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家父刘阿斗

第7章 杀人的童谣

三国:家父刘阿斗 蜀道衫 3133 2024-11-15 08:02

  听罢刘瑶诛杀黄皓的计划,董允倒吸了口凉气。

  “果真有你所说的那种东西?”

  “岳丈放心,这玩意我一定能弄出来,必会结果那阉狗的性命。”

  董允点了点头,忽又目露疑惑:“吾最近听闻成都里有首奇怪的童谣,不会就是你编出来的吧?”

  “什么童谣?跟我无关,岳丈可别乱扣帽子。”刘瑶否认三连。

  “共中田,耕使难,日告天,身自燃。”

  董允直直盯着刘瑶,一副看破谎话的得意神情。

  “这‘共中田’合起来便是个‘黄’字,‘日告天’便说得是个皓字”

  汉隶字体,“皓”写作“晧”。

  又被董允识破,刘瑶不答,只嘿嘿一笑。

  “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心思竟如此缜密。”董允见刘瑶默认,也跟着笑了起来。

  当时,人们极其迷信童谣、谶语。

  汉灵帝末年,便有“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邙”这立献帝而废少帝的预言。

  董卓之乱时,亦在长安流传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如今,成都四处传闻黄皓定遭天谴的歌谣,之后这阉竖一旦暴毙,刘阿斗也怀疑不到旁人头上。

  “倘若真能除掉黄皓,倒是免得我日夜担忧,防着宫中有小人弄权。”

  董允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微微摇头:“却只怕没了黄皓,又来了李皓、张皓……”

  他心如明镜一般,小人谗臣的出现,罪魁祸首乃是皇帝。

  没有连夜雨,长不出狗尿苔。

  如果阿斗是个明君,自不用担心阉竖误国。

  可阿斗若是昏君,就算除掉黄皓,身边也会冒出别的小人。

  “如今没有其他法子。”刘瑶听罢也难免感叹,“只好出现一个就杀一个,出现一双就杀一双。”

  望见坚毅而果敢的目光从刘瑶眼中射出,董允第一次有了不认识对方的错觉。

  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亲王,

  敢于随军南征建功立业,

  敢于诛杀奸佞匡扶汉室,

  敢于答应自己只立五个姬妾……

  不简单啊!

  董允愈发觉得刘瑶是个可塑之才,也愈发想好好保护这颗宗室之星茁壮成长。

  “殿下若想在诛杀黄皓之时离开成都,摆脱干系,吾可想别的办法,未必非要随军南征……”

  刘瑶有些无奈,暗道这个岳丈实在太难缠了。

  自己白费半天口舌,董允竟还不同意帮忙。

  怪不得刘阿斗拿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看来,只有来横的了!

  刘瑶腾地站起,双手十根指头紧紧抓拢。

  “杀黄皓和南征蛮夷,我全都要!

  吾乃大汉亲王,怎能不为朝廷分忧?

  岳丈若不应许,本王便率王府亲卫,单独杀出成都去剿灭叛蛮!”

  董允见他如此坚定,最后咬了咬牙:“好,吾帮你跟皇帝说说,不过陛下也未必能答应。”

  “有岳丈出手,此事定能成矣!”

  刘瑶见状换了副笑脸,从身后拿出礼盒,将里面的桂圆、莲子、百合、葵花籽等物摆了出来。

  “岳丈为国日夜操劳,这些都是安神助眠的食材,平时多吃些,能帮你睡个好觉。”

  董允接过后颇感欣慰:“殿下无须挂念,吾前日请医工长给开了几副朱砂安神散,服过后睡眠好了许多。”

  “你说什么散?”

  刘瑶听罢,用力抓住董允的手腕。

  “朱砂……安神散。”

  “岳丈,此药有毒,万万服不得!”

