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1355章 不错,值得培养

  当然,王富贵也趁机出手,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几家店铺,为燕王府与捕渔队以及定襄商会的产业做好准备。

  就连顾芳芳也没闲着,她让自己的仆人跟着王富贵去买了一批店铺。

  短短几天时间,许半城的产业,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不是被没收,就是被贱卖。

  这一手,吓坏了鄂州其他县的官员,各种还田、补粮之类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执行。

  让人有一种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感觉。

  而且李想拿王风下手,并不是真想把鄂州的官员一网打尽。

  虽然他知道,像王风这样的人,有很多,但也不是那么好抓的,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老实一点,完成朝廷的任务。

  剩下的,只能慢慢来了。

  当观狮山书院等书院的学生进入大唐各州之后,整个大唐的局势便会发生变化。

  ……

  “听说王县令全家上下一百多口,都被发配到了崖州。”

  “这还不算,许半城的那一家老小,还有江夏县的许多胥吏,还有那些看守粮仓的人,都被发配到了崖州。”

  “报应不爽,这些人在江夏县做了那么多坏事,被发配到崖州,也是活该。”

  “燕王对我江夏的人,都是有大恩的。”

  “听说崖州离鄂州有数千里之遥,这一次,他们应该不会再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

  没过几天,王风一群人就被送上了船,前往崖州。

  为了不让这些“免费劳力”死在路上,李想还特意派了衙役,将这些人送到了杭州,交给了杭州市舶司。

  再由市舶司安排一艘船,将这些人送往崖州。

  崖州是下南洋最重要的补给港之一,也是捕鱼队在这两年里,重点打造的补给点之一。

  原本,李想是想把他们送到蒲罗中去的,但是那里毕竟不是大唐的地盘,他的这个决定,难免会引起一些非议。

  所以,他选择了妥协。

  不管怎么说,王风等人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大唐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留在南方,教导土著。

  整个江夏县,都变了一个样子。

  有方仁维这位鄂州刺史坐镇江夏县,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燕王,这里是突厥人最集中的地方。”

  李想这次来,主要是为了视察南洋的水稻种植情况,所以,在江夏县衙门处理了一滩烂摊子之后,他便离开了县衙去视察农田了。

  “朝廷的公文上不是专门交代过,不允许大规模的内迁突厥人集结。这个村子,应该有好几百人吧?”

  李想满脸不爽的看着那一片片星罗密布的茅草屋。

  拥有几百个突厥人的村子,如果衣食无忧,没有战争,几十年下来,至少也能发展到几千人。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燕王,这些流民本来就是江夏县的人,既然王风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我也没有办法。”

  方仁维有些郁闷地解释道,这件事本来就是王胖子惹出来的,结果却要自己来背这个黑锅。

  “这个冬天,我们要找一个借口,把突厥人打散了。如果有人不高兴,那就不用客气。如果他们能够安安分分的听我的话,那也没有必要去欺负他们,你要教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大唐人的生活,让他们以拥有大唐的户口为荣。”

  李想可不管这件事给这帮人惹来多大的麻烦。

  现在的麻烦,总好过将来的麻烦。

  “我知道了,观狮山书院的学生谢茂,在这个村子里建立了一所私塾,教那些突厥人的孩子们学习汉字,让他们过上汉人的生活,我会把这件事传下去的。”

  方仁维知道,李想对观狮山书院非常看重,于是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李想感兴趣的地方。

  “是吗?人呢?我倒要看看。”

  观狮山书院里,已经聚集了五千多名学生,其中有不少李想都没见过。

  不过,前两届的学生,李想都听说过,其中有几个比较优秀的,他还是有印象的。

  只是不知道鄂州这边,会有谁被分配到这里来。

  “王爷,我猜谢郎君现在应该在学堂里。谢郎君没事的时候,就会呆在学堂里,偶尔给孩子们讲课,偶尔也会教一些愿意识字的突厥人,据说,这些流民很喜欢他。”

  这些天,方仁维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也没有漏掉太多的细节。

  燕王喜好什么,鄂州又有什么事、什么人与燕王有关,又该如何抱住燕王的大腿……

  这是方仁维这些天来,做梦都在想的事情。

  “走,我们过去瞧瞧。”

  话音刚落,李想便策马而去。

  方仁维,席君买,刘谨三人也纷纷跟上。

  ……

  “人之初,性本善……”

  当众人走到私塾前,便听到里面传来孩童的诵经声。

  看到这支队伍,周围的突厥人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有大人物来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拼音怎么读,只要掌握了这个拼音,再加上这本词典,大家想要识字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想走到一座破旧的黄泥房前,透过窗户,他看到一位年轻郎君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地讲着什么。

  如果有一天,这一幕能够出现在大唐的每一个村子里,那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这条路还很长。

  “王爷,我知道这位郎君。”

  就在这时,李想身后的王富贵说道。

  “是吗?你知道他是谁?”

  李想也知道,王富贵在长安城中,人脉极广。

  不过观狮山书院,他应该不认识什么人才是。

  如果许敬宗说自己认识台上这位,那李想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王富贵?

  算了吧。

  “嗯,他叫谢茂,是长安县县令谢武的儿子。我在长安城和长安县令打过不少交道,所以对县令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甚至还在谢县令府上见过谢茂。”

  见李想一脸茫然,王富贵连忙解释道。

  “谢县令的儿子?这么巧竟然在鄂州见到了他。能放着安逸的长安城不待,跑到鄂州来当个小吏,这谢……”

  “谢茂。”王富贵喊道。

  “是啊,这个谢茂,值得培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