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成了朱元璋亲孙子

第90章 陛下,有了

  朱元璋的心里复杂极了。

  他喃喃道:

  “娃子,你当真以为这些事情,咱都不知道?其实咱都知道,可就算知道了,又有啥用?”

  “大明刚建立之初,咱们刚从蒙元手里抢过江山,大量土地荒废。如果不定下这些严明的阶级观念,谁会去开荒、耕地?”

  “没有人种粮食,所有人都会饿肚子!”

  “有人说皇帝是贫农出身,所以仇恨富商,可是现在咱都是皇帝了,还仇个啥?”

  “咱是死要面子吗?真不是死要面子,咱是怕有些心术不正的人,一旦尝到了甜头,就再也没法踏踏实实地做那些本分的事情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不能这样浮躁。”

  朱元璋一边叹息,一边走出了秦淮河小院。

  “傻孩子,咱知道你都是为了咱好,但治国之道并不是嘴上说说那样简单。”

  “整个大明,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咱的一个决策,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咱怎么能够轻举妄动?”

  朱元璋离开的背影十分寂寞。

  这个时候的他,退去了满身杀气,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衰老老人。

  望着朱元璋的背影,朱焕突然就有些愧疚。

  他是听见了朱元璋方才说的前几句话的。

  他是穿越者,自诩拥有更广阔的知识与眼界。

  他曾认为自己可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嘲讽这个时代的一切。

  但现在,事实告诉他,他错了!

  所有的眼界与决策都要依附于时代,脱离了时代的现实,再讨论其他就没有任何意义。

  是的,提高商税就会提高商人的地位,所以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人、甚至一些原本压根就无心从商的人,就会纷纷去涉足商业。

  在这个土地兼并严重的时代,如果这样多的人都去涉足商业了,那剩下的土地该谁来耕种呢?

  现在是封闭的农业社会,对外贸易并没有兴起,整个大明处于自给自足的阶段。提高商人地位,就相当于是毁了立朝根基。

  最起码。

  在打开国门,进行对外贸易之前,商人的地位,是不可以提高的!

  自古以来那么多优秀的皇帝,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商人挣钱比农户来钱更快吗?

  但他们从来没有试图提高过商税。

  原因是什么?

  正是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朱焕的心里真是愧疚极了。

  他在心中道:

  “抱歉,黄老头,这一次,是我把事情想得简单了。”

  ……

  朱元璋回到了皇宫。

  平生第一次从朱焕那里出来,他心里堵的厉害。

  这要是换了其他的几个儿子和他顶嘴,脾气火爆的他早就一脚踹上去了。

  但这次他面对的是朱焕。

  他虽然生气,却也舍不得。

  甚至还反思起自己。

  方才是不是有点太凶了?

  要是吓着人孩子了,人家不愿意认自己这个爷爷了怎么办?

  这孩子就是和自己一样倔,两个人才会吵起来。

  就在这时,贴身太监呈了一本奏疏上来。

  正是朱允炆下午和黄子澄、齐泰二人百般商量后得出来的“加大大明宝钞刻印量、以渡过难关”的方法。

  朱元璋不过翻阅了两页,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狠狠地把奏疏砸在桌子上。

  “告诉允炆,让他好好把心思放在读书上,不该他操心的国家大事让他不要去操心!”

  那太监鲜少见到朱元璋这样生气,哪里还敢再说一个字。

  赶紧躬身退下了。

  太监把这事报给了朱允炆。

  碰巧齐泰和黄子澄两人也同朱允炆在一道。

  闻言不禁大惊。

  “怎么可能?”

  朱允炆更是急得快要淌下眼泪来。

  皇爷爷之前因为那碗长寿面本来就在生他的气。

  如今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黄子澄道:“这不可能,此条计策乃我三人共同谋划、思虑周全后所作,若是圣上不采纳,实则有失君德。”

  这句话被碰巧走进来的刘三吾听见。

  刘三吾顿时怒道:“黄大人怎能做如此之语?圣上不采用自然有他的道理,不是咱们为人臣子所能编排的。”

  朱允炆看到刘三吾,神色顿时一凛。

  刘三吾性格耿直,就和解缙差不多,两个人倔得要命,朱允炆一直对他们很防备。

  黄子澄却完全不把刘三吾放在眼中:“有好的计策,圣上却放在那里不用,这不是有失君德是什么?二殿下,咱们走,势必要让皇上给咱们一个说法!”

  刘三吾拦都拦不住,只能看着这三人嚣张而去,摇了摇头。

  ……

  此时的朱元璋,正在奉天殿中和户部侍郎傅友文面对面。

  “近日国库空虚的弊病越来越严重,你给咱说说,该如何是好。”

  面对着气场强大的朱元璋,傅友文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见傅友文一言不发,朱元璋显然发怒了。

  “你是户部扛鼎者,连你都不知要如何丰盈国库,其他人该怎么办?”

  傅友文也很无奈。

  如今的情况确实是棘手。

  就算是把他杀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最终,朱元璋缓和了语气道:“咱有一个方法,你看看是否可行。”

  傅友文连忙道:“陛下请说。”

  “提高商税。”

  听到这几个字,傅友文都睁大了眼睛。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恐怕方才老爷子发那么大的火,就是为了铺垫铺垫,从而让这个看似不合理的方法变得可行。

  老爷子自己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之下的办法。

  只是,这个方法,真的可行么?

  “陛下,一旦提高商税,就会给朝廷内外的无数人透露一个信息,国朝在仰仗商人……这,正是在提高商人的地位啊。”

  也难怪傅友文如此谨慎。

  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位君王敢下达这样的命令!

  但朱元璋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道:“咱告诉你这个方法,不是让你与咱商量该不该执行。”

  “是让你去想,该如何执行下去!”

  傅友文:“……”

  害怕朱元璋发火,傅友文冥思苦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计来。

  “陛下,有了。”

  “近日蓝大将军在河西走廊之战中获得了胜利,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大赦天下,让商人与农户交一样比例的税费?”

  朱元璋点头:“可以!就这么办。”

  傅友文退了出去,朱元璋刚感觉到自己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就听见一阵喧哗。

  是黄子澄等人闯了进来。

  太监们拦都拦不住。

  “陛下,陛下!”

  “敢问陛下,我等与太孙心系人民,为国分忧,进献了增加大明宝钞的刻印量这一计策,陛下为何非但不采纳这一良策,甚至还龙颜大怒?这岂不是要让我等寒心吗?”

  黄子澄虽然蠢。

  但他和解缙一般,都是清高学士,即使是面对朱元璋,也向来有话直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