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渤海城外若天军驻扎营地
太史慈兴冲冲地跑进大帐,难以掩饰激动的情绪,说道:“少爷,我今日带兵巡逻,发现渤海城已经撤掉了城门上的旗帜!”若天思忖道:“应该是袁绍撤军了,现在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甄宓碰了碰若天的肩膀,问道:“夫君,袁绍居然这么轻易就撤兵了,其中会不会有诈?”若天轻轻抚摸着她的柔夷,笃定地说道:“袁绍这个人我再清楚不过了,他不会放下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不管,宓儿,你且宽心。”
甄宓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袁尚给他们送回去?”若天摇了摇头,大笑道:“他们会主动来找我的,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
太史慈闻言,反问道:“少爷,此刻我们趁他们撤退偷袭他们,不是更好吗?”若天否认了太史慈的想法,问道:“你听说过退避三舍的故事吗?”
太史慈回答道:“当然知道了,晋公子重耳感激楚成王救济之情,约定如果晋和楚两国交战,就会向后退三舍。后来城濮之战,重耳果然这么做了。”
若天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赏着说道:“子义果然是饱读诗书,说得一点没错。重耳能如此做,便是信守承诺,正因为如此,晋国才能强盛。我们如若做了背信弃义之徒,就算诛杀了袁绍,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势必不能存活!”
太史慈低头说道:“少爷果然深谋远虑,子义拜服!”若天挥动手中的折扇,一声下令道:“全军听令,向渤海郡正门,进发!”
乘着淅淅沥沥的秋雨,若天的部队来到了渤海郡正门。放眼望去,城门大开,在城门口出现了稀疏的人影。
若天向赵云和太史慈二人使了个眼色,三人并肩而行,骑马冲向城门。只见袁绍身着盔甲,骑在战马之上,身旁是两个虎背熊腰的将军,仔细视之,原来是颜良和文丑二兄弟。
若天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本初兄,三日之期已经到了,请做出你的选择吧。”袁绍用手指向了空无一人的城池,大声回复道:“我的诚意,想必若天贤弟也看出来了。现在你是否能履行承诺,将吾儿袁尚交付给我?”
若天思虑一番,最后说道:“本初可否前方带路,让我巡视一下这渤海城内部?”袁绍疑惑地反问道:“你就不怕我在这城里布下天罗地网,将你杀死在里面?”
若天哈哈大笑道:“我若是死了,你还能救回你儿子吗?我有这个把握,你定不会这么做!”袁绍点头应答:“既然如此,我便带你入城,让你感受一下我的诚意。”
在袁绍的带领下,若天和赵云等三人步入了渤海城,原先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却空无一人,街边的商铺也大门紧闭。
若天不解地问道:“我只是让本初将兵马撤出,并没有让你遣散百姓啊!”袁绍拽了一下马缰,停下说道:“我也没有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治理此处多年,百姓应该同我也有了感情,我要离开渤海,他们也依依不舍,要和我一起走。”
若天叹息道:“本初兄也不能抛弃百姓而去啊,只是这渤海郡没有百姓,该如何发展啊?”袁绍举起手,指向若天,说道:“若天贤弟手下有足智多谋之士,我相信,这对你来说,是小事一桩。”
不知不觉中,几人已经绕城池转了一圈,若天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他抱拳说道:“本初兄果然是信守承诺之人,我蓝若天也觉不会失约,你在正门稍等片刻,我派人将袁尚送来!”若天说完,和赵云太史慈驱马向外奔去。
片刻之后,两个身影出现在了袁绍的面前。袁尚看到自己的父亲在等待着自己,哭得热泪盈眶,钻入了他的怀抱。袁尚看着袁绍,抬头问道:“父亲,你当真用这渤海郡换了我的性命?尚儿对不起你!”
袁绍安慰道:“你的性命更为重要,城池没了我们可以再取!”带袁尚前来的甄宓温婉地行了一礼,说道:“既然人已经送到,小女子先行告退。”袁绍追问道:“姑娘,我儿袁熙至今对你念念不忘,你能否去见他一面?”
甄宓笑靥如花,回答道:“对不起,小女子心中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只有蓝若天一人。袁熙也是仪表堂堂,大人应该为他另寻良偶,不要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了。”
袁绍无话可说,只能看甄宓的倩影消失在了雨幕之中。在蒙蒙细雨中,若天带军队占据了渤海郡,一切都看似非常完美。
三日后,若天端坐在渤海太守府内,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冲进府中,汇报道:“少爷,袁绍已经率军夺取了冀州,韩馥已经投降了!”“什么?”若天惊讶之际,内心赞叹道:本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果然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