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成了朱元璋亲孙子

第82章 那夫子竟然敢跟朱元璋告状

  拿着亲大孙孝顺自己的玉雕像,朱元璋乐呵呵地回到了宫中。

  顿时觉得堆积如山的奏折也不可怕了。

  他在奉天殿中,批阅一会奏折,就对着书架上摆着的一大一小两个雕像,傻笑一会。

  下午时分,朱允炆照例来给朱元璋请安。

  见到朱元璋一直在瞟着书架。

  也不禁顺着对方的眼神看过去。

  嚯!

  一大一小两个雕像,一个朱元璋,一个朱焕。

  是谁这么没眼色?竟然不雕刻他朱允炆的模样,反而雕刻了一个下贱坯子?明明他才是大明最货真价实的继承人!

  朱允炆一阵恼火,立即问:“这两个雕像究竟是谁送的?”

  朱元璋没发觉自己孙子的不乐意,乐呵呵道:“是朱焕那孩子送的!你瞧,这雕刻的多好,虽然玉很便宜,但算是有心了吧!”

  朱允炆都顾不上因为朱焕送皇爷爷这样的礼物生气了。

  他盯着那两个玉雕像,几乎要说不出话来。

  他怎么觉得这两个玉雕像的成分。

  和他之前在周骥府中看到的那块玉。

  ……那么像呢?

  再在想到母亲同他说的周氏父子准备对付朱焕的方法。

  朱允炆呆住了。

  方才老爷子还说这块玉很便宜。

  莫不是周骥为了把这块玉送到朱焕手里,直接把明明价值连城、千金难买的真和田玉,贱卖了吧?

  朱焕村夫根本就看不透这块玉的价值,出什么离谱的价位都有可能。

  要是能达到目的也就罢了,可这,可这……

  尼玛,现在这玉都被雕成人像了,哪里还看得出半分以前的样子?

  朱允炆坐立不安,恨不得立刻就走,但朱元璋拉着他,不停的和他夸赞着朱焕。朱允炆脸上的笑快比哭还难看了。

  往日他都是在书房中磨蹭到朱元璋不得不赶他走,今日他心思全无,直接主动告别,直奔母后殿中。

  吕氏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也又惊又怒。

  “白痴!白痴!”

  她直接摔了一个花瓶。

  “这下好了,不仅没有让陛下对那朱焕起疑心,还为他做了借花献佛的嫁衣!”

  朱允炆哭诉道:“母亲,为何那朱焕运气就这么好,他做什么皇爷爷都喜欢。”

  “胡说,大明正儿八经的继承人就只有你一个,他就算再讨皇爷爷喜欢,也只是个野种。咱们一定要沉住气,咱们不能输!”

  “好了,好了,现在朱焕是老爷子面前的红人,不能再动手了,若是让老爷子发现了,你的地位一定会一落千丈。我去知会周家一声,让他们也停手。”

  听说儿子自作主张,把那价值连城的和田玉卖了。

  关键不仅没达成目的,反而还让朱焕捡了个大便宜。

  周德兴看着呐呐地站在自己面前的周骥,恨不得给这不成器的儿子两个大耳刮子。

  “别特么再轻举妄动了,你这家伙一天到晚就知道从家里偷钱去补贴朱焕!再这样下去,周家都快被你败光了!”

  周骥一会儿想到自己的顺发酒楼,一会儿又想到自己的和田玉。

  悔得肠子都青了。

  “特么的朱焕,真是坑死老子了!”

  “你知道那和田玉价值多少么你就雕刻,碎玉哪里还值钱。特么的,你是装不知道还是真不知道,老子真想把你的脑壳挖出来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屎!!”

  ……

  周家父子,吕氏,朱允炆几人都被气的要死。

  唯一开心的也就只有朱元璋了。

  他就时常书房中盯着那两个雕像乐呵呵的。

  逢人都要介绍几句。

  这天,朱元璋正在把玩那两个雕像,太监突然来报。

  “陛下,不好了。”

  “夫子来告状,晋王,鲁王,代王……几位殿下又逃课了。”

  “什么?”

  名字这么多,朱元璋一时还没有全部听清。

  但是等太监再把名字重复了一遍以后,朱元璋头都开始疼了。

  又是他的这几个儿子!

  虽然朱元璋的儿子很多。

  但这几个他还是有印象的。

  只不过不是什么好印象。

  学堂是永远不进的,天天不是欺负夫子,就是上树掏鸟蛋,御状都不知道告到他面前几回了。

  不过反正他们都是庶子。

  长大之后也不过就封为一个番王,发配到较远的地带。

  朱元璋对他们的要求根本就不高。

  逃课罢了。

  “让他们收敛收敛,不要再逃课了。把论语学而抄一遍,两日后交给咱。”

  打发完了这些逆子。

  朱元璋看着自己手里的雕像,想到了朱焕,又是一阵满意。

  果然这么多后辈里,只有朱焕一个人最合他的心意!

  ……

  朱元璋虽然做出了惩罚。

  但他那几个顽劣的儿子根本就没有把这当回事。

  他们都是天子的儿子,就算是庶子,朱元璋也不会真对他们怎么样。

  夫子也就嘴上说几句,根本就不敢动手。

  但是!

  那夫子竟然敢跟朱元璋告状。

  这才是最可恶的。

  他们其中最年长的朱楩道:“此事定是那该死的夫子在做手脚,若不是他父皇,怎会知道我们逃课?”

  朱彝也附和道:“正是!竟敢和父皇告状,定要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几个孩子嘟囔了半天,总算是想出来一套绝佳的方法。

  第二天,夫子捧着几套书,刚进学堂。

  就听到一阵孩童的玩闹声。

  顿时大怒:“又是你们几个老生常谈的家伙,都同你们父皇告上一状了,竟还是不规矩……”

  他快步朝几个孩子走来。

  一边走,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但没等他靠近,脚下就是一个趔趄。

  “哎哟!!”

  原来是几个孩子趁他不注意,在脚下牵起了一条细绳。

  夫子自然摔了个狗吃屎,连门牙都磕掉一颗。

  他勃然大怒的站起来。

  又是一只纸飞机“吧唧”一下,撞上了他的额头。

  “……”

  朱元璋刚下早朝,还没来得及坐下喘口气。

  就听到有人高呼着“陛下”走来。

  朱元璋定睛一看,来人满头是血。

  振臂高呼,悲愤欲绝。

  “陛下,臣祈求辞职!那几位殿下,臣没有那个能力教了!”

  朱元璋好不容易安抚了一通火冒三丈的夫子,找人问了今日学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气的肝疼。

  这几个孩子顽劣他是知道的。

  没想到竟然已经不成器到了如此地步。

  前几日罚抄的论语。

  虽然在规定时间内交上来了,但那字歪歪扭扭的,跟脚趾头写出来似的。

  真是……太不成器了!

  朱元璋长期短叹了一番,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他再次把那不成器的几个孩子叫到了自己面前来。

  “你们若是不想去学堂,从明天起,就不用再去了。”

  几个孩子顿时喜形于色:“当真吗?”

  “当真。不过明日,你们需要去见一个人。”

  朱元璋把朱焕那座小院子的地理位置告诉了孩子们,然后道:

  “同样的年纪,这个孩子却是有几分真本事。你们若是不服气,明日就同他去讨教讨教。”

  几个孩子都是少年人心性,正是不服输的时候。

  听到自家老爹这么夸赞一个外人。

  当即就生了几分好胜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