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逍遥太子爷

第22章 第二次黄袍事件

逍遥太子爷 衣冠庙 2615 2024-11-15 07:22

  “圣上!万万不可!”

  谁知乾圣帝任命刚下,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反对之人,还是内阁次辅。

  他道:“按照祖宗之法,尚书若出现空缺,该有左侍郎补上位子,大庆立国以来,还从来没右侍郎升尚书的事情出现。”

  左侍郎要比右侍郎大一级,次辅提出反对意见也属正常。

  而,这就是温延儒的第二局。

  既然第一局败给你了,这第二局我务必赢回来。

  温延儒双眼微眯,盯着楚良。

  “圣上,按流程来的确是这样,若让一个右侍郎升为尚书,恐怕其余百官心寒啊。”

  内阁成员,紧跟着次辅的节奏。

  就连户部左侍郎都跳了出来,“是呀,大庆立国以来,都是按照祖宗之法办事,莫非圣上要违背了历祖历宗的规矩,更何况,户部一向是世族把控,岂能给一个寒门!”

  张之极虽是读书人,但不是世族出身,而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为此,常被世族阶级瞧不起,所以他才会跟孙承洪有着共同话题。

  “我表示反对!”

  面对如此情况,孙承洪自然要支持一下张之极。

  “寒门又怎么呢?出身寒门就不能为国效力了嘛,还是说出身寒门就不配做尚书?既然是这样,我看我该辞官回家了,要给世族们腾出兵部尚书这个位子来。

  毕竟只有世族才能为国效力,才能上阵杀敌,才能做尚书,为圣上分忧。”

  “……”孙承洪一番话,怼的户部左侍郎哑口无言。

  “孙爱卿对国有功,切不可动不动就说辞官一事。”乾圣帝安抚着。

  户部左侍郎急了,忙对乾圣帝道:“圣上,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乾圣帝累了,拖着疲惫的身体,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到底要怎样?”

  这时楚良站了出来,“父皇,户部尚书的人选,没有谁比张之极更好的了。”

  “为何?”乾圣帝带着好奇。

  楚良给骆养兴使了个眼神,骆养兴马上拿出一封奏章来,“圣上,这是锦衣卫对户部左侍郎所查资产,请圣上过目。”

  这句话,直接让户部左侍郎紧张起来。

  “念!”乾圣帝下令。

  骆养兴打开念道:“户部左侍郎府中财产金银共计八亿钱,田契七百八十亩,商契十二处,地契二十处。

  古玩、字画、玉器数不胜数,经查明均是从国库中偷盗而出。

  另外,府中还有跟前锦衣卫指挥使的来往书信,上面详细记录了左侍郎私挪国库一百万钱,送于前锦衣卫指挥使。”

  轰……

  户部左侍郎如遭晴天霹雳,身子为之一震。

  他做梦都没想到,锦衣卫居然查的如此细,就连他深藏最深的书信,都能够查出来。

  他们究竟是如何办到的?

  “左侍郎,你监守自盗,按律当斩,可有话说!”楚良抓住机会,开始亮剑。

  这个左侍郎也是温延儒的忠实马仔,不把他除掉,张之极就难以掌管户部。

  同时,楚良通过这个方式,告诉朝廷百官,曾经那个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回来了。

  尔等,都给我小心点!

  “冤枉啊!圣上,臣冤枉!臣绝对没有监守自盗,请圣上明察!”

  户部左侍郎双腿发软,跪在地上求饶道。

  他见乾圣帝没说话,连忙对温延儒道:“首辅大人,帮帮我!”

  此话不说还好,一说就变现的承认了。

  温延儒脸色一黑,只觉得这人没长脑子,你要死别把我带上。

  事已至此,太子岂能放过你。

  果不其然,楚良直接开口,“哼?帮你?你觉得他敢嘛!”

  “骆养兴!”

  “臣在!”

  “拉出去,斩了!”

  “臣遵旨!”

  又杀一人,还是在乾清宫里,乾圣帝面前。

  “且慢!”最终,温延儒还是开口了。

  “怎么?首辅大人要帮他求情?”楚良冷冷说道。

  “非也。”温延儒把头摇晃的跟拨浪鼓似得,“左侍郎之罪是该当斩,当即便是死,是不是也该有个流程,按大庆律法,这种罪过应当三司会审,再有内阁定罪,最后执行。

  太子殿下一上来,就要省去所有流程,恐怕难以服众。”

  楚良一阵冷笑,“究竟是难以服众,还是难以让你服?”

  温延儒对视着楚良,“太子,你身为储君,应当知道祖宗之法不可违的道理。”

  少特么给我提祖宗之法,老子反的就是祖宗之法。

  还与世族共治天下,我呗!

  太祖就没想过,第二次黄袍事件发生嘛。

  “祖宗之法,关我什么事!我掌管锦衣卫,负责监察百官,谁有二心,先斩后奏,此来皇权特许!”

  话罢,楚良拔出了尚方宝剑。

  “首辅大人莫非想尝试一下,尚方宝剑的滋味?”

  “皇儿,大殿之上不可胡闹,快把尚方宝剑收起来。”乾圣帝见事态严重,急忙出手平息。

  “是,父皇。”楚良收回尚方宝剑,作揖道。

  见楚良收回尚方宝剑,乾圣帝这才对温延儒道:“温爱卿,自成祖以来,锦衣卫就有监察百官的权力,并且有着独立的审问和处置体系,这也是成祖当时立下的祖训。”

  弦外之音,朕和太子都没有违背祖宗之法。

  大庆有两位以祖为庙号的帝王,一位是立国的太祖,另一位是强国的成祖。

  成祖开创永宣盛世,那时的大庆国富民强,百二河山,万国来朝岁,千年觐圣君!

  即便是北燕,都要向大庆称臣。

  然,天下大势,盛极而衰。

  成祖驾崩之后,大庆国力急速下降,北燕、西夏开始崛起,中原汉人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成祖打出来的汉人尊严,被北燕、西夏一次次践踏,甚至一度沦为牲畜食物。

  最终,大庆不得不放弃北方国土,衣冠南渡。

  也是从那时候开后,世族权力越来越大,皇室权力开始受到威胁,直到先皇时期,已成定局。

  好在碌碌无为了一辈子的乾圣帝,在晚年时期,看清了世族给皇室带来的危险性。

  “既然证据确凿,就按太子说的办。”乾圣帝一锤定音,此事也就到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