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被囚禁十年,李世民请我出山

第149章 最后一次谏言

  武士彟与李渊告别后,又对李世民说:“陛下,臣去了!”

  “国公……爱卿珍重!”

  方才兄弟情深的一幕,也让本是作秀的李世民心中,满是感慨。

  武士彟说:“陛下不必如此,大唐天子,当目及万里、胸怀天下,切莫小女儿之态。那国师,虽有才能,却不是屈居人下之人,望陛下谨慎用之。”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武士彟这个不忘旧主,被迫辞官之人,注定无法再染指权利。

  这是抛去所有利益考量的谏言!

  也是他最后一次谏言!

  李世民拱手道:“朕记住了!”

  武士彟心中有些失落。

  虽然李世民说记住了,可看李世民的神情,显然是有绝对的信心,收服国师!

  他与刘莽只见过以免,可刘莽所做的所有事情,他都打听的一清二楚。

  这样知阳谋、有阴谋的人、心娇气傲,是那么好收服的吗?

  若是能摒弃其乖张、多变、暴躁的性格,恐怕也是一位雄主!

  这样的人,岂会是屈居人下之人?

  虽然陛下不是刚愎自用之人,但下定的决心,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改变的!

  既然陛下不听,他也不再多言。

  “臣愿大唐文治武功、威服四方。臣去了,陛下保重!”

  说罢,便转身而去。

  坐上马车,扬鞭东北。

  ……

  李世民这场秀做的极好!

  开国功臣辞官回乡,两代皇帝十里相送,一时间传为佳话。

  不过,也只是短暂的压下刘莽吃人喝血、抄袭的舆论!

  毕竟,长安城中不时发现失去血液的尸体,莫名失踪的孩童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而抄袭的事情,孔颖达已经搜集到了确凿的证据,正在撰写奏折!

  然而,无论长安城中再怎么沸沸扬扬,也影响不到刘莽与李思慧的婚事。

  一应礼仪、流程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长安县衙方面,有了刘莽的震慑之后,各个权贵也都配合落实各项制度,毕竟连皇帝大舅哥的儿子,现在都还在长安城扫大街,谁还敢不听话?

  世家方面,有了刘莽的保证之后,也都极为配合。

  虽然眼前的损失让他们肉疼,可长远的利益更让他们眼馋。

  在封建社会,有钱不一定有权,可有权一定有钱!

  即便不贪污受贿,也能从合法途径弄来足够的利益。

  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不是白说的。

  氏族志的工作,进行的最为顺利。

  明显是送福利的事儿,没人去反对。

  不过,顺利只是相对而言的。

  对阻止氏族志工作的裴仁轨来说,一切顺风顺水,可对世家来说,氏族志的评选机制,足够让他们头疼了。

  首先是分家,虽然是名义上的分家,可各种资产的分配,依旧让他们头大。

  即要保证有一个能稳拿第一,又要保证其余的尽量在氏族志上多往前排几名,毕竟,往前一名,就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其次,便是根据氏族志的评选规则,四处散财,置办产业,修桥铺路、造福乡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