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1664章 渭水书院献宝

  “宇文教谕,您研制的这批点火石,效果远胜于市面上的旧物啊!”

  长孙庵在一旁由衷地赞叹道:“就说这堆潮湿的松枝,若是用传统火石,就算能点着,也得费上半天功夫。哪像现在,三两下就燃了。”

  长孙庵是长孙家的旁支子弟,因才干突出而备受长孙冲的器重,被派来渭水书院参与这个至关重要的项目。

  “这一批的成色确实不错。”宇文谷捋着胡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却仍旧保持着学者的严谨。

  “但我们还没能完全掌握其材料的配比规律。不同高炉产出的炉渣,制成的点火石效果差异很大。若是能让每一批都达到眼前的水平,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尽管量产的难题尚未攻克,但眼前的实验结果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宇文谷心中暗想,即便只是用现有的这批成品,也足以向大唐皇家军校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了。

  “宇文教谕,我近日从新华书店购得一本观狮山书院所出的新书,其中提及了材料性能与成分的关联。我在想,我们用不同炉渣制成的点火石,其点火的优劣程度差异显著,这是否正是因为材料成分有所不同?”

  长孙庵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我们能否尝试记录下每个炼铁炉的投料情况,然后根据其炉渣所制点火石的实际效果,反推出最完美的配方?”

  长孙庵能得长孙冲赏识,并非浪得虚名。

  他这番话,在后世学子听来或许浅显,但在科学理论极度匮乏的当下,已属难能可贵的创见。

  “你这个思路大方向是对的。”宇文谷作为工艺大师,对材料配方的复杂性最有体会,“但问题的核心是,炉渣里究竟是哪种成分决定了点火石的性能?若不能查明此点,恐怕依旧是摸着石头过河,难以寻得最佳制法。”

  “无论如何,这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眼下这批成品足有数千块,供给大唐皇家军校是足够了。”

  “言之有理。那你稍后便携带样品,去拜访长孙郎君吧。”

  宇文谷心想,自己短时间内也未必能有更好的方案,倒不如先拿下大唐皇家军校的酬劳。

  身为渭水书院的教谕,他同样期望本院的格物学院能像观狮山书院那般声名远播。

  ……

  另一边,大唐皇家军校的公署内,秦琼正对着沙盘研究兵法。

  依照李想的提议,军事学院的操练之法与旧时府兵大相径庭,兵种的划分也做了更新。

  随之而来的,便是战术与军阵也必须做出相应的革新。

  身为统帅,与时俱进地调整兵法,乃是分内之事。

  “叔宝!叔宝!”

  秦琼脑中刚有的一点灵光,被牛进达兴冲冲的闯入声搅得无影无踪,他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进达,你这风风火火的毛病,怎么跟知节学了个十足?”

  “叔宝,快看这个好东西!”

  牛进达浑不在意,大步流星地走到秦琼案前。

  “这是何物?”

  “打火石嘛!”

  秦琼实在不解牛进达今天为何如此反常,竟拿着一块平平无奇的打火石闯进自己的公署。

  “正是打火石!”牛进达将手中的石头往桌上一放,神情颇为激动,“但它可不是普通的打火石!”

  “嗯?不是普通的?”

  秦琼皱着眉,将那块石头拿了起来端详。

  大唐皇家军校在报纸上悬赏之事就发生在不久前,他对此事印象深刻。

  如今牛进达拿着打火石前来,难道是悬赏有眉目了?

  “啪!”

  秦琼依着习惯随手一击,眼前迸发出的炽烈火花让他猝不及防,险些惊得松手。

  紧接着,他脸上浮现出一抹狂喜。

  这块打火石的效用,显然远超寻常!

  “叔宝,感觉如何?是不是大不一样?”

  牛进达看到秦琼脸上罕见的惊异之色,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秦琼作为大唐皇家军校的总负责人,其地位远非寻常将领可比,这也是李世民对他委以重任的原因。

  军校近来正全力钻研李想提出的“特种作战”新理念,此前那批进行野外生存拉练的学员,便是该理念的先行者。

  然而,一个小小的生火工具,却成了这宏大计划的绊脚石。

  悬赏令发布才过去十几天,牛进达便带来了如此精妙的点火石,秦琼的喜悦溢于言表。

  “进达,此物从何而来?”

  他反复拨弄,每一次都迸发出明亮的火星,效果出奇地好,让他脸上的笑意愈发真切。

  “是长孙冲派人送来的。”

  “长孙冲?”

  秦琼一怔,怀疑自己听错了。

  长孙冲是何许人也,他心中有数。

  说他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或许有些过分,毕竟此人在长安勋贵圈里也曾薄有才名,甚至一度自视甚高,想要争一争“长安第一才子”的虚名。

  可也仅此而已了,与他父亲长孙无忌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更重要的是,在秦琼的印象里,长孙冲向来对所谓的“奇淫技巧”嗤之鼻,颇为鄙夷。

  “正是。据说这新款点火石,是长孙冲亲自督促渭水书院研发的,领头人还是前隋将作大匠宇文恺的嫡传弟子,宇文谷。”

  牛进达没有被这小玩意儿冲昏头脑,早已把来龙去脉打探清楚。

  “原来是宇文谷出手,那就不奇怪了。”

  秦琼摩挲着手里的点火石,心中有了计较。

  他本以为,能解决这个难题的,十有八九会是燕王府。

  毕竟无论是观狮山书院还是燕王府名下的作坊,都对这类新奇造物极有心得。

  “我这就让长孙冲先送一批过来。若七日内无人拿出更好的东西,这次的悬赏就归渭水书院格物学院了。”

  牛进达虽与长孙无忌私交平平,但对这件东西的性能却是心服口服。

  “好,就这么办。”

  ……

  长安的隆冬,寒意刺骨。

  虽未到明末小冰河期那般酷烈,可一旦入冬,若不穿上一身厚实的棉袍,也无人敢在街上久留。

  午后时分,天色灰蒙,北风卷着凄厉的呜咽声,横扫长街。

  朱雀大街上,长安县警察署署长严素正亲自骑着一辆新奇的自行车,领着一队不良人,身着崭新的冬季警服,跟在一列卫队侧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