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再临

第70章 扼守山口,当路下寨!

三国:昭烈再临 勇敢石头 5447 2025-01-17 22:24

  亲身参与凉州战事后,刘备才发现,董卓之所以能获胜,并不是因为流星破空那么简单。

  金城郡气候清凉,多种植青稞,其成熟时间在八月。

  若七月进攻金城郡,打到金城郡西部差不多八月,此时叛军必须迎战,无法正常收获粮食。

  而汉军进攻,可边推进,边抢收粮食。

  这种战法虽然毒了一些,但十分有效。

  就算找不到叛军主力,汉军撤退后,叛军占领区域定然发生饥荒,没个一两年,叛军缓不过劲儿来。

  眼看进入七月,作为汉军主帅,董卓命令各部备战。

  另一边。

  董卓的谋划,韩遂已经猜出了大概。

  正当韩遂发愁时,后方传来消息,并州边军已经突入武威郡,威胁自己后方。

  凉州的辖区有一个特点,便是整体狭长,而武威郡恰恰在凉州中部,占领此地,便可将凉州一分为二。

  叛军军帐中。

  听着密探上报消息,韩遂来回踱步,愁容满面。

  来报告消息的密探继续言道:“将军,咱们招降马腾,来来回回去了三次,前两次说的好好的,本想着第三次能说通,谁知他得知并州边军突袭而来,直接斩了咱们的使者。”

  韩遂一握拳头,并出剑指,指着天咬牙道:“马腾还真是个老狐狸,若来日见了,我必杀他。”

  “你先下去吧。”

  打发走密探,韩遂命人把阎行找来。

  阎行走进中军帐,对韩遂拱手一拜。

  “将军,唤我来何事?”

  韩遂向阎行交代了一下形势。

  阎行听完,按着刀柄的手紧了紧,正思索着,要不要杀了韩遂,拿他的首级投降汉军。

  韩遂对阎行道:“彦明,你也知道,我的两个儿子都不擅长战事,将来我的位置要留给你。”

  阎行闻言,松了松握刀的手,转而拱手道:“将军,不管今后你如何待我,我这条命就是你的,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你让我死,我绝不活。”

  “好!”

  韩遂命令道:“阎行,我给你四万兵马为先锋,你去进攻陈仓,我将亲率十万大军,绕过陈仓直取三辅,以期攻取长安。”

  所谓三辅,便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此三郡拱卫长安,乃是关中之精华所在。

  董卓想进攻金城郡,韩遂无法抵御,便想到拼个鱼死网破。

  叛军的后勤反正是不如汉军,攻入三辅,一来可以大肆劫掠,补充军需,二来可以打击汉军补给。

  而且以劫掠为目的,更容易凝聚叛军的人心。

  到时候三辅一乱,董卓也就无力进攻金城郡了。

  阎行领命,率领兵马出征。

  这边阎行兵马未动,亲汉的羌人,已经把消息早一些送到董卓手上。

  董卓年少时一身侠气,有一次遇到羌人首领做客,便把家中的耕牛宰了,招待羌人首领。

  羌人首领十分感激,回到部落,便点了千头牛羊送给董卓。

  董卓自此有了丰厚家资,也和羌人建立了友谊。

  这些年在凉州作战,董卓之所以能有战功,正是因为和羌人关系好,能借助羌人之中的亲汉人士,打听准确消息。

  自从凉州叛军聚集以来,虽然兵力上有优势,却依然和汉军对峙。

  主要原因还是叛军各部,都不想担任主攻之责,先行损失兵马。

  如今韩遂能调动这些兵马出战,必然是以丰厚的利益,驱动他们往同一目标前进。

  至于丰厚的利益,无非是劫掠三辅,获取三辅丰富的人口和财富。

  猜到韩遂的策略,董卓立即升帐。

  众将齐聚,董卓言道:“韩遂尽起叛军,朝陈仓杀来,诸位认为该如何应对?”

  公孙瓒朗声道:“战场上没有什么好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愿领兵出战,与叛军决一死战。”

  董卓笑了笑道:“伯圭之勇,令人钦佩,可我大军只有四万,叛军却有十四万,而且这四万大军乃是关中最后屏障,可不能随随便便拿来拼命。”

  曹操问道:“不知将军的意思是?”

  董卓正色道:“我主力大军要撤出陈仓,防止被叛军合围,至于陈仓,城高池深,留三千兵马守卫足矣。”

  “三千?”

