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赵元勋

第64章 奖赏之争

大赵元勋 无语道尊 2628 2024-11-15 07:37

  本来兴致缺缺的老皇帝,此时听到这话,不由的眼前一亮。

  “其所言可是实情?卿可曾验过?”

  关乎农业的东西,这可是一件大事。

  毕竟,从根子上来说的话,这关乎着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尤其是保证自己地位的稳固。

  所以,只要不是太过昏庸的皇帝,基本上都不会对此视而不见的。

  邓丘躬身道:“臣已经找人试过,高柳令所言非虚!”

  “此新制之曲辕犁比旧犁轻巧方便,更有利于耕作。且只需用一牛便可,能大大节省百姓负担!”

  “且其耕种之时,深浅皆可自行调节,可以适应各地的不同情况!”

  此话一出,本来颇为静谧的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阵细微的议论之声。

  毕竟,在这里的都是朝廷重臣,大部分人的见识都不差,自然知道邓丘这番话的意义。

  “好!甚好!连年来,朕常思先帝之德,欲减轻百姓负担,却又因国事用度之巨,而不得对策。”

  “如今有了这新制曲辕犁,正是解了朕心中烦忧!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理此事?”

  李俭感叹了几句,而后对底下群臣问道。

  这一下,议论之声更大了!

  “臣以为,此乃是利国利民之事,朝廷当嘉奖水阳乡啬夫及高柳令!”有大臣提议。

  “臣赞同此议!”立刻有人跟上。

  “臣附议!”

  .....

  很快,在对陈谦与郑汲朝廷嘉奖的事情上面,大家都取得了一致的认可。

  在这一点上面,大家倒是没有分歧的。

  毕竟,这事没有太多争论的余地。

  如果连这都不奖赏的话,那以后谁还会为国家出力呢。

  “臣以为,此乃陛下之德,所以才有新犁问世!以固我大赵千秋万代!得此新犁,百姓乐业,大赵安宁,非尧舜之世何能至此!”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出现,让众人都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说话的乃是尚书令、少府卿何廷中,字元让!

  这话听起来虽然是在拍马屁,但在场大臣们却无人敢反驳。

  因为他的身份实在不一般,可称得上当今朝廷中,最得赵帝信重的人。

  果然,听到这话之后,赵帝李俭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尚书令以为当如何嘉奖呢?”

  “臣以为,制出新犁的啬夫陈谦,当赐大夫爵、赏五十金。同时通告嘉奖,使天下百姓皆知晓陛下重农之意!”

  “而对于高柳令郑汲,可嘉奖、赏赐钱物,以表彰其拔擢人才之举!如此,方显陛下宏恩!”何廷中躬身应道。

  话刚说完,坐在他对面的第一位大臣,此时立刻起身。

  “陛下,臣以为大夫爵过高,当赐爵不更为好!爵位乃国之重礼,岂可轻赐!”

  “其人虽制新犁,但以多赐金为宜!毕竟,我大赵立国以来,无功不赐爵乃是定制,不可轻改!”

  这个人乃是大赵国的丞相贺朗,字喻一!

  听到这话,本来都要同意何廷中建议的赵帝,不由露出了沉思之色。

  “丞相此言差矣!陈谦制出这曲辕犁,大利百姓农业,岂能言无功?”

  “而且,百姓粮食增加,安居乐业,自然不会为非作歹,危害国家安宁!更能增加税收,强大赵国,岂非是大功一件?”

  “如此功劳不重赏,怕是要让天下人非议!”何廷中闻言,当即反驳。

  贺朗板着脸:“尚书令此言不妥!国家强盛,有赖文臣治国,武臣安邦!更兼陛下圣明,能选贤任能!”

  “区区一张曲辕犁,若非有明主贤臣,怕是无用之物!故不宜赐爵过重,以免让那些真正立下大功的人寒心!”

  朝堂之上的其他大臣们,听着这两人说话,却是一个站出来插嘴的都没有。

  说起来只是一件小事,又是与自己无关的一介小小啬夫,岂能让两位朝廷重臣争成如此模样。

  大家其实心中都明白原因!

  所以,压根就不掺和进去,免得被波及到了。

  “够了!此事朕已有定议!”

  “水阳乡啬夫陈谦造出新犁,乃是利国利民之事,赐爵不更,赏金一百,再由朝廷嘉奖!”

  “高柳令郑汲赐帛百匹,赏三十金,传令嘉奖!另外,司农寺尽快将曲辕犁制作出来,推广到各郡县!”

  赵帝李俭看着底下两人争辩,却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

  听了一会儿之后,出声将两人的话打断了!

  听起来,这事好像是按照着丞相的建议来办的。

  但是,邓丘听了之后,却没有一点不满之色,甚至于心中还隐隐有些高兴。

  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只是,此时远在高柳县的陈谦,并不知道这个消息。

  “今天是第十六天了,算算时间的话,应该差不多开始回程了才是!”

  坐在李子树下,陈谦扳着手指头算了一遍,满心期待着卢贵回来。

  “兄长,我有些饿了!不如,你去弄点好吃的来吧!”

  在座的还有王卞兄妹,此时,王芸摸了摸肚子,撒起了娇。

  她之所以跟着过来,其实就是因为想吃陈谦做的菜了。

  自从在这里吃过一次之后,这丫头便经常跑过来蹭吃蹭喝的,如今与林氏都混得特别熟了。

  由于早上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所以,今天的天气还真的是有些寒冷。

  陈谦想了想,反正也是无事可做,便点了点头:“那好,你在这里等着吧!兄长今天做些你没吃过的!”

  “太好了!”听到这话,王芸立刻欢呼了起来。

  陈谦正要起身往东侧厨房走去,冷不妨门外传来一阵锣鼓笙萧之声,听起来十分的热闹。

  王卞也听见了,不由的站起身来向外面张望:“什么声音?听着好像向这边走过来了呢!”

  陈谦也觉得好奇,便向着门外走去。

  刚刚打开大门,便见到一行人正向着自己家走了过来。

  为首的正是县令郑汲,还有县丞以及董何等一众乡绅都在。

  后面跟着一群人吹吹打打的,十分的热闹喜庆。

  “这是.....向你家来了!”王卞看了看那队伍,再看了看陈谦,有些疑惑。

  很快,郑汲等人便来到了陈家门口。

  这热闹,将周围的百姓们都给吸引了过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