  “有毒?医工长说这朱砂产自涪陵丹兴,可是上好的药材。”

  “朱砂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吃多了会死人的,它可治不了你的失眠。”

  “可医书上说,这朱砂专治失眠。论起药效,可比张辽更能令小儿止啼。”

  董允略通医术,虽不知刘瑶口中的“硫化汞”为何物,却坚信朱砂的效用。

  巴蜀之地盛产朱砂,民间也常用朱砂治疗失眠和小儿夜啼。

  “小儿们服了朱砂,全都轻微汞中毒,当然不会再啼哭了。”

  刘瑶摇了摇头,有种“你跺你也麻”的无奈。

  受时代所限,董允不了解朱砂的毒性,不过还是从刘瑶的话里听出了几分道理。

  他沉思片刻,表了态:“多亏殿下指点,看来这朱砂安神散,今后是不能服了。”

  一听此言,刘瑶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蜀汉四英”,却是四人中寿命最短的。

  只活到四十多岁便早早亡故。

  刘瑶本以为他是劳累过度,可现在才知道,还有汞中毒的原因。

  断了朱砂这味毒药,再搞掉黄皓这个害人精,至少可以让董允把寿命延到十年之后。

  刘瑶若想有所作为,董允可是稳定后方的关键人物。

  既可管住刘禅,又能治理朝政。

  《出师表》上的羊毛就那几个,可得多薅几年。

  在董允家用过早膳后,二人一同赶往皇宫。

  巍峨华丽的季汉皇宫共有四座宫门,分别名为武义、虎威、宣化和崇礼。

  高大的武义门前,矗立着两根三丈来长的白玉华表,象征着帝王威仪。

  这翁婿俩,一个是侍中,一个是皇子,出入皇宫就如自己家一样方便。

  武义门的卫士见顶头上司来了,知道董允有事面见皇帝,连忙向内禀报。

  不久,刘禅召董允和刘瑶到内殿觐见。

  翁婿二人进入皇宫大内,忽见一群孩童在几名宦官宫女的看护下,正在一块青砖空地上嬉笑玩闹。

  为首的是个大男孩,生得眉清目秀,器宇不凡。

  浑圆的眼睛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刘瑶见这男孩,十分欢喜,高声呼唤:“阿瞻,你今年几岁了?”

  大男孩挑了挑眉,“瑶哥,什么时候带我学射箭?我都已经十三了!”

  “你还没长大,不宜太早学射。”

  诸葛瞻身材高大,虽只有十三岁,却已在一群孩童少年之间鹤立鸡群。

  紧跟在他屁股后面的,是个六七岁的小娃。

  “二哥,二哥,抱抱。”

  刘瑶一看,这小娃正是自己的妹妹,乳名唤作阿小。

  “二哥不抱了,让你瞻哥哥抱吧。”

  刘瑶知道,阿小长大后是要嫁给诸葛瞻的。

  让这夫妻俩抱吧,自己还是别当电灯泡。

  阿小嘟起小嘴,冲后面一个比她年长许多的女孩求援:“董姊姊,你夫君不抱我……”

  那大女孩听罢,清秀可人的俏脸腾地红了。

  她偷偷瞧了刘瑶一眼,慌忙提起裙摆,一扭头往远处跑去。

  刘瑶望着那只有十一二岁的女孩逐渐逃远,无奈地叹了口气。

  古人结婚也太早了。

  放在后世,这也就是个还未上初中的小学生。

  可再过两年,董婉就得嫁与自己。

  那时也不过初中一二年级,自己怎么下得去手?

  她是阿斗亲自给自己选的王妃,属于与董家的政治联姻,还拒绝不得。

  幸好,还有五个姬妾的指标。

  “这孩子,去年才被太后养在宫中,没有从小和你一起长大,多少还是有些生分。”

  董允见女儿害羞,连忙解释。

  “婉儿又没做错,未婚夫妻本就不应经常见面。”

  刘瑶尴尬一笑,顺手把群童之中一个最小的男孩抱了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