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贞观二年,让李二取消攻打突厥

第307章 第一次早朝开始了

  有李世民和关陇贵族们做他的靠山,倘若是再加上书法会里的这些人脉关系,那以后推行政策就方便多了。

  再加上自己那堪称强悍的执政能力,聪明的脑袋瓜子,相信很快就会让整个大唐焕然一新。

  而整个朝廷的势力,就是他手中的一把刀。

  以后他的手指向哪里,这把刀就挥向哪里,他的政策就会推行到哪里。

  所以,现在他所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大唐能彻底的改革在铺路。

  因此,可以想象,以后这书法会必定会成为大唐上流社会争相追捧的存在,会成为朝堂上堪称无敌的政治联盟。

  等到林安真正成为大唐相国的那一天,就更加没人能撼动书法会的根基。

  当然,这些都只是林安初步的想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终事情会演变成什么样,那不是他可以左右的。

  而且现在的书法会还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不断的扩充成员,逐步完善。

  书法会究竟会成长到哪一步,还是要看他们三个的官能做到哪个程度。

  他们三人的官越大,这个书法会含金量就越高。

  若是仕途艰难,那就不会有人对书法会趋之若鹜了。

  正当三人聊着的时候,其他官员也陆陆续续的赶到了。

  杜如晦,房玄龄等人,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林安的时候,都是一愣。

  毕竟当着那么多大臣们的面,他们也不好对林安表现的太过亲切。

  于是,只是看了一眼,然后就装作不认识,扭头走了。

  随着这几位大佬的到来,这个小朝会基本上就可以开始了。

  在侍卫们和负责礼仪的官员引导之下,众人井然有序的往里走着。

  之前给林安传旨的那个中书舍人在人群之中来回穿梭着,寻找着林安。

  第一次上小朝会的官员谁都可以不用管,唯独是这林安不能不上心。

  然而当他找到林安的时候,却发现这家伙居然正在和虞世南,诸遂良二人谈笑风生,勾肩搭背。

  那有说有笑的样子,就像是相识了多年的老友,压根就不像是个官场新人。

  这位中书舍人当时就楞在了原地,是半天没回过神来。

  好家伙,这林安果然不一般,这么快就和这二位大人物混熟了?

  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今天朝会的议题是什么,所以对于林安虞世南等人凑在一起,很是疑惑。

  思量再三,他还是快步走了过去,冲着诸遂良和虞世南拱手道:“下官拜见诸大人,虞大人。”

  虞世南和诸遂良摆了摆手,就算是打了招呼。

  那冷漠的态度,和对待林安完全不同。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在他们的心中,林安的分量有多重。

  ……

  随后,那名中书舍人又对林安拱了拱手,“林大人,不好意思,职责所在,我没办法第一时间接你,林大人千万不要怪罪。”

  “无妨无妨。”林安笑着摆了摆手,一脸淡然。

  随后,中书舍人带着林安继续往里走,顺带着给他科普了一下参加朝会时候的那些规矩。

  这些都是中书舍人该做的事,每当有新来的官员第一次来,都由他们来引导,说说各种礼仪。

  虽说唐朝对这些规矩并不是很看重,要求的也不苛刻。

  可该有的规矩总归要有的,总不能一群大臣乱哄哄的像是菜市场吧?

  不过对于这些所谓的礼仪,林安是这耳朵进,那耳朵出。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只要自己不丢人现眼,那就成了。

  这个时候,各位官员根本就不需要官员们的引导,按照官职的大小,一个接着一个的走进太极殿。

  此时李世民还没来,不知道是在洗漱还是在吃早饭。

  进来之后,官员们规规矩矩的站在左右两侧。

  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老相识,谁该站在什么位置,谁在前面,谁站后面,大家心里清楚的很。

  虽说朝廷正儿八经的四品实权官员并不多,可如果是把武官和勋爵也都算上的话,那可就不少了。

  林安扫了一眼,就乖乖的站在了文官那一排的最后面。

  从他出现,一直到站定位置,无数双眼睛都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除了为数不多几个知道他身份的人,其余人都是一脸问号。

  心说这新来的谁啊?

  难道是陛下特许的?

  照规矩,站在最前面的,只有各派官员的老大。

  文官这边自然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而武官这边的老大则是大将军李绩。

  至于勋爵这边,则是前些日子刚刚赈灾回来的李孝恭。

  虽说这位只是个郡王,可实际上除了皇子之外,也就是这位身份最显赫。

  在众人站定了位置之后,约莫过了五分钟,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闷响。

  “铛……”

  随着那道钟声响起,众人全都下意识的站直了身子,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这时,林安才看到李世民从侧门走了进来,径直的奔着龙椅而去。

  坐下来之后,群臣立刻躬身齐呼万岁,李世民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

  按照正常的流程,接下来李世民该说一句有事起奏,可这一次李世民并没有照规矩办事。

  此次朝会需要办得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虞世南奏折上,重开国子监的问题。

  看似要和官员们商议,可实际上李世民早就已经给三省的长官下了命令。

  今天之所以把他们召集到一起,不过是知会一声,以便于这项政策推行的更加顺利罢了。

  当然,让林安趁机在这些大佬的面前秀一波自己的口才,展现一下优秀的处事能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李世民直截了当的说:“朕今日叫大家来,是为了和诸位爱卿商量一件大事。”

  “这科举已经过去了,筛选出来的上千名学子已经让吏部做了妥善安排,分散到各部了。”

  “可此次前来参加考试的,足有上万人。”

  “那么剩下的那些考生里难道真的没有可用之才吗?”

  “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就完全否定吧?”

  “所以,朕就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把这些有用之人筛选出来,留在长安城,为朝廷的储备人才,继续深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