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呵!拯救大明,你想多了

第19章 想死,想得美!

  礼部尚书李标?

  这人不熟悉啊,来干嘛?

  朱德约对王永光和孙承宗两人说道:“两位大人先去一帮仔细斟酌,给朕一个解决饥荒的方法,西北旱灾,已经好几年了,不能再拖了,否则会有千万个王二出现的。”

  “谨遵圣谕,我等一定全力以赴,为皇上分忧。”

  王永光和孙承宗两人一起到傍边去细看奏折并思考如何解决的办法。

  “传李标。”

  朱德约对王承恩点点头,然后坐回案桌后的椅子,等待李标的觐见。

  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躬身进入。

  “臣李标拜见皇上。”李标同样是躬身施礼。

  “李大人请坐。”

  朱德约暗自点头,看来见皇上必须磕头的规矩应该是满清搞出来奴役汉人的一种工具。

  后世之人,见到的历史,多数都经过被满清奴化的汉官重新编撰。

  所以,根据统治者的要求,更改其中某些东西是必然的。

  果然,要统治另外一个高傲的民族,首先要打断他们上层人物的脊梁骨。

  朱德约上辈子不过是一名从农村出来的普通人。

  大学专业是工业设计,妥妥的一名理工科学生。

  只不过业余时间爱好写写画画,摄影之类的。

  毕业时运气爆棚,居然进入了部队,成为一名搞宣传的文职军人。

  作为一名正经的理科生,什么资治通鉴,史记,二十四史,甚至最近的明清历史,都没读过。

  嗯,也不是没读过,上学的时候还是学过历史的。

  不过,学的东西早已经还给老师。

  尽管张皇后私下里教导了朱德约一个多月。

  但对于礼部尚书是干嘛的,朱德约脑子里还是很模糊。

  不过,此刻,既然对方已经登门拜访了,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掉链子。

  朱德约满脸含笑的看着李标,问道:“不知李大人有何要事?”

  刚坐下的李标立即站了起来,对朱德约行了一礼,朗声说道:“臣听闻,有志者,先成家后立业……皇上登基已经三月有余,为何还不立皇后呢?须知,后宫安宁,皇上才可一展抱负,中兴大明。……”

  李标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唾沫飞溅,眼睛还直瞪着朱德约,仿佛如此之久还没立皇后,朱德约已经惹得天怒人怨了。

  原本在傍边远处讨论救灾一事的王永光和孙承宗,此刻也过来凑热闹。

  两人也一同对朱德约施礼进谏,“皇上,此事必须早早确立,须知后宫安宁,方可德服天下。”

  好嘛,这一个个的操心起我的私事来了。

  周秀兰不就是正宫娘娘吗,还立什么皇后。

  呃……自己好像糊涂了,正宫娘娘毕竟还不是皇后。

  所以,自己真的忘记给小芳一个名正言顺的地位了。

  “皇上,周王妃,才德宜人,温婉德淑,且为皇上的正王妃,可母仪天下,立为皇后。”

  李标见朱德约愣在那儿,半天不吭声,语气不由得提高了一倍。

  “好,朕知道了,如李大人所言,这是朕的失误,当也是礼部的失误。如此重大之事,为何三个月了,无人向朕提及。李大人,此事交给你去办,越快越好。”

  朱德约既然决定了,就毫不犹豫的同意此事。

  李标没想到皇上答应得如此爽快,原本还以为皇上要耍耍年轻人的脾气,现在看来,皇上还是很沉稳的。

  嗯,诚如皇上刚才说的那样,立皇后这么重要的事情,礼部其实在三个月前就应该提出来的。

  毕竟想一想,先皇去得早,天启皇上也走得年轻,崇祯皇上就剩下自己一人拿主意,而皇上还如此年轻,所以忽略了一些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