  曹操眼睛一瞪,表情有些吃惊。

  董卓继续说道:“叛军过了陈仓,必然沿关陇大道前进,而其中最狭窄处,便是郿县。”

  “我们的大军当扼守郿县,以三辅为后盾,消耗叛军,待叛军锐气尽丧,再行反攻。”

  曹操闻言,微微点头,言此计可行。

  “不过……”

  曹操言道:“施展此计有个难点,便是要以三千兵马,守住陈仓,如果陈仓丢了,叛军无后顾之忧,一旦突破郿县,我军危矣。”

  公孙瓒问道:“既然陈仓如此重要,为什么只留三千兵马守卫,就不能多增加一些兵力吗?”

  曹操摇了摇头道:“陈仓的兵力越少,越能吸引叛军围攻,而在外的兵力多一分,将来就能多一分反攻的胜算。”

  “谁敢守卫陈仓?”董卓问道。

  营帐中无人说话。

  董卓看着公孙瓒道:“伯圭,军中你最勇猛,可敢守卫陈仓。”

  公孙瓒尴尬的笑了笑道:“我擅长统领游骑,却不善守城,守卫陈仓之事,我恐怕干不好。”

  公孙瓒心忖,守卫陈仓风险极大,弄不好命丧陇西,也就没机会建功立业了。

  董卓笑了笑道:“既然你们没人愿意守陈仓,陈仓可以我来守。”

  “不可!”

  众将一起劝阻。

  “主帅身系全军安危,万万不能犯险。”

  “这陈仓总得要人守的。”

  董卓看向坐下,不断扫视众人。

  刘备微微叹了一口气,自己也知道守卫陈仓风险太大,一旦在此殒命,则无法三兴大汉。

  但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

  一旦守住了陈仓,不仅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而且能留下坚韧勇武的形象。

  赌一把?

  刘备拱手道:“我愿领兵守卫陈仓。”

  董卓啧了一下嘴,眉毛微微皱起,显然不太满意。

  “不可。”

  营帐中,有一人朗声高呼,正是黄忠。

  “黄将军有何高见?”董卓问道。

  黄忠朗声道:“陈仓我来守,我座下多是黄巾降兵,一直以来被人看不起,我们便要以此战告诉世人,我们也是能为大汉立功的。”

  黄忠看向刘备,心中暗暗说道。

  将军,这大汉可以没有我黄汉升,但万万不可没有将军,若是需要以身犯险,这危险留给我黄汉升便好。

  “黄将军执意要守陈仓?”

  “没错!”

  “好!”

  董卓问道:“黄将军都需要什么?”

  黄忠言道:“我观察过陈仓城,这里确实固若金汤,只需要足够的弓弩箭矢,我有把握守住这里十天。”

  “十天足矣!”董卓笑着说道。

  商议完,散帐时,董卓让刘备留下。

  “玄德,你可知此战十分凶险?”

  刘备点了点头。

  董卓沉声道:“我虽出生在临洮,却早就搬到了郿县居住,我的家业庄园都在郿县,这一战我必定拼尽全力,否则家业丢了,没了兵马粮草,我即便活着,也和死了没什么两样。”

  “备愿随将军死战。”

  董卓摆手笑了笑道:“你还年轻,不要老是死啊死的,我有一项命令给你。”

  “将军请讲。”刘备拱手道。

  董卓笑了笑道:“你带兵到陇山口埋伏,陇山口是进攻长安的一条道路,但相对关陇大道,不但绕远,而且崎岖难行,我想叛军不会从那里经过。”

  “那将军为何让我去那里?”刘备皱眉问道。

  董卓长叹一声,悠悠说道:“韩遂大军倾巢出动,可见我们的疑兵之计没有吓到他,这一战他要与我们鱼死网破。”

  “我年纪大了,死在战场上也算是个归宿,而你还年轻,又是个将才,总得留个人为我报仇不是?”

  “当然我也是有些私心,玄德你是个厚道人,我在河东还有一座庄园,孙女也在那里养着。”

  “虽然有她姑姑和姑父照顾她,但这二人都是唯利是图之人,恐怕我不在了,他们会苛待我那小孙女,还请你帮忙照顾。”

  刘备闻言,鼻子有些酸,这个董卓是上一世那个残暴无度的董卓吗?

  刘备沉吟片刻,皱着眉道:“将军,你们在前方奋力血战,却让我去守陇山口,我不是临阵脱逃吗?我刘玄德不是这种人!”

  “什么临阵脱逃?”

  董卓沉声道:“陇山口难道不是要害吗?一旦叛军从陇山口攻入三辅,我军必败!”

