阳的要地,他日或有用得到他,王子均为荆州护军校尉,又长年在襄阳,州牧府的情况可以完全了解,他日也可以用得到他。”

  玄德说道:“元直,前日孔文举写信于我,言曹操不久会率领大军南征,如今景升病重,我等将如何应对?”

  徐庶捋须说道:“纵使刘荆州身体康健,只怕凭借整个荆州的力量,恐怕难与曹操抗衡,唯有..........”

  玄德疑惑道:“唯有什么?”

  徐庶说道:“主公,请恕我直言,唯有主公掌握全局,方能与曹操抗衡。”

  玄德说道:“景升待我不薄,我岂能做此不仁不义之事?此事元直休要再提,只是我如今兵马不过数千人,曹操若大举而来,必无幸理,此可谓生死存亡之秋啊。”

  徐庶说道:“诸葛孔明有鬼神莫测之机,主公还再次去一趟卧龙岗,请他出山相助,若得孔明,主公王霸之业必可成也。”

  玄德就下定决心再次寻访孔明,却因为大雪在隆中见到了马良,马良讲述了千金买马骨之事,玄德留了一封书信,二十日后再来寻访。

  在邺城的丞相府,曹操要扫除掉自己在南征上面的一个重大障碍——孔融孔文举。

  邺城相府,霸府密探来报孔融私自与刘备联络,书信已经获得,曹操召集众文武前来商议孔融之罪。

  尚书令荀彧听说孔融通敌,有些不解道:“通敌?若要用这个罪名去治罪孔文举,万万不可!”

  毛玠反驳荀彧道:“荀令君何出此言?孔融与刘备相互勾结,已经是铁证如山的大罪?为什么不治通敌之罪?”

  荀彧说道:“若要用这个罪名昭告天下的话,岂非告知世人,圣人门楣会与丞相为敌?况且丞相即将南征,岂可因孔融这等无足轻重之人,使得民众惶恐不安?”

  操问曰:“文若,这个可是天子的主意?”

  荀彧解释道:“非也,天子已经口传旨意,此事让丞相进行全面的处理。”

  曹操若有所思,又说道:“文若之言甚是有理,只是,如果不把孔融治罪的话,必定会对南征大计造成重要的阻碍。”

  一旁的司马懿说道:“丞相,吾闻孔文举与祢衡跌宕放言,曰:‘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此乃大逆不道之言也。丞相何不治孔融不孝之罪。”

  荀攸疑惑道:“不孝?”

  司马懿解释道:“依照大汉律例,通敌者应当灭族,孔子乃万世师表,儒学乃天下宗学正朔,若将圣人子孙斩尽杀绝,丞相将以何面目去面对天下士人?就算是天子也恐怕难以收场。而若以不孝之名杀了孔融,罪名不至于株连孔氏一族。丞相此可谓是秉承仁恕之道也。圣人世家可以保全,天下士人得到了安定,丞相一统天下的大计,也没有什么障碍。”

  曹操心思到:“好个司马仲达,让你做个丞相府参谋是屈才了。”

  曹操顺坡下驴的说道:“想不到孔文举竟然出此大逆不道之言,非常可恶,该杀,确实该杀!”

  于是曹操下令诛杀孔融满门,就出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句话。

  此时,刘备已经正式招募诸葛孔明出山做了军师,孔明帮助玄德处理好了新野的军资,陈到也开始组建了白眊兵。

  正逢刘表长子刘琦担心自己会被蔡氏一族谋害,谋士伊籍劝说刘琦去找孔明商议,于是刘琦就去寻找孔明,刘琦就是用了上屋抽梯之计,逼迫孔明献计策。

  孔明于是就不惊不忙的说道:“公子于是不知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道理吗?”

  刘琦说道:“先生之言,莫非是要让我离开荆州是非之地?”

