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家父刘阿斗

第27章 沉浸式戏剧

三国:家父刘阿斗 蜀道衫 3232 2024-11-15 08:02

  此刻,舞台之上,两名伶人开始高谈阔论。

  “伏愚子,那肇建国势大,屡有亡我之意。吾想修葺兵甲,勤练士卒,等到他们发生内乱,就趁机出兵征讨,如何?”

  “贤卿,咱们因余民寡力薄,不应轻启战端,还是保境安民,对内修养生息的好。”

  伏愚子这番话,听得台下众豪强们纷纷点头称是。

  聪明之人,很快便察觉出,这肇建国乃是比喻曹魏,而因余则是季汉。

  季汉多年北伐,虽诸葛丞相特别注重维护民生,但长年累月的用兵,也让这些益州豪强们备受滋扰。

  这时,正面对舞台观戏的谯周心头一动。

  肇建、因余,伏愚子、高贤卿……

  这几个名字怎会如此熟悉?

  好像自己曾经在哪里听过似的。

  谯周却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他是在何处听过这些名字。

  他可不知道,刘瑶这出《仇国策》乃是以他谯周多年后写的一篇《仇国论》为蓝本,改编而来的。

  刘瑶此时正在暗处观察众人的表情。

  豪强们对伏愚子的赞同,在他意料之中。

  而谯周一边看,一边抚须凝思的复杂神情,更令刘瑶心中好笑。

  “这叫先把你的《仇国论》写了,让你以后无文可写。”

  虽然谯周上次来鹤鸣楼,就被生动教育了一番,但对于这个益州本地投降头子,刘瑶还是不太放心。

  对这种投降派精神领袖的思想改造,得常抓不懈。

  此时,台上的伏愚子继续劝导高贤卿:“如今肇建兵强马壮,、因余早晚要被灭亡。

  等到肇建大兵压境之时,咱们立刻率军投降,料那肇建国君定能加以褒奖,赐个一官半职给咱们。”

  “你这是什么话?!”高贤卿怒目反驳:“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因余国一旦亡了,咱们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伏愚子不以为然:“你一味穷兵黩武,不懂审时度势,以小事大的道理。

  咱们这种偏居一隅的蕞尔小国,将来就算出现智慧非凡之人领导我们,也不会打得过肇建。”

  台上伏愚子这几句话,更说到台下豪强们的心窝里。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把他们数十年间被巴蜀统治者压迫的怨气,全都散发出来。

  随着两位伶人争吵声渐息,第一幕缓缓落下。

  下一幕还未拉起,刀枪撞裂、飞矢破空之声已响彻整个鹤鸣楼。

  舞台两侧,“音效组”的两名高手正卖力摆弄着各类响器,将战场厮杀的氛围模仿得惟妙惟肖。

  他们手脚并使,好不热闹,为了逼真甚至还用上了口技。

  与上一幕的坐而论道不同,这一幕直接上了打戏。

  情节的剧烈变化,令人震撼的金戈之声,让观众们全都不由得挺直了背脊。

  大幕拉开。

  高贤卿满脸血迹,衣甲俱裂,手持环首长刀,正与五六名肇建士兵厮杀。

  而他身后,手下军卒尽数战死。

  代表因余的赤红旗帜,只剩下半截还插在地上。

  高贤卿以寡击众,却丝毫不落下风。

  扮演高贤卿的伶人,本就精通武艺。

  此刻闪展腾挪,劈砍挑刺,打得十分精彩。

  这也是刘瑶选他来当男主角的原因。

  眨眼间,三名肇建军卒已成刀下亡魂。

  “好刀法!”

  底下有个喜爱耍刀的观众禁不住喝起彩来。

  舞台上,高贤卿精神一振,愈发勇猛,仿佛受到了来自台下的鼓舞。

  这下,观众们更来劲儿了。

  几个人带头助威:“高将军,杀了他们!”

  “噗,噗!”