  “你刘玄德不要不把守卫陇山口当回事,丢了陇山口,我必斩你!”

  “诺!”

  刘备轻轻吸了吸鼻子,拱手领命。

  ……

  却说阎行领兵来到陈仓,命士兵架云梯攻城,立即遇上了密集的箭矢。

  陈仓城高池深,虽然守军不多,但箭矢充足,足以应对叛军的密集阵型。

  除了箭矢,城上还有已经预备好的滚木擂石,另备有火油,烧着了灌下去,到了城下就是一片火海。

  阎行攻了一天,眼看损兵折将,便让细作探查守军状况。

  细作虽然进不了陈仓城,但可以向其余汉军军队打探,得知陈仓城只有三千守军。

  阎行闻之气急,命令先锋一定要攻下。

  来日攻城,又是箭如雨下。

  孙夏站在城头指挥射箭,击退了叛军,便乐呵呵的来找黄忠。

  “黄将军,此番战事让我想起了当年,我率领八千兵马,围攻玄德将军,他就在营盘中对我射箭,让我无法进前。”

  黄忠还没有说话,却听刘辟笑道:“孙夏,我还以为你回忆起了什么战绩,没想到你居然回忆起了自己的惨败。”

  “败给将军怎么了?”

  孙夏扬了扬胳膊道:“我胳膊上还中了将军一箭呢,现在伤疤还在,你想要还没有呢。”

  刘辟忽然眼神悲怆,吸了吸鼻子道:“若是这次能活着回去,我也得给将军讨要个东西,好留在身边,睹物思人。”

  黄忠看两人有些悲伤,不觉叹了一口气。

  这两人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日子,如今又要身处险地,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

  还有自己,已经成了手握重兵之人,手下还有无数庄园坞堡,本来有着大好前程,却要留在这里赴死,也不知道是不是值得。

  此时,只听城外鼓声震天,叛军又急攻而来。

  黄忠不愿再多想,立即命令兵将,持弓弩射杀敌军。

  却说阎行连续攻城几天,攻城军队首先要面对无数的箭矢,接下来还有滚木擂石,后面还有火油一浇一烧。

  每日听到伤亡数字,阎行只觉得眼蹦。

  几日后,终于等来了韩遂的后军,阎行本想找韩遂商议,该如何作战,却见统领后军的是边章。

  见阎行一脸茫然,边章笑道:“彦明不必忧心,韩将军早已想到,关陇大道虽然离长安近,但一路关卡重重,即便打下陈仓,后面还有郿县。”

  阎行急问道:“将军何在?”

  边章指着陈仓北边道:“将军率领精锐骑兵,绕道番须道,走陇山口打雍城去了。”

  “一旦拿下雍城,三辅一马平川,朝廷军主力隔着渭水,又有我大军威压郿县,想增援渭北,也无能为力,这就叫首尾难顾!”

  ……

  却说刘备率领一千涿郡部曲,以及两千南阳兵,来到番须道东端,雍城以北的陇山口。

  番须道一端是陇山口,另一端是街亭,后来诸葛亮北伐,张郃增援凉州,击败马谡,走的就是番须道。

  陇山口道路狭窄,两侧都是高山。

  刘备看了看地势,命兵将当路下寨,扼守山口,又命张飞寻找当地樵夫,打听所有可通行的小路,设置暗哨。

  虽然叛军走陇山口的可能性不大,但布置防御是刘备手到擒来之事,也没必要过于放松。

  营寨建立好不久,刘备登上塔楼,观看山景,正和吴懿谈笑风生,却感觉塔楼震颤。

  放眼望去,只见前方烟尘滚滚,大批骑兵正朝陇山口杀来。

  没想到叛军真的来了。

  刘备命弓弩手登上寨墙,又命人取了自己的弓箭,准备御敌。

  另一边,韩遂领兵前来,见陇山口有一座营寨,直接惊呆。

  陇山口地势狭窄,进攻兵力无法展开,骑兵更是无法发挥优势。

  韩遂抬手,命令骑兵停止前进,远离汉军营寨设置营盘。

  又命人联络樵夫,打听一下有没有能越过陇山口的小路。

  得知确有小路可以通行,韩遂亲自探查,发现确实可用。

  韩遂命兵将白日里一切如常,又命士兵晚间悄悄出营,绕到汉军营寨后方,对汉军营寨前后夹击。

  深夜,韩遂命骑兵出营,沿小路突进。

  刚刚出了小路。

  却见一处地形开阔处,月光敞亮。

  骑兵正要展开,却听见一声雷震般的叫喊。

  “放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