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1690章 状元郎,狄仁杰

  “别闹!第二张榜快贴出来了!”

  兕子嗔了她一眼,目光紧盯着前方。

  在她看来,能登上第二张榜,已是极大的荣耀。

  狄仁杰既是李想高徒,若能再中进士,未来不可限量。

  时下虽有明算、明法、明医等科崭露头角,但进士科的崇高地位,非朝夕可改。

  便是明经科,与之相比也逊色不少。

  俗语有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指三十岁考中明经已算年长,五十岁得中进士却仍是少年英才,足见其艰难与尊贵。

  虽说此言不免夸大,却也道尽了进士科的独一无二。

  毕竟,连明经科都远不及进士科,更何况是明算那些新设科目。

  “奇怪,这榜上怎么还寻不到狄仁杰的名字?他该不会真把目标定在了状元之位吧?那可就有意思了,我们大唐,怕是要出第一位尚公主的状元郎。”

  房遗玉最是清楚兕子与狄仁杰之间那份朦胧的情愫,只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

  这种女儿家的心事,在规矩森严的皇宫里,兕子对谁都不敢吐露,也只有出了宫,在房遗玉面前才能说说。

  大唐风气虽说开放,但女子在婚嫁之事上私下议论,终究不是能摆在台面上的事情。

  “房遗玉,这人来人往的,你再这么口无遮拦,我以后可不带你出来了。”

  兕子警惕地扫视四周,确认没人留意到她们的谈话,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狄仁杰今年刚满十三,说亲确实早了点,可我听到的风声却不少……”

  “什么风声?”

  “我听说,新任的教育部副部长许敬宗就有意将府上的一位侄女许配给他。”

  “还有燕王妃娘娘,似乎也想做个媒,把娘家的一位堂妹介绍给狄仁杰呢。”

  房遗玉说完,眼神里带着一丝戏谑,紧盯着兕子。

  “真的假的?为何我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兕子将信将疑地望着她。

  尽管关心则乱,但房遗玉那张嘴爱添油加醋的毛病,她也是知道的,不能全信。

  “哼,等到你收到消息,恐怕人家的生辰八字都交换过了!”

  房遗玉这话一出口,兕子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那张漂亮的小脸蛋上不带一丝情绪,严肃的模样反倒把房遗玉给惊了一下。

  “那个……我也只是猜测,但不是没有可能。狄仁杰是燕王殿下的高徒,才华又那么出众,长安城里惦记他的名门贵女可多着呢。”

  “我就是给你提个醒,你们俩若真有情意,就该让燕王殿下寻个由头向陛下面前提一句,或是干脆请燕王殿下出面替狄仁杰求亲,快刀斩乱麻,免得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公主!您快看!快看那儿!”

  兕子还没来得及回应,旁边一直沉默的宫女突然尖叫起来。

  她激动得手舞足蹈,嘴里嚷嚷着:“中了!真的中了!”

  那兴奋的样子,让旁人还以为是她家亲眷高中了呢。

  “哇!兕子,是头榜头名!狄仁杰真的考中了进士科状元!这可是破了我大唐的记录啊!”

  “十三岁的状元郎,还是分量最重的进士科!”

  这下,连房遗玉也跟着沸腾了。

  “实至名归罢了。”

  尽管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但兕子面上却强行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若是此刻有人能同时看到她与远处的狄仁杰,便会发现两人那份故作镇定的神情,竟是惊人地相似。

  ……

  科举放榜之日,总是有人欢欣鼓舞,有人黯然神伤,自古皆然,概莫能外。

  观狮山书院内,无疑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这不仅是因为狄仁杰一举夺得明经科的魁首,更是因为在明算与明医两科的榜单上,观狮山书院的名字依旧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今年的五科大比,观狮山书院的风头无人能及,已然是独占鳌头之势。

  “长孙兄,我本以为在进士科上,我们渭水书院尚能保有些许颜面,谁曾想观狮山书院竟在这上面也追了上来。”

  “看来,我们必须得在算学、医学和法学上多下苦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将榜单尽数包揽。”

  郑海的语气中满是失落。

  他原指望今年渭水书院能进一步缩小与国子监的差距,可现实却是,差距虽小了,但最耀眼的星辰却是观狮山书院。

  就连国子监引以为傲的传统强项明经科,如今的头名也被观狮山书院摘走。

  放眼整个长安,乃至全大唐,还有哪家书院能与之争锋?

  更有传闻说,近些年天下才俊无不以进入观狮山书院为荣,长此以往,其他书院的处境将愈发艰难。

  “观狮山书院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的医学院自设医馆,让学子们将书本知识直接用于临床,在诊治病患的实践中巩固所学、领悟新知,名声自然一日胜过一日。”

  “他们的算学院,一边掌握着长安各衙门吏员录用的算学评级大权,一边又将算学应用到各大商号作坊的账目管理中,学子们一毕业便能去大商号担任账房,这便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至于格物学院,那更是他们的核心,燕王府旗下作坊的许多革新技术,要么出自其下属的研究所,要么就是格物学院自己的作坊成果。”

  “我们渭水书院若想在明法、明医、明算三科上有所作为,迎头赶上,当务之急便是效仿他们,也建起一座附属医馆。”

  “只要我们的医馆能成为长安城中仅次于观狮山书院的存在,届时书院在明医科的成绩,必然会大不一样。”

  长孙冲的头脑相当灵活,眼前有观狮山书院这个活生生的范例,再结合今日的榜单结果,他很快就洞悉了其中的关键差异。

  此刻,他是真心实意地盼着渭水书院能脱胎换骨。

  更何况,扩建书院还能向新成立的教育部申请资助,虽说不可能全额拨付,但这种花着朝廷的钱办自家事的滋味,终究是美妙的。

  “长孙兄此言,可谓一针见血。是我过去太过迂腐,总觉得书院是清静治学之地,不该与医馆、作坊这些俗务有所牵连。”

  “如今看来,还是观狮山书院的眼光更胜一筹。我们必须趁着别家还未醒悟过来,赶紧行动,仿效其法,方能带领渭水书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