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崛起大唐帝国

第8章 残阳如血

崛起大唐帝国 九鼎居士 4740 2024-11-15 06:48

  第二日,当刚刚鸡亮,天边一片霞光初露时,城门大开,三骑背插红色三角令牌“折冲府兵报,”

  戒严令还在,街上除了不良人巡街外,几乎没有人,三匹快马直奔潞州临淄王王府。

  李隆基还没起床,高廉要进门被值守的王抟仲拦住了,不得已在门外大声道:“郎君,折冲府急报!”

  “进来吧!”李隆基昨夜也是一夜难眠,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听见高廉说道

  高廉进来,王抟仲跟在后面,李隆基已站在屋子中央,接过蜡封火漆卷轴。

  看过卷章,示意王抟仲先出去。卷章交给高廉,“你也看看”。

  “昨夜匪徒抢劫西岭娘娘庙,府兵出城剿匪,打退匪徒后,在其后院发现拐带的妇女,幼儿一千多。在侧院桃花园的主持寝室内发现密室,藏在里面的一众“尼姑”,一群庙庵留宿的公子哥,大量钱财,绢麻布匹,账册,地契等。另在庙庵假山后山洞内甲胄,弓弩,箭矢无数。”

  高廉看后,愤怒:“殿下,他们这是要谋反吗?”

  “谋反,他们也配”李隆基笑道:“欺行霸市,欺压百姓,为祸一方,倒是可以。”

  “刺王杀驾也许有这个胆。”李隆基看着高廉一脸疑惑

  笑道“起兵谋反,自古除了藩王造反,工农百姓起义以外,史书有士商缙绅起兵谋反的记载吗?”

  高廉一愣,看着面前这十五岁少年,想想史书确实没有记载,拱手行礼:“殿下,这是为何。”

  “高师博,此事以后再议,先拿笔墨纸砚,”李隆基指指高廉手里的卷轴,“先办理这件事。”

  一让郭都尉。留守一营看守西岭庙庵,密室众人公子哥集中在前堂大殿,跟随的奴婢小厮和尼姑集合庙宇大门前,不给饮水米粮。

  收到信后,午时过后大队带着奴婢小厮和尼姑一路慢走,大肆招摇,将人带到府衙前校场。

  二是让王府王副尉带一队护卫,带上孤这次六月巡游带回这些人有会算学、账房、等人去庙庵核对账册,地契,钱财布匹,并清点成册。另带大工匠等,丈量房屋,庭院看看还有密室,暗房。

  三是在这些人中挑选能说会道,嘴角伶俐者,随庙庵返回城队伍一路放话:西岭娘娘庙原是烟花流萤娼妓之所,与山匪赌场狼狈为奸,又与当地官吏勾结,官员庇护,坑蒙拐骗,霸占田产,残害良民,逼良为奴,为娼,拐带幼儿,天理不容!昨夜是分赃不均,起内讧。

  让受迫害者去府衙请愿。

  人越多越好,让百姓跟随队伍到衙门集会,要求严惩府衙包庇者,清剿山匪,斩首凶手。

  四是另派出会武功者,进入人群,群体激愤时,扔些鸡蛋,小石块打伤一些官吏。

  高廉旁边听着,停笔道:“殿下,这第四条恐有不妥,大唐尚武,控府衙控制不住。”

  “高师博,衙门有校场的几千府兵的,再说孤登场,也是恰到时机。”

  “哈哈哈,是老夫愚钝,以前只觉殿下,思维聪慧,学文,练武样样精通,确懂藏精露拙,隐忍克制。今日才发现,老夫谋略,手段不如学生,受教了”高廉起身,行礼道:“殿下年幼有帝王手段,必是大唐回归开元之主。”

  “谢高博夸赞,学生不敢担。”

  高廉写好卷轴,李隆基起印盖章。一卷给高都尉,一卷给刺史府,折冲府队伍抵达城门口,擂鼓戒严令解除。

  十一月,初冬天气转凉,李隆基和高廉几位幕僚在厅堂商量,等待着城内戒严鼓声响起。

  咚--咚---咚----,缓慢的解除戒严的鼓声响起。

  不出所料,西岭一路下来,整齐伏兵队伍里,出现一群浓妆艳抹,穿着清凉,花枝招展“尼姑”和灰头土脸,身带血污伤口的奴婢小厮。就招惹爱看热闹者。

  再加上“西岭娘娘庙原是烟花流萤娼妓之所,与山匪赌场狼狈为奸,又与当地官吏勾结,官员庇护,坑蒙拐骗,霸占田产,残害良民,逼良为奴,为娼,拐带幼儿,天理不容!昨夜是分赃不均,起内讧。”路边小道消息满天飞。

