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再临

第64章 白毦陈到!

三国:昭烈再临 勇敢石头 6040 2025-01-17 22:24

  “各位官长,我家中只有这一头牛,过了年便要春耕,请你们高抬贵手。”

  村聚中民房破旧,但从此处村聚的规模来看,这里也曾经繁荣过。

  几名官军正在此处搜捕,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不过是借搜捕的名义劫掠。

  眼看家中耕牛要被牵走,一位少年几近哀求。

  “滚开!”

  一名官军看准少年,一脚踹了过去,却见少年一直身体,轻松闪开。

  官军踹了个空,差点原地劈叉,紧接着拔出长刀。

  “好啊,你小子,竟然敢反抗官军!”

  少年急忙挥手道:“没有,没有,我不敢。”

  “吃我一刀。”

  官军上前,连续挥刀劈砍,只见少年灵巧闪避,官军却是刀刀落空。

  这一幕被不远处的吴班看见,吴班一时兴起,只想看看少年还有什么手段,倒是忘了要救这少年。

  “你还敢躲?”官军恼羞成怒。

  “官长,瞧你说的,你这刀厉害,我要是不躲,就被你砍死了!”青年急忙赔礼道歉。

  “兄弟们,一起上!”官军呼喊同伴。

  同伴道:“你消消气吧,一个孩子而已,不至于杀了。”

  “别忘了他是陈家人,而且打眼一看就是个习武的苗子,你还等着他长大吗?”

  众官军一想,纷纷拔出长刀。

  “官长,我错了,你们饶了我吧,牛给你们好吧。”

  最先动手的官军道:“耕牛算什么,抓到一个武艺高强的陈家部曲,可是大功一件。”

  “上!”

  官军一起上前。

  少年见躲不开,急忙后退,看见身后土墙,倏然爬了上去,随后沿着土墙一路往前跑。

  “你给我下来!”

  官军们急忙取弓弩,却见少年已经没了身影。

  “这兔崽子,实在可恨,一定要将他抓住!”

  官军们各自拿上刀剑弓弩,开始搜捕少年。

  吴班这才想起来要救人,但官军各自弓箭在手,吴班也不敢上前。

  此时,刘备骑马赶来。

  “班儿,你干什么呢?让你救个人,如此磨蹭!”

  “将军,我……”

  此时,村聚中到处是拿弓弩的官军,刘备也不敢冒然派人进去。

  几人只好在村口等待。

  不多时,只听一阵嘈杂,却见官军押着少年走出村聚。

  吴班骑马上前,官军立即警惕起来。

  “你是谁?为何拦路?”

  吴班直接出示校尉印信,要提走少年。

  官军道:“这是我们抓到的叛贼,凭什么给你?”

  吴班眼神轻蔑,自腰包中拿出一块金子,朝官军扔了过去。

  官军一把接住,立即换了一副面孔。

  “小郎君,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吴班冷声道:“少废话,拿上钱,赶紧走!”

  官军放开少年,拱手告辞。

  少年似乎有伤,被官军松开后,立马跪在了地上。

  吴班下马上前道:“小兄弟,你没事吧?”

  “没事,他们怕我跑,腿给我打伤了,还好没伤到骨头。”

  少年挣扎着起身,拱手道:“多谢小郎君。”

  “你别谢我,谢我家将军就好。”

  少年看向吴班身后,却见一位红袍青年骑马而立。

  听吴班称那人将军,少年拱手道:“多谢将军。”

  眼看官军撤退,不少百姓走了出来,得知有贵人为村聚解围,纷纷道谢。

  “此地叫陈家聚,将军刚刚救得是陈五家的三小子,陈到。”村中老者对刘备道。

  “果然是陈到。”

  刘备心中高兴,脸上却没有太多表情变化。

  吴班问少年:“你不是挺厉害吗?怎么被官军抓了。”

  少年叹息道:“他们是兵,懂得埋伏,我跑来跑去,还是被他们拿弓弩围住了。”

  刘备问陈到:“想不想当兵?”

  陈到沉吟片刻道:“那得看跟谁。”

  “若是刘备刘玄德,值得你追随吗?”刘备问道。

  “将军是刘玄德?”

  不等陈到回答,村中老者便一脸惊讶地叫喊起来。

  “你就是治理南阳疫病的刘玄德?”老者再次问道。

  “如假包换。”

  刘备摊开双手,好让老者看清楚。

  老者虽不识得刘备,但年过古稀,观人无数,看刘备一身正气,便笃信了起来。

  陈到见众人对刘备尊敬得很,也跟着拱手道:“玄德公,我听说过你的名字,我愿跟你。”

  吴班问道:“用不用告知你家父母?”