  孔明解释道:“亮并非是要让公子逃亡,但至少也要出了这襄阳城。”

  刘琦向孔明求教,孔明于是就缓缓地说道:“如今江夏黄祖新亡,乏人守御,公子何不向景升公上言,率部去守卫江夏,以此避开祸端。”

  刘琦说道:“可是孙权攻破江夏后,江夏人口大量缺少,没有一兵一卒,乃空城一座,如果孙权再来,岂不是要被他宰割。”

  孔明说道:“孙权所恨的是黄祖,如今黄祖已死,仇恨已无,短时间孙权不会进攻江夏。黄祖虽然性情暴虐,然此人善养士卒,其人虽死,有大量部众还在。公子不妨发出檄文,召集部下祭奠黄祖,凭借公子江夏太守的名义收编这些人马,在汉津整编军马以后再去江夏。”

  刘琦答应,于是就立马经过了刘表同意,马上离开了襄阳。

  此时的长沙,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攸县黄忠军营,黄忠在军营之中正在练习弓箭,这时,副将卓膺进来道:“黄将军。”

  黄忠看见是卓膺说道:“莫非是德弘来了?”

  卓膺看见黄忠并未荒废武艺,不由得赞叹道:“将军不愧是沙场老将,从军数十年,一直都没有放下过手中的兵刃。”

  黄忠叹道:“军人不能去上阵建立功劳,眼看垂垂老去,却还是一事无成,唉!”

  卓膺说道:“将军自幼从军,四方征讨,不避矢石,屡立战功,只可惜刘景升任人唯亲.........像将军这等寒庶出身的人物,在他眼里,自然没有什么位置,只不过刘磐对将军颇为器重。”

  黄忠说道:“先不说这个,德弘,江北有什么消息吗?”

  卓膺说道:“近日刘荆州病势沉重,无法处理事务,曹操厉兵秣马,只怕不久即将南下。那时,看蔡瑁、蒯越这些人将如何抵挡曹操。”

  黄忠不屑道:“迎击曹操?恐怕是曹军还没到荆州,他们这些人就要开始准备投降了。我只是担心我儿黄叙..........”

  卓膺说道:“曹操素来残暴,昔日徐州被屠城,可知其人也,令郎在南阳,首当其冲。”

  黄忠说道:“我那孩儿自幼体弱多病,故而我不敢让他随我从军,因此让他留在南阳看守祖业。我只怕曹操大军已到,玉石俱焚,心里实在是放心不下。”

  卓膺说道:“何不将令郎接到长沙,避免兵灾?”

  黄忠说道:“我早有此意,只不过我是长沙都尉,职责重大,怎能离开?”

  卓膺说道:“将军何不知驻守在庐陵的江东兵马已经北上?”

  黄忠不解,卓膺说出了孙权想要控制住长江南岸,假如荆州落入曹操之手,也能有备无患。

  卓膺于是劝黄忠向刘磐告假,黄忠从之。

  蔡氏一族得知刘琦去往江夏,准备派兵截杀。

  新野左将军府,刘封来对玄德说道:“父亲,刘琦公子已经离开襄阳,准备去往江夏,有伊籍先生陪同。”

  玄德以为刘琦能够成功离开感到高兴,孔明却说道:“恐怕蔡瑁不会让刘琦成功的到江夏。”张飞想率领二十骑兵前去护送。

  徐庶说道:“翼德公,主公在荆州是客将,如果这样做的话,刘表必会怀疑主公结党营私。”

  玄德于是请王平前往护送刘琦。

  襄阳王平府,子均虽然与玄德见面,但是从系统那里已经得知刘琦要去江夏,心中说道:“恐怕蔡氏一族是不会让他成功地到江夏。”

  这时,耿金花说道:“夫君,新野有人来求见。”子均说道:“夫人,让他进来。”

  于是使者进来了以后在子均耳旁附语了几句,子均说道:“还望足下回复左将军与徐先生,承蒙将军看中,托此重任,王平万死不辞。”

  使者说道:“如此就拜托王校尉了,在下即刻回去新野报告我主。”

  使者走后,子均说道:“来人备马。”

  于是子均赶到了汉津口埋伏。

  此时,刘琦和伊籍来到了汉津路口,发现了蔡氏伏兵,子均趁机出现杀退了伏兵,又保护刘琦和伊籍碰见了回乡的黄忠,众人一起杀退贼人,护送刘琦进入汉津。

  子均对黄忠说道:“黄汉升果真武艺不凡,他日若有缘,定会再见,告辞。”

  于是子均离去汉津不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