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我绝不当献帝

第22章 留待明日

  “拜见陛下!”

  刘协醒来没多久,张济、郭汜、杨定、杨奉、董承五大军阀,和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司徒赵温三公便得到消息,联袂而至。

  “此次东归,卿等带了多少兵马?”

  简单寒暄后,刘协直接对张济、郭汜等人问道。

  虽然他大致上猜到了,但总归知道的越详细越好。

  “臣带有二万精锐,誓保陛下安全!”

  郭汜抢先说道。

  他的兵马最多,自觉地位也当第一。

  “臣带有一万兵马,骑兵二千,定保陛下安全!”

  “臣也带有一万兵马,骑兵千五,定保陛下安全!”

  “臣亦带有一万兵马,骑兵一千,定保陛下安全!”

  张济,杨定,杨奉接着回答道。

  “臣有五千人,誓死保护陛下!”

  最后,董承也跟着说道。

  “好!”

  刘协做喜状,连连点头。

  这个数字,和他估计的基本一致。

  除了杨定,所有兵马都继承自昔日董卓。

  董卓全盛时,麾下三十万西凉大军,其中,驰名天下的西凉铁骑多达十万!

  被王允设计诛杀后,庞大的西凉军,也跟着分崩离析。

  其中,为董卓镇守西凉的马腾,直接分走了十万,有五万是骑兵。

  马腾也是董卓麾下大将,地位和李傕、郭汜齐平,迁都前,驻兵屯守长安。

  迁都长安后,则负责镇压凉州。

  董卓死后,那货便在西凉拥兵自立,屡次进攻长安,但被李傕等人击退。

  而李傕和郭汜,因为和朱儁作战的缘故,当时带走了另外十万西凉军。

  和朱儁交战中,两人麾下兵马损失不少,反攻长安前,还剩下八万左右。

  攻入长安后,再次折损万余,剩下七万。

  后来,二人分开,李傕得四万,郭汜得三万。

  几年来,长安局势多变,二人兵马数量锐减,到现在,李傕只有三万,郭汜也只有二万。

  杨定的一万人马,则是董卓尚在时,便统领的兵马。

  杨奉的一万人马,是他当初的白波军嫡系。

  白波军的士卒,大多来自并州汉人,长期和胡人作战,个个悍勇,军队战力不下于西凉军。

  最后,就是董承那五千人了。

  向远方眺望,看着连绵军营,刘协心下暗叹。

  董卓那厮,留下好大产业!

  当然,之所以能积累出这么庞大的势力,是他国器私用,屠杀朝臣,没收家产,劫掠百姓,乃至挖掘皇陵,然后全力打造西凉军而成。

  靠的就不是正常手段!

  论凶残和肆无忌惮,现在的李傕、郭汜之流,拍马也赶不上董卓。

  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数得着的凶残之辈!

  他在位时,满朝公卿,瑟瑟发抖。

  傲气如袁绍,也只能离开洛阳,远遁渤海。

  曹操,更是如丧家犬一般,亡命逃归陈留。

  只有当世匹夫之最的吕布,才不惧董卓淫威!

  这一点,恰巧被王允看透,并利用之。

  不然,现在局势如何,还真不好说。

  “吕布之勇啊!”

  想到吕布,刘协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头顶束发紫金冠,身穿连环锁甲,手持一把硕大双面戟,全身散发着可怖气息的男人。

  温候吕布!

  据说,早年间,在五原郡,吕布曾一骑破千,灭杀无数胡人,被草原胡人誉为‘战神’。

  后来随丁建阳来到中原,戟捅义父,拜董卓为新义父,成了天下第一将!

  虎牢关前所向披靡,孤骑独战刘关张!

  论武力,这个时代再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当然,死后另论。

  死后,很快就涌现一大批‘拥有吕布之勇’的人。

  而这恰恰说明,活着的时候,那厮有多勇!

  “不知道我能不能用吕布?”

  刘协心下暗自思量。

  别人不敢用吕布,是因为‘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乎’。

  但刘协不同。

  首先,他不收义子。

  其次,吕布虽然桀骜不驯,有‘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之志,但也要看对象。

  天子面前,岂有不能久居其下一说?

  吕布可没有篡逆心思!

  所以,吕布不是不能用。

  要看怎么用!

  “不过,现在的我,十有八九镇不住他!”

  思量半晌,刘协暗自摇头。

  要用吕布,首先要镇住他。

  但镇住吕布,又谈何容易?

  丁原不行,董卓不行,袁术、袁绍、刘备、曹操都不行。

  现在的刘协,也不行。

  不过,现在不行,不代表未来也不行。

  只要自己恢复独立自主权,又有嫡系军队,拥有地盘,天子大义面前,让吕布乖乖听话,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算了,距离白门楼一事,还有近四年时间,到时候再看吧!”

  思虑半晌,刘协决定,暂时放弃招揽吕布。

  历史上,渡过黄河后,刘协曾征召过吕布,只不过,当时那货军中缺粮,无法远行,未能赶过来罢了。

  对虚荣心很强的吕布来讲,天子征召,是件无比光荣的事情,若有可能,他定会前来。

  但刘协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吕布,可不是又一个挟持天子的军阀。

  现在不是时候。

  心中思虑万千且不提。

  “镇东将军此次带了多少粮食?”

  看向张济,刘协问道。

  这几年,张济屯兵驻守弘农,弘农是富裕大郡,粮草丰裕,此次东迁,粮草一事,就是他在负责。

  “陛下,臣带了充足粮食,足够大军半年所用!”

  张济说道:

  “途中,亦可向当地官员百姓征召,料粮食无缺!”

  刘协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征召?

  是抢吧!

  但他当然不会说出来。

  心里暗暗计算。

  如果一切正常,粮食应该够,但……,四个月后,就要吃野菜草根度日了。

  想起历史记载,东迁路上发生的事情,刘协一阵头疼。

  到现在为止,他仍然没想出破局之策。

  “陛下!”

  郭汜说道:

  “天色近黄昏,正当晚食,何不宴请朝臣诸公,以叙君臣之情?”

  “正是!”

  杨定,杨奉二人,跟着附和道。

  向积极说话的郭汜、杨定、杨奉,还有目光殷切的张济、董承,以及沉默的杨彪、张喜、赵温三人看了一眼,刘协心下冷笑。

  这些家伙这么着急开宴席,目的是什么,他很清楚。

  册封呗!

  历史上,霸陵相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他们这几个统兵军阀。

  这是难以避免的。

  东归之路,需要他们护送。

  最关键的,人家手中有刀!

  但刘协不想这么早册封。

  册封前,他被这些家伙供着,册封后,地位立刻一落千丈。

  “朕依然有些困乏,举办宴席一事,留待明日吧!”

  头上帝冠冕旒微晃,刘协矜持的说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