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成了朱元璋亲孙子

第72章 你若见过,那就怪了!

  朱焕穿过以闫良玉为首的一堆人。

  走到了掌柜身边。

  掌柜见有人过来了,立即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地道:“这位客官,是来买书的吗?”

  朱焕道:“不是。”

  掌柜的脸顿时耷拉了下来。

  不是买书,那你来个屁呀!

  朱焕道:“我来买的不是书,是你这家店。”

  这下把掌柜的惊得看了他半天,疑心这小郎君脑子是不是不好。

  掌柜的不知道朱焕和黄子澄的恩怨。

  又早就被这书坊折磨得苦不堪言,

  当即带着朱焕找到了黄子澄。

  黄子澄一见朱焕。就想到了盐山和它背后白花花的银子。

  肉痛无比。

  那是一个眼神都不想给朱焕。

  但上次蓝玉的警告让他胆战心惊。

  他不敢对朱焕没有好脸色。

  明明心里已经厌恶至极,却还得摆出一副很和蔼的样子来。

  “你这次来,又要买老夫什么东西?”

  朱焕道:“我看上了大人名下的黄家书坊。”

  黄子澄想了想,之前那次盐山的买卖,是他小瞧了朱焕,没想到朱焕一个贱商竟然能掌握独特的制盐技术。

  但是这次可不一样啊。

  朱焕那一副文盲的样子。

  就算掌握了书坊,又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想到这里,黄子澄信心满满地道:“可以。”

  朱焕本以为黄子澄吃了上次一个亏,

  这次会漫天起价。

  没想到黄子澄一挥手道:“那书坊便宜一点,二十两银子卖给你。”

  “只要你在蓝大将军面前,多说吾几句好话。”

  朱焕哪里会不懂得黄子澄的心思。

  他哪里是想要自己在蓝大将军面前说什么好话。

  只要自己不在蓝大将军面前说他的坏话,他就放心了。

  ……

  交易很快成功,甚至比上次还要爽快。

  一大早,黄家书坊的牌匾就被摘下。

  换成了朱家书坊。

  闫良玉等人也发现了这一点。

  有人忧愁的问:“怎么办?现在这书坊易主了,我们的月钱会不会找不回来?”

  闫良玉一咬牙道:“有什么找不回来的?跑得了宅子跑不了庙,我们去黄子澄上朝的路上等着!看他丢不丢的起这个脸!”

  于是,黄府的面前,就出现了如下的奇观。

  分明已经临近了上朝时分,黄府门口,黄子澄不仅没有出来。

  那大门,甚至迟迟没有开启的迹象。

  一堆人围在黄府的面前。

  大呼小叫,吵吵嚷嚷。

  “还什么大儒呢,满口的礼义廉耻,连他人的月钱都要拖欠。”

  “黄大人您这官位也别要了吧,真是丢死个人!”

  而话题的主人公黄子澄呢。

  压根连面都不敢露。

  留着管家一个人艰难的在外面对着义愤填膺的众人。

  “诸位,诸位,实在是大人最近手头不那么宽裕啊。”

  众人又道:

  “既然不宽裕,就把家产都变卖了来还钱啊!”

  “就是!自己不还锦衣玉食的么?”

  “还钱!还钱!”

  “啪”地一声,管家额头上被丢了一个臭鸡蛋。

  他立即狼狈地退到一边,不敢说话了。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响起:“你们不回去做工,都围在这里做什么呢?”

  来人正是朱焕。

  他买下了黄家书坊。

  却发现里面一个工人都没有了。

  这还了得,他不就是为了这些工人才买下的书坊么?

  于是便亲自前来。

  闫良玉对着朱焕恭恭敬敬地拱了一下手道:“实不相瞒,这位郎君,黄大人欠了我们不少钱,我们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才会围在这里。”

  朱焕道:“现在这座书坊是我的了,你们的工钱可以问我要。”

  闻言,众人齐刷刷地转过头来。

  “当真?”

  “自然当真。”朱焕点头。

  “不过我这工钱也不是白发给你们的,你们从现在开始,需要回去做工。”

  “黄大人欠了你们多少月钱?”

  闫良玉道:“已有三月。”

  “这三个月的工钱,我先替他还给你们。另外,再预支你们三个月的工钱。”

  众人的眼睛瞬间都亮了。

  这可是六个月的工钱啊!

  这么大方?

  但朱焕补充道:“这三个月的钱,若是你们表现得好,可以做额外的奖金。若是拖拖拉拉,心思散漫,我就会收回。”

  “可明白了?”

  众人异口同声道:“明白了!”

  不仅还清了他们的欠款,还体贴他们的难处提前发了月钱。

  有这样好说话的东家,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

  闫良玉等人迅速跟着朱焕回到了黄家书坊。

  现在应该是朱家书坊了。

  只是……

  闫良玉看着匾额上的“朱家书坊”四个字,有些迷惑地睁大了眼睛。

  “东家,这是什么字体,还怪好看的。”

  “就是不知为何,我从未见过。”

  朱焕呵呵一笑。

  你若见过,那就怪了!

  这种字体,就是后世最常用的宋体。

  这字体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最终一直演变到弘治正德年间,才形成了后世最广为流传的那种宋体。

  兼具审美价值与可读性,印刷出来也是最为清晰、工整的。

  作为一个现代人。

  朱焕自然是对这些有着足以吊打众人的理解。

  闫良玉做刻工也有很长一段时日了。

  对字的好坏,自然一眼就能看穿。

  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新东家不仅有钱。

  竟然还有如此惊人的本事。

  惊诧之下,他不仅多看了朱焕好几眼。

  朱焕却盯着“朱家书坊”四个字沉思了很久。

  既然这是一种新的字体,汉字有那样多。

  就算只造三千五百个常用汉字,也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更何况他记得原著中还有不少生僻字。

  时间来不及。

  沉思了一会儿,朱焕方才开口。

  “能否不以汉字刻印,而以笔画刻印?”

  “将部首分离,根据需要再次组合印刷,这样一来,速度岂不是能加快很多?”

  闫良玉之前从未想过这种可能。

  如今听朱焕一说,眼睛情不自禁/地一亮。

  “确实是一个好方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