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离京三年,吓坏了朱厚熜

第19章 江湖气息

  回到京师后,只要按照朱载晋给出的这个办法去做,建立邸报制度,当家家户户都能看上报纸的时候,就说明大功告成了!

  到时候谁还会说皇上只知道潜心修道,而不知道爱护黎民苍生呢?修道那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啊!

  嘉靖十八年全国大旱,是自己苦心修道禀报苍天一月有余,才使上天下雨。

  谁知竟然有人说皇帝不爱子民,这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只要有了报纸,百姓们就会知道自己修道那都是为了天下百姓!百姓也会理解自己的。

  谁知这时候朱载晋又道:

  “两位,报纸所带来的好处,还不仅如此呢。”

  朱厚熜赶紧上前一步,问道:

  “难道还有别的好处?”

  朱载晋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难道本王还能骗你们不成?”

  “如今全国大部分百姓都不识字,等建立邸报制度之后,可以先印发一些比较简单的文字,提高百姓们的阅读和文化水平。”

  “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大明人人皆识字,全国各地再无文盲,天下大道啊!”

  朱厚熜这时候已经被朱载晋所描绘出来的景象给吓到了:

  “那岂不是人人都成了读书人!?”

  若是因此而提高人才储备,那么朱厚熜必定会欣喜若狂。

  他此刻就想马不停蹄的返回京师,然后颁布法令,建立邸报制度。

  朱厚熜还是按耐住了内心的狂喜,忍不住问道:

  “王爷究竟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感觉很可靠啊。”

  一听这话,朱载晋顿时就笑了,傲然道:

  “本王毕竟是老朱家的人,又跟当今天子同宗同脉,再怎么说也不能是个弱智吧?”

  “要论聪明才智,本王在临川称第一,谁敢称第二?”

  也不知道为什么,刚才还喜笑颜开的朱厚熜,那脸色忽然就沉了下去。

  阴沉着脸的朱厚熜愣是没想到,这朱载晋竟如此自负!

  自己登基上位已二十多年,通过手段才勉强维持了朝廷的内部平衡。

  自己都不敢说自己天下第一,这朱载晋哪里来的勇气居然敢自称天下第一?

  再说了,朱厚熜也是比较爱面子,朱载晋这番话就等于自己不如他。

  他差点就掏出拂尘给朱载晋一棍子了。

  不过幸好朱厚熜还是忍住了这股冲动,朱载晋所说的方法目前来说乃是最优选择。

  就看在他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份儿上,就暂时先饶了他,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想办法搞他一下。

  等朱厚熜跟严世蕃离开之后,左延拍了拍胸脯心惊胆战的说:

  “王爷啊,您刚才怎么能说自己天下第一无人能及呢?这要是被传到朝廷里,咱们怕是一个都跑不了。”

  刚才朱载晋那也是逞口舌之快,没有想到这个。

  但他却也不担心,冷哼一声便道:

  “怕什么?临川跟京师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怎么可能会传到朝廷里呢?你这就是杞人忧天想的太多了。”

  左延顿了顿,想着好像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他作为臣子,还是必须得告诫朱载晋一句:

  “还好皇上远在京师,又潜心修道,要不然咱们就死定了。”

  朱厚熜两人刚离开王宫,严世蕃就夸赞起朱载晋来了:

  “想不到临川王竟如此多谋多智,率性而为,比起其他藩王来,说他是天下第一尚不为过。”

  朱厚熜一愣,停下了脚步,紧盯着严世蕃:

  “他那真是率性而为?朕还是大明天子呢!他竟然说自己天下第一!这不是在贬低朕嘛!”

  严世蕃尴尬的低了低头,道:

  “皇上……说笑了……”

  旋即朱厚熜深吸了口气,捋了捋胡子,又道:

  “朕的皇子个比个平庸,侄子也没几个,唯独这个朱载晋,性情乖张,做事毫无章法,却又有些智谋,朕还真不知道怎么评价他了。”

  一听这个,严世蕃当即便脱口而出道:

  “临川王不仅有治世之才,也有治国之能,他才继位三年,便把临川治理得如此繁华,其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京师啊。”

  朱厚熜笑了:

  “没想到你竟对朱载晋这家伙评价如此之高,难得啊。”

  朱厚熜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滋味,他感到无比复杂。

  要说这朱载晋是个贤君,可他的所作所为着实一点儿都不像是贤君所为。

  要说他是个明君,可他四处征战胡作非为,并没有开疆拓土,临川还是原来的临川。

  贤君就是要使百姓安居乐业,明君就是要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可是这朱载晋……

  这时候,严世蕃便笑道:

  “临川王毕竟尚及加冠之年,年轻人嘛,桀骜不驯,却又颇具智慧,有临川王在,可保大明南边无虞啊。”

  朱厚熜怔了一下,有些头疼道:

  “可是这个家伙也太过顽劣了些,不听朝廷政令也就算了,他还隐瞒了临川的真实情况。”

  “这可是欺君啊。”

  严世蕃想了想,说道:

  “皇上只看到了临川王身上所带来的缺点,却没有看到,临川王的号召力很强。”

  “临川本就是个穷困之地,却在他的治理之下,短短三年,远超其他地方,而且还挖掘了不少人才。”

  “不仅如此,临川王的胆魄那也是无人能及的,十六岁就敢带人冲锋陷阵直捣黄龙。”

  “临川王不仅有胆魄,而且还有大智慧,每次做事都是胸有成竹,良策破多啊。”

  “而且临川王有情有义,对他好的人,他会涌泉相报,在他的治理下,临川的百姓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宁愿自己吃苦背黑锅,也不愿临川的百姓再次吃苦受罪,这样的人,怕是没有几个能比吧?”

  听完之后,朱厚熜感觉颇有道理,老怀甚慰道:

  “真是不错啊,跟朕刚登基那会儿差不多,有朕当年的风范。”

  于是严世蕃又说:

  “想来应该是临川环境的原因,临川王在这里已经是最大的人物了,身上可能养了些江湖气息。”

  “他若是能够在皇上身边修习一段时间,应该会让他静下心来,变得沉着冷静,拥有大智大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