  嗯,皇上提出了文官不贪财,并且自己在宫中率先做榜样。

  皇上有做明君的潜质啊,中兴大明可期。

  李标自动脑补,还自我感动了一番。

  随后,李标乐滋滋的躬身告退。

  王永光和孙承宗也拿着奏折一共告退。

  毕竟这赈灾一事,不是两人就可以搞定的。

  皇上把担子压在两人身上,两人自然要拿出足够的精力去办好此事。

  三人走了,东暖阁里又只剩下朱德约和王承恩两人。

  其实,正常情况下,案桌上待批阅的奏折不会很多。

  平时送来的奏折,其实都已经经过司礼监整理后,将最重要的奏折送到东暖阁。

  以前,是魏忠贤这个司礼监总管,还任秉笔太监,汇同提督、掌印太监一起控制了整个内阁。

  所以,天启皇帝朱由校可以整年不理朝政,专心一致当木匠。

  每当极其重要的奏折需要皇帝亲自披红时,魏忠贤总会找天启在忙于木工活的时候禀报。

  天启皇帝自然是很不耐烦的一句话,“你看着办”或“朕知道了”。

  其结果可想而知。

  而今,司礼监大太监魏忠贤昨天刚被贬谪,新的司礼监大太监还没任命。

  所以,今天会有如此多的奏折需要朱德约亲自批阅。

  三人走后,朱德约看着到这三大堆奏折,脑海中再次出现前面看见王永光和孙承宗时的想法。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无论大事小事,一手抓。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一个国家的大小事情是无限的。

  所以,朱德约准备借鉴后世的一些制度,将皇权下放一部分给内阁。

  嗯,此事,得先探探口风,不可操之过急。

  想到此,朱德约将目光看向如同勤劳小蜜蜂一样的王承恩。

  王承恩自从中午被皇上无情的嘲笑了自己的理想后,为转移注意力,便把心思放在了这些奏章上面。

  原本三大堆奏章,慢慢的,被王承恩按类别分成了兵部、户部、工部、吏部、礼部和刑部共六堆。

  并且还按轻重缓急将各部奏章整理了一遍。

  “承恩,你是否愿意去内书堂学习一年半载?”

  朱德约摸了摸下巴,然后微笑着问道。

  “呃……皇上,老奴不想去内书堂学习,老奴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所以情愿一直侍奉皇上。”

  王承恩眼珠子一转,眼里闪过一丝精光,但随即一本正经的答道。

  “皇上,老奴不想走魏贼的路。”

  呵呵,老奴老奴?

  又他么在暗自嘲讽我吗?

  要不是知道你是唯一陪同崇祯上吊自杀的人,我他么的早抽你了,信不信?

  “哼,我已经说过多少次了,别在我面前自称奴才。诚心来恶心我吗?”

  “皇上,不敢,不敢,小的一时口误,口误而已。”

  王承恩脸上堆出难看的笑容,小心翼翼的看着朱德约。

  “算了,别那么看着我。我是你看着长大的,我什么人,你该清楚。我虽然是皇帝,但你看这天下,有几个是真心把我当皇帝的?哼,一个个的,都不是好人。”

  “那……皇上,您让我去内书堂学习是为啥?其实,内书堂学的东西,我早已经会了。”

  王承恩内心忐忑,脸上却挤出满脸笑容的看着朱德约。

  没办法,这位小爷自从病好之后,脾气越发古怪,难以揣测,不得不小心应付。

  此刻,朱德约开启了读心术。

  哼,你个老硬币,让我听听你内心真实想法。

  脑海中立即响起王承恩的话,“皇上这是想让我主管司礼监吗?但我不想做是魏忠贤这种缺德之人啊!”

  咦……朱德约瞬间精神大振,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王承恩。

  “嗯,皇上盯着我看什么?难道我哪儿惹怒皇上了?”

  朱德约再次听到王承恩内心那忐忑不安的心里活动。

  哈哈……看来这读心术真的好玩啊。

  不过,很可惜,不知道怎么升级。

  嗯,对了,魏忠贤……

  不知道这人今天出城了没有?

  如果没出城,或许可以听听这魏贼的内心在想什么?

  魏忠贤是个难得的人才啊,呵呵,放心,我不会那么容易让你死的。

  想死,想得美!

  还需要你来牵制那些所谓的清官呢。

  “嘶……皇上的眼神怎么那么吓人,像看死人一样看我,我答应还不成吗?”

  王承恩的内心活动,再次被朱德约捕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