  村中老者道:“陈到父母和兄长都逃离了,村中只有我们这些老弱,他一个三小子,不必等他父母同意,将军带走就是。”

  这时候一家之中,除长子需要悉心培养,幼子一般顺其自然,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既然如此,陈到,你跟我走吧,回头让同乡告知你家人一声。”

  “我们一定照办。”村中老者道。

  刘备没有多停留,带上陈到便离去。

  陈到腿脚不便,刘备在平舆县城雇了一辆马车,让他坐上。

  众人行进,陈到的眼神有些迷茫。

  吴班靠近刘备道:“将军,这小兄弟挺可怜的。”

  刘备轻声道:“陈家可是世家大族,其渊源可追溯至上古,若不是党锢,这小子未必家世不如你。”

  吴班问道:“何为党锢?”

  “便是一人获罪,党人和家人不能做官,陈家被禁锢二十年了,官场上一直无人说话,家族难免没落。”

  “将军收留陈家人,不会出事吧?”吴班问道。

  “没事。”

  刘备沉声道:“收留被党锢之人的不只是我,这件事,没人会放在明面上说。”

  朝廷大兴党锢,目的是加强皇权,限制士人。

  士人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大多暗中支持被党锢的家族,让他们在民间批判朝廷,削弱皇权。

  士人收容被党锢之人,不是什么稀罕事,还能获取好名声。

  这便是朝廷和士人之间的现状。

  吴班感觉骑马累了,便和陈到一起坐车。

  “陈到,我叫吴班。”

  “嗯。”

  陈到有些没精打采。

  “你不高兴吗?”吴班问道。

  陈到皱眉,叹了一口气道:“我听说汉家朝廷马上就要亡了,每每思及,心里便有些悲伤。”

  “你听谁说的?”吴班有些想笑。

  “我们家主陈逸和当世的几位谶纬大师是好友,从他们那里得知的。”

  “大汉将亡,这是命中定数,谁也改变不了。”陈到煞有介事道。

  “怎么可能?大汉不会亡!”吴班摆手道。

  说大汉要亡,吴班坚决不信。

  陈到叹了一口气,略显稚嫩的脸上,是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忧愁表情。

  “我也不信,可咱们都知道,汉室因为得到天神庇佑,才得以掌控天下,如今天灾频频,显然是天神对汉室不满。”

  “呃……”

  吴班忽然感觉,官军对付陈家人是对的。

  “胡说八道。”

  吴班昂首道:“汉室得天下,靠的是诛暴秦,伐无道,攻灭项羽,为义帝复仇,这才成了天下共主。”

  陈到摇头道:“可你看看现在的官军,和暴秦时又有什么区别呢?”

  “行了,我看你就是在陈家呆久了,脑子不灵光,你以后好好跟着将军,看看什么是好官军。”吴班朗声道。

  ……

  来到相县,刘备拜见王允。

  王允看见刘备,眼睛立即朦胧起来。

  “玄德!我……”

  “使君,你都知道了?”刘备问道。

  王允消息灵通,怎会不知道朝廷已经派人来拿自己。

  王允含泪点头道:“早知刺史难做,却不知这么难做。”

  “咱们慢慢说。”

  刘备请王允先坐下。

  王允坐在主位,表情悲怆不已,语气呜咽。

  “我招降黄巾军,发现了机密书信,总不能不上报吧。”

  “可刺史密信,偏偏到了尚书台,我的上报,被说成举报。”

  “你说我冤不冤?”

  刘备叹了一口气道:“阴谋诡计,防不胜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将军让我来,是想告诉你,他提议抓你只是做做样子,将来会把你放出来的。”

  “可我好不容易当上了刺史!还没有施展抱负!”王允喊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使君还要看开些。”

  刘备知道,王允是个一言堂的性子,在下位时尚能纳谏,到了上位完全我行我素。

  估计当刺史这段时间,已经把豫州官员得罪完了。

  王允悲切了一会儿,便开始收拾案牍。

  “可惜,我刚刚开始清查田亩,发现许多对不上之处,还没来得及查处,我不甘心啊!”

  清查田亩?

  刘备感觉,王允这官丟的不冤,没死算他命大。

  要知道汉和帝那种英才,开始清查田亩后,都没活过一年。

  世家豪族对土地的控制,错综复杂,不能把问题想得太简单。

  “使君春秋正盛,来日方长,不必过于伤心。”刘备安慰道。

  没多久,朝廷的人到了。

  王允没想到,来接自己的是囚车。

  看见囚车,王允坚决不上。

  使者道:“使君不要为难下官,你犯了诬告之罪,快快上去吧。”

  刘备、吴懿正陪同王允,也不知该说什么。

  王允急问:“你们怎么说我是诬告?”