  有冤屈的,受害的,看热闹,越聚越多,有心鼓动,受迫害诉苦,趁机煽动情绪,群情激奋,口号就喊起来了:“斩首凶手,清剿山匪,严惩府衙包庇者”“官员包庇,百姓蒙冤”“庙庵祸害人间,禽兽不如”等等,

  到达城门口人群,城外进城人群本就对昨晚事情和今天城门大开,却不让进议论纷纷,自古好热闹是人之本性,随即加入队伍,浩浩荡荡人群涌向府衙。

  府衙衙役正摆着威风,想问问怎么回事,一阵脏水,鸡蛋,石块,赶紧跑进府衙紧闭大门。

  听着门外震天口号不明所以,府衙内,有明白的,有糊涂,顿时乱作一团。

  折冲府不归当地府衙管辖,清剿山匪,维持治安是职责所在。抓捕凶犯自然要交给当地府衙审理,可这阵仗,府衙里谁敢开门啊。

  可越不开门,百姓越激动,大粪,鸡蛋,烂菜,石头,冲击府衙是以造反论,可不进府衙大门,府兵也只能看着,再说也没将令,谁敢乱动。

  “造反,这就是造反”一位官员在里面大喊。

  出来,“休得胡说,百姓可冲进府衙。”

  那位官员一愣,随后道:“扰乱污蔑朝廷官府,也要杖50.”

  范刺史和李川浩惊奇看着:“哦,那请王公,尽快抓捕。”

  王姓官员大喝一声:“府内衙役集合”

  衙役倒也集合很快,本来就都在衙门口。

  “走,随本官抓捕闹事者”王姓官员大手一挥,向大门走去,走到大门口,无人开门,扭头一看,一群衙役像看死人一样看着自己。

  “一群胆小鼠辈,但看本官一人前往。”府衙大门一人打不开,王姓官员,打开侧门走了出去,一群衙役趴着门缝向外看着。

  看着府衙出来人了,闹腾一会百姓渐渐静了下来,看着站在高台上官员。

  此时王姓官员得意,看看我一人出来就把外面几万人给镇住了。

  “府衙乃管理地方朝廷重地,你们在此闹事,不怕朝廷律法吗?”

  李隆基不屑一笑,这官脑袋是被门板给夹了吧,不安慰百姓,摆上官威了。

  旁边一秀才打扮人上前:“大人,非我等闹事。乃是西岭菩萨庙原本是百姓求子祈福之所,可庙内主持佛面兽心,以鬼神之事恐吓哄骗百姓,捐献钱财田亩,更以鸿远当头,好运来临,儿女降临命里近来有横财等,诱骗香客前往赌场,与赌场狼狈为奸,害的百姓倾家荡产,买卖儿女。更是和山匪沆气一气,抢劫周边百姓,让百姓生活难以为续,寺庙乘机发放高利,百姓无力偿还,逼迫百姓售卖房屋田产,买卖儿女,卖身为奴。又将清净修为的寺庙后院改为烟花流萤娼妓之所,贿赂色诱官吏,得官员庇护,多年来坑蒙拐骗,欺行霸市,霸占田产商铺,残害良民,逼良为奴,为娼,拐带幼儿,横行乡野,百姓确无处安身,状告无门,此天理不容!我等是为百姓请愿。”人群中自有能言者,将书生的话传遍周边。

  书生跪地行礼大声道:“请府衙处斩凶手,清剿山匪,惩治包庇官员,给百姓一条活路。”

  “处斩凶手,清剿山匪,惩治包庇官员,给百姓一条活路。”人群中也纷纷喊起,渐渐人声齐聚,喊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地。

  李隆基穿着便服和周围护卫也一起喊了起来。

  王姓官员脸色一红,走下台阶,来到书生面前,啪,就是一耳光。

  “你等编排谣言,煽动百姓,诬陷朝廷命官。罪该处死”

  正在呼喊百姓,被这一幕惊的愣了起来。

  按说,这会百姓该愤怒了,可却保持沉默,眼神里虽然充满怒火。

  府衙的衙役悄悄露头,大胆的走出来几个。

  李隆基愤怒了:“身为朝廷官员,不审案情,不判是非,殴打书生,擅自判罪,你可知你犯了几条王法,罪当如何!”