  果有两个敌人被应声砍倒。

  “杀得好!”

  观众们一片沸腾,好像出手的是他们自己一般。

  这里,刘瑶运用了一些沉浸式舞台剧的手法,让演员和观众之间产生一定互动。

  果然,观众们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

  原本还赞成伏愚子投降政策的豪强,不由得被高贤卿这个孤胆英雄所吸引。

  刘瑶的剧本里,因余和肇建两个国家,太像季汉和曹魏了。

  再加上前一幕伏愚子说出他们心声的“高谈阔论”,

  让这些观众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因余国人这个身份中。

  面对因余被肇建侵略的剧情,他们虽不赞成打仗,却也不愿见自家兵士遭到屠杀。

  因此,大多数豪强都在为拼死杀敌的高贤卿加油。

  就在高贤卿愈战愈勇之际,舞台上的灯光渐渐暗了下去。

  伶人们的身影开始模糊不清。

  “怎么回事?”

  “高将军怎样了?”

  激烈战斗戛然而止,让观众把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时,旁白声起。

  “因后方支援不力,高贤卿将军最终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随着旁白读罢,从楼上铜镜反射到舞台上的灯光亮了起来。

  只见,刚才还英勇无比的高贤卿,此刻背对众人,长刀拄地半跪在尸山之中。

  他一动不动的身子,低垂下去的铁盔,都暗示着生命的终结。

  何故如此?

  何以至此?

  底下支持高贤卿的观众们,一时接受不了剧情,纷纷哀叹不已。

  他们虽觉得高贤卿是个不识时务的傻子,一个穷兵黩武的疯子,却都认为他同样也是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

  刚才还奋勇杀敌的男主角,下一刻却战死沙场,无比悲壮。

  就连杜前这种冷血之人,都不免心有惋惜。

  角落里,忽然传来一道响亮的怒骂声:

  “都是那伏愚子干的好事!因余国小,臣子们又不同心对敌,这才害死了高将军!”

  刚才旁白里说,高贤卿的死就是由于国内支援不足,寡不敌众所致。

  这人骂得倒有几分道理。

  闻此骂声,观众里,有人低头不语,有人愧疚难当。

  害死高将军的,正是伏愚子。

  而刚刚还认同伏愚子言论的他们,不也同样是害死忠臣良将的帮凶?

  就在观众沉思之时,大幕悄悄落下。

  旁白再起:

  “高将军战死后,因余国失去最后一道护国屏障,各路关隘守将纷纷投降,肇建大军一路踏进因余国都。”

  下一幕。

  “陛下,敌军马上就到城外,咱们还是往南逃吧。”

  因余大殿上,国主正与群臣商议对策。

  “逃什么逃?咱们的家业田产都在这里,怎能轻易弃之!”伏愚子大声斥责。

  “肇建贼人可是有屠城的传统,咱们不逃,全得死啊。”一位大臣苦苦相劝。

  “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我听说肇建国儒学兴盛,再不干那种野蛮之事。”

  伏愚子挥袖反驳:“肇建国就算占领因余,也需要吾等治理本地百姓,你们怕什么?”

  “好,就算咱们能保住富贵,那陛下怎么办?”

  “肇建皇帝若不封陛下为王,吾便亲自到肇建国都,用古人的道义去感化他。”

  伏愚子信誓旦旦丢下一句大话。

  这下,再无他人反对。

  因余皇帝生性懦弱,见群臣都同意投降,无奈只好派人交出玉玺,自己绑缚双手,亲自来到城外肇建大军面前。

  大幕再度落下。

  接下来,一位美貌少女缓缓登场。

  她身材娇小,肤白胜雪,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此刻却充满了恐惧。

  众豪强的目光立刻就被这女伶所吸引。

  “我认得她!”

  底下有人悄悄嘀咕:“这女伶名叫萤华,我前年在平阳亭侯家中饮宴时,曾见过此女。她不光戏演得好,歌也唱得极好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