  使者道:“如今黄巾已平,张常侍的功劳也宣布了,他一直假意联络黄巾,其实是打探黄巾消息,因为这功劳,陛下还增加了张常侍的封邑。”

  “他即便和黄巾联络,我不知情,发现了来往书信,我上报怎么了?”王允厉声问道。

  使者叹了一口气道:“你不该向尚书台告发啊,刺史本该直接效忠皇帝,你却和尚书台沟通,陛下震怒。”

  “而且,你靠对付宦官起家,如今又剑指张常侍,张常侍能容得下你吗?”

  “我!”

  没等王允多说,使者命人锁了王允,押上囚车。

  办完事,使者看向刘备,笑着说道:“刘玄德,你命挺大。”

  “你这话什么意思?”刘备问道。

  使者低声道:“别以为你傍上了皇后,张常侍就不敢动你,睡觉时记得睁一只眼,哼哼哼。”

  说完,使者令囚车启程。

  吴懿在刘备身旁,听得清楚,急问道:“将军,他这话什么意思?”

  刘备沉声道:“有皇后和大将军重用,按理说张让不会再动我,这使者对我放狠话,未必就是张让的人,也不知他为谁办事。”

  “将军还是得多加小心。”吴懿提醒道。

  “知道了。”

  刘备看了看天空道:“年关将至,我要回幽州一趟。”

  “我跟你一起去吧。”吴懿道。

  刘备摆手道:“过了正月,我就回来了,你最近太劳累,趁着年关休息一下。”

  “那让班儿随你回幽州,他武艺好。”吴懿急道。

  “也好。”

  说起幽州,刘备还有一件担心的事。

  此时,刘虞已经上任幽州。

  刘虞到了幽州,除了安定民生,恢复贸易,最重要的策略便是裁军。

  此时,最难受的应该是公孙瓒他们。

  恐怕关羽那里也不好过。

  其实,刘虞力行裁军,也间接引发了随后的乌桓大举入侵。

  大争之世。

  想着用裁军换取民生恢复,只能说过于幼稚。

  也许只有屯田之法,可以兼顾军事和民生。

  和吴懿说好,刘备便没有回雒阳,而是一路北上,往幽州去。

  陈到腿伤恢复,开始学着骑马。

  此子天赋出众,很快便熟悉了骑术,众人行进速度快了许多。

  连续行了十几天,终于到达幽州。

  来到军营,关羽、张飞立即出来接见。

  “大哥,你回来了。”

  刘备翻身下马,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关羽:“幽州这边如何?”

  关羽叹息道:“刺史部多次下令,让我们裁军。”

  “裁多少?”刘备问道。

  关羽顿了顿,咬牙道:“都裁了,刺史部说涿郡为幽州腹地,如今黄巾已平,涿郡别部没必要再存留。”

  “这……”

  刘备没想到,幽州这边的情况如此严重。

  “公孙瓒那边呢?”

  “公孙将军上任了辽东属国相,刺史部同样要求他裁军。”

  刘备嗤笑一声道:“辽东属国也裁军,谁来抵御鲜卑、乌桓?”

  “刺史部说,只要和胡人礼尚往来,诚实贸易,自然能和平相处。”关羽摇着头道。

  “哼!”

  刘备继续往中军营房走。

  “大哥要不要找刺史说说?”关羽问道。

  “不必,他让我裁军,我们裁军便是。”刘备冷声道。

  “可我们组建兵马不易,这都是大哥的本钱啊!”关羽咬牙道。

  刘备停下脚步,笑着说道:“云长,让你过一过安稳日子,好不好?”

  “什么安稳日子?”关羽问道。

  “你把军营拆了,让士兵百人一队,或买地,或开荒,建立坞堡屯田,吸引流民种地,他们不让咱们有兵,咱们关上门自己练。”刘备正色道。

  关羽仿佛拨云见日,茅塞顿开,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大哥,我这就去办。”

  “还有一事。”

  关羽拱手道:“大哥……”

  刘备啧了一下嘴道:“有话就说。”

  关羽低声道:“坞堡之中,可否设立学堂?”

  “那自然好。”刘备说道。

  忽然,关羽看向吴班身边的陈到,身形矫健利落,微微一眯眼。

  “这小子是?”

  刘备介绍道:“汝南陈到,是个习武的好苗子。”

  “陈到,这是关羽关云长,我的二弟。”

  陈到赶紧向关羽拱手。

  “二将军。”

  关羽笑道:“我看这小子也不错。”

  刘备笑了笑。

  当然不错,陈到上一世,掌握自己帐下精锐——白毦兵,称得上是一位忠直勇武之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