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想要恩威并施,使之归心吗?”二人走后,端坐在一旁如木人一般的蒙恬才出声,“恕臣愚钝,臣只见公子之威,未见公子之恩。不知公子如何打算?”
王离与向疾闻声也将目光投向公子,雍巫虽稍有意动,但依旧目不斜视,作恭敬态侍立在公子身后。
扶苏轻轻一笑,“思厥先祖非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方得尺寸之地安身。尔等先祖亦然,不舍性命,奋勇杀敌,才得毫末之功。我等子孙视之怎不甚惜?故旧魏大夫岂会轻易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所以夺田之下,必起争端。
然魏文侯赏罚得当,而民不与,为何?皆因国有淫民。我念其先祖之功,温言劝之,诘问预之。若其从善,悔过自新,尚可奖赏。若其从恶,怙恶不悛,那休怪我秉公执法,刑罚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闻言向疾连连点头:仁善是为底线,果断是为手段,二者并不矛盾。公子这番处置确实称得上贤明。
不过,蒙恬依旧有问,“降爵夺田,秦律所倚,本应如此。公子不治其罪,反而予之奖赏,恐将士不服。”
昨日校场之上,公子便给士卒们指明了旧魏大夫之过,现在又打算轻拿轻放。这在蒙恬看来岂不是前恭后倨,坏了自身的名望。
“我以为授田之利足以奋士。”扶苏自然明白蒙恬的意思,只是将这视为小节,并未在意。现在蒙恬提起,自己也只好求问道,“此事确有不公之意,还请蒙公教我。”
“公子以爵授田,看似惠利三军,是为赏,实则应允承诺,是为信。信可立人,而不可立威。”蒙恬借着此事指出了公子过于宽仁的性子,“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这二句分别取自《尉缭子·兵令上》和《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蒙恬意图事后规劝公子。昨日他也是过于相信公子,才让他独自一人面对三军,虽然其言并无大碍,但其行断不可再效。
“诚然。”扶苏颔首,作出虚心纳谏的样子。到这里他已然知道这是蒙恬在借题发挥,“蒙公所言极是,下不为例。”
王离觉得蒙恬这是有意在宣扬自己的地位,所以才搞了这么一出,心中颇显不快,于是赶紧出声,将话题引回正轨,“臣观公子胸有成竹,似有两全之法,不知公子欲意如何?”
“嗐~”扶苏应了一声,然后说道,“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旋即正了一声,继续说道:“我闻‘四年......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故而想到何不效上鬻爵?”
“哦?”王离接过话,做起了捧哏,“还请公子明示。”
“旧魏大夫所困不过是受爵所限,宅田不可持。然而他们累财近乎百年,仓廪实而锱铢满。若能以钱粮获爵,岂不美哉?”
除了王离,蒙、向二人都皱着眉头低头思索了好一阵儿,才抬头想要发声,竟不想异口同声。
“臣疾以为......”
“臣恬以为......”
二人对视一眼后,向疾赶忙拱手,“还请蒙公先说。”
现在堂内坐着的几位就属他地位最低,向疾哪敢抢话。
蒙恬笑着朝其回过一礼,便转向公子,“臣以为鬻爵可视权急,绝不可为长久之策。”
“我自是知晓。”扶苏露出笑容抬手,打断了蒙恬的后续,“鬻爵之策,三代必为大患,如今不过解近急矣。倘使由旧魏大夫提起,然后纳之,使其以为宽宥,则难为定制。故此,我令郡守抚慰,以安其心。”
由于鬻爵的想法是临时突发,所以扶苏并未与赵寿提前商议。只是让其安抚豪强,在羊舌劫甚至自己做白脸的同时,让赵寿一人做红脸,成为豪强的唯一依仗。
“公子所谋,实乃天成。”蒙恬不得不感叹一声,“公子想要如何迫使其自觉?”
“这就要看开田中尉了。”短时间内,扶苏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郡守遣郡丞事专,所为便是敦促开田中尉,使其不被巫术之祸缠身。倘使开田中尉执意不走,或上书朝廷,或留徙泾查案,豪强又当如何?”
扶苏自知自己仁厚,让豪强有了可以争利的可能。若使始皇帝来得知,亲下诏书,那后果对豪强来说不见得能承受。
只是不知这开田中尉李适有陇西侯李信几分壮勇。
李适起初确实惶恐,当在县尉刘能家暂住一宿后,也逐渐回过神来。
这是豪强的恐吓!仅此而已。
想清楚这点后,李适的后怕全部化为了愤怒:你当我是谁?我可是陇西李氏后人!可不是能被轻易拿捏的。
所以他一方面敦促县令赶紧上书郡守,一方面自己又奋笔,想要将此事上报朝廷。
等等,不可!
李适骤然停笔。
此番上书岂不显得长公子无能?长公子会不会因此记恨我?
考虑再三之后,李适执刀削去已经写好的字迹,重新提笔落字,打算作为密信报于公子。
待获得回复后再做打算。
与此同时,这封信很快便传到了扶苏手中。
扶苏从智申手中接过竹简,朝蒙恬一笑,还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一边展开,一边朝朝堂中被其引来的人问道:“开田中尉可受其扰?可否安好?”
那人是侍候李适并一同长大的书童,二人颇为亲近,所以李适也对其耳提面命,对此有所应对。
“家主之态,取决于公子何态。”
扶苏放下了竹简,这上面所写内容与徙泾县县令的上书大差不差,想来是替眼前的书童作了掩护,他才是李适想传达的密信。
“士可杀不可辱,你家主如此被欺,岂能善罢甘休?”
“小人明白了。”书童低头作出答复,“想必家主此时正在高呼:是可忍孰不可忍。率县吏调查此事。”
“如此就好。”
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