  官员看看群众沉默,只有一身披羊皮大氅少年出来,竟敢呵斥他。

  “嘿嘿嘿,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官员一脸邪笑,指着身上衣服道

  “看看,这是官服,就你们,哈哈哈”官员放肆大笑

  面向百姓大声道:“平常见了我,哪一个不审战战克克,点头哈腰,我是官,啊!”

  话没说完,人群中飞来一烂柿子砸在官员脸上。

  官员一脸震惊,大声喊:“我是琅琊...吆”

  李隆基直接踹倒他。

  书生跑过来,抓起官员衣领,官员大喊:“我是官”啪,书生抽一巴掌

  “你怎敢”。正说着,旁边的百姓也加入进来拳打脚踢。群众激动,有冲击府衙的状态,

  “呼--”旁边府兵发出一声长长的吼声。

  一队50人跑向府衙前,列队站好。

  一千多府兵一吼,百姓大惊,有人想跑,一看,府兵没有动武的意思,只是在府衙前列队,人群骚动。

  李隆基上前,后面30名护卫,齐声道:“临淄王,潞州别家,卫尉少卿,王爷驾临潞州府。”

  本来骚动人群,齐齐看着前方。唐朝不兴跪,百姓只需行礼即可。

  潞州府中门打开,一群红蓝绿官袍走了出来,来到李隆基面前:“恭迎临淄王,殿下福寿靖安。”

  “孤不安,不安很啊!”李隆基说着,不理会众官员,走向府衙的台阶上:“孤来潞州,本以为治辖靖安,百姓安康,生活富足。”

  顿了一下,看着下面的官员:“今日可算看了一场大戏啊”

  这时旁边的那位王姓官员,鼻青脸肿的呐呐自语:“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我是官”犹如神经一样,说个不停。

  李隆基指着这位官员:“看看吧,平常威风凛凛,呼呵百姓,一身官衣,此乃衣冠禽兽也。”

  来人“扒去官服,送王府审问。”

  这时一位官员走出:“殿下,无罪免官审查,违背律法。”

  说是官官相护,这就蹦出来,说的大义凛然。

  “此贼刚才要刺王杀驾,面前几万百姓都看见了,孤不能抓吗?”

  这可是大罪,株连三族的重罪!

  “我看见了”刚才书生大声道。

  “我们也看见了”,“我也看见了”。声音在群里此起彼伏。

  那出来官员脸色发青,跪在当场,刺王杀驾,他刚才发言算是庇护。初冬天气,他却是大汗淋透。

  “你上前来”李隆基指着书生,“把你刚才所说,大声再说一遍。选嗓门大的,在人群中往下传,”

  校场前静悄悄,书生昂首大声,话语一一传向远方。

  话语完,书生再次下跪:“请殿下为百姓做主,处斩凶手,清剿山匪,惩治包庇官员,给百姓一条活路。”

  百姓静悄悄等待答复,万人场地,没有一丝声响。

  “来人,传话。”“孤今日起,每日都在府衙前,百姓有屈有冤,无论事情大小,都可以来。”

  30名护卫齐声道:“殿下今日起,在府衙前”

  “本王出钱,购买笔墨纸砚聘请人书写状子,每审完一个贴在的告示墙,上贴状纸,下帖结案告示。”

  “凡有罪者,必法办。包庇者,依律处罚。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来人,带赌场,庙庵主持等一干人,孤今日在这等着审理此案。”

  说不如做,说的再好听,这次百姓信了,下次还会信吗?

  府衙内怎么审的没人知道,不到一个时辰,一百多人被压在府衙前,范刺史下令,折冲府府兵持刀,一声令下,上百个人头落地。

  天边的晚霞血红血红,衙门流着血红血红的液体,血腥的味道,让人有种呕吐的感觉。

  红色的血液倒影天边晚霞,这就是残阳如血的写照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