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父景泰大帝

第84章 班师回朝

家父景泰大帝 清风知我意 2782 2024-11-15 07:28

  第85章 班师回朝

  草原,一片枯黄的草场就在此时仿佛也平添了几分生机。

  一口口架在石头上的大锅被收拢起来,受伤的军士们也被包扎完毕。

  有重伤无法行动的,便现场组装单架,由两名士兵抬架行走。

  前些日子还不可一世的瓦剌人,现在早就不知道逃窜进了哪个耗子洞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连个影子也见不到。

  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驱散了笼罩已久的萧杀之气。

  “班师回朝喽!”

  每个士兵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欢笑。

  他们这次终于可以回到那片热爱的土地。

  那片自己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也要为之守护的地方!

  朱济看着浑身血迹斑斑的新军们,鼻子没来由的一阵酸楚:

  “全军听令,收敛战死弟兄们的尸体,送他们回家!”

  华夏人向来讲究魂归故土。

  他不会允许这些为了故土而付出生命的英雄们,埋骨在关外的土地上。

  “是!”

  “弟兄们,回家了!”

  提起这个话题,每个人的心头就又被沉痛所掩盖。

  每个人的眼圈都红红的。

  现在,他们的身上都承载着英烈们的意志。

  那就是保家卫国,血战不休!

  “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整备齐全,缓缓向着山海关方向进发。

  一路上,可谓是横行无阻,再也没有不开眼的瓦剌人敢来阻截。

  大明的兵锋又一次达到了鼎盛。

  虽说没有永乐大帝年间那么光辉万丈,但也是继土木堡事变以来,最无与伦比的一次大捷!

  …………

  紫禁城。

  朱祁钰得到了山海关传回来的军报,兴奋的手舞足蹈:

  “太好了,太好了,那孩子就要回来了!”

  “咱是穿这件龙袍还是这件呢?”

  他站在铜镜面前,将几件平日重大事件所穿戴的龙袍试了个遍。

  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又自言自语道:

  “不行不行,咱得亲自出城迎接,可不能远远的看着。”

  “那个谁,朱骧,给朕找一件锦衣卫指挥使的衣服,要蟒纹的那种,最高规格……”

  很快,朱祁钰就打扮整齐,带领着文武百官,早早的就站在了安定门城楼上。

  按照祖制,大军出征要走德胜门,寓意得胜而归,战即必胜。

  而班师回朝,则要从安定门入城,取其安定祥和,四海归心之意。

  这些东西,早就有礼部的官员安排妥当,各项礼器一应俱全,只等着大军归来。

  “大军!大军回来了!”

  很快,新军的先头部队就隐隐在众人的视线中展露头角。

  那斑驳的盔甲,隐隐的血腥之气,都代表着这是一只久经厮杀的百战铁军。

  经过这次出征瓦剌的历练,新军已经彻底成为了在血与火之中淬炼出来的成熟军队。

  “末将朱济,携新军得胜归来,叩谢陛下天恩!”

  朱济与朱骧以及几个军官翻身下马,遥遥对着城楼的方向,叩拜行礼。

  朝廷之中,不知有多少双黑暗的眼睛都盯着这里。

  山海关一事,他可还没忘呢!

  朱祁钰哪里忍心让他身披重甲,还跪在冰凉的地上。

  立刻大开城门,迎了上去:

  “孩子,快快免礼,皇帝今天没来,跪什么跪?”

  他快步上前,一把将朱济拎了起来。

  “嘿嘿,大叔好久不见了。”

  朱济看着这熟悉的面孔,眼眶也是一阵阵的发红。

  朱大叔啊!

  他只差一点点就要回不来,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朱大叔了。

  “小子,你可以啊!”

  看着面前这支浑身浴血的铁军,再回想起传回来军报之上的种种功绩。

  心中欣慰的同时,也是一阵阵的心疼后怕。

  这是经过了多少场生死攸关的危机,才能够造就出这么多项常人难以造就的功勋?

  这孩子,为了大明可真是拿命在拼啊!

  “嘿嘿,都是大叔教得好,第一次点兵出征,总不能给大叔丢脸不是?”

  朱济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此次新军出征,起初到一切顺利,是碾压般的战斗,可到了后期,内忧外患爆发。

  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

  若是稍微出了一点偏差,他今天都无法站在这里了。

  “你小子还敢说,小命不要了是不是?”

  朱祁钰一张老脸板了起来,压低了声音开口:

  “等迎军仪式结束,看咱怎么收拾你!”

  文武百官众目睽睽,都在城外候着呢。

  现在可不是叙旧的时候,朱祁钰带领着朱济走进城内,登上了安定门城楼。

  随后念了一通礼部准备的又臭又长的演讲之后,又给了新军大量的封赏,迎军仪式终于圆满完成。

  京城小院。

  看着面前这些熟悉的摆设陈列,整个小院屋内一尘不染。

  显然是朱大叔命人专门打扫整理过的。

  朱济心中又是一阵阵暖意,随后小院的大门被敲响,那个熟悉的身影又走了进来:

  “你小子,迎军仪式结束了跑的那么快!”

  朱祁钰一进门,就把一张老脸板的老长,一阵碎念念的训斥。

  大体就是说了一些他不顾自身安危,君子不立于危墙之类的话。

  朱济越听心里越暖,可老这么挨训也不是个事儿,他缩了缩脖子,出言打断道:

  “大叔,关于新军,我有几个想法,你要不要听一下?”

  朱祁钰闻听此言,狠狠白了他一眼:

  “有事儿你先说,待会再教训你!”

  后者讪笑着,连忙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叔,我想着给战死的军士们建一座英魂纪念碑。”

  “另外,再设立一处敬老院,专门负责照顾那些烈士们的家人父母。”

  朱祁钰闻听此言,瞬间眼睛都亮了。

  好啊!

  这小子手有雷霆之怒,还有慈悲之心,实在是明君之相。

  他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了下来:

  “孩子,能让战死英魂荣归故里,家中亲人有处赡养,这是大大的好事啊!”

  “你放心,咱一定让皇上下旨,办的风风光光!”

  后来,英魂纪念碑在讲武堂之内树立起来。

  被新军们奉为英灵殿,纷纷以魂归此处为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