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计算那样,6号行星最终被核聚变武器炸出了贯穿全球的断层结构,并在自身重力下进一步瓦解。
那里没有生命,那里已经成为炼狱。
而就在这时候我们居然接到了陌生入侵文明的信号,看来炸掉行星的动静确实太大了呢。
信号由两个“字符”组成。真是毫无诚意,好歹发一点字典之类的破解工具过来啊?我们人类对外交流的时候还知道附送一份“罗塞塔”自助翻译系统呢,虽然从没有对外交流过。
算了,我和辛河相视耸肩,这也算是对方的一种态度。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要不要回复,或者说回复什么好呢?我看着金发的姑娘:是你这个参谋长发挥文科实力的时候了,尽管你不知道对方字符的含义。
辛河微微了一声:“这有何难?把原文复制一遍发送回去就好了,记得多几个发射源一起传输信号来迷惑对手。”
女子耸耸肩解释着,不知道对方打招呼的含义又怎样?
如果对方的意思是“开战吧”,那我们原文回复毫无问题。
如果对方的意思是“你好”,那我们原文回复恰当好处。
如果对方的意思是“你们傻X啊”,那我们更要原文回复。
如果对方的意思是“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文明”,那我们一样原文回复……
“别逗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文明’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用两个符号表达的意思哎!”
“万一这是对方的表情包代码呢?”辛河继续耸肩。
你真幽默,好吧你是对的,原文回复的确很恰当。
◇
战争倒计时14天。
对手的阵型突然有了明显的变化。
冲在最前面的4艘棍状飞船经历了明显的减速和变轨,向着天仓五恒星系内侧就冲过了来;后续的长长的太空列车主体却没有减速,运行在刚好可以被天仓五引力俘获的巨大环绕轨道上。
有趣,之前对方的飞船只有快慢差距,轨道是相同的,我们两个立刻开始分析对手的新动向。
根据模型,辛河导出了这一动作的潜在含义:对方也不认为自有十成把握打赢这场战争!
轨道的变化,可以看做陌生文明的风险规避策略:4艘冲在最前方的属于战斗飞船,自然要冲向靠近恒星的地方;后续的“太空列车”更多为居住和资源飞船,环绕在很远的轨道上——一旦打不赢,还可以跑啊!
如果以上推论正确,那么好消息有一个:我们双方的科技与战争势力的确差距不大,连对手都没有十足把握,说明我们两个真的有机会。
然后我们望着对方的眼镜同时哀叹一口气:坏消息可是不止一个呢。
首先,对方竟然没有孤注一掷的进攻,竟然还有打不过可以逃走的预案,逃走的话又是好几光年的漫漫航行路,难道说对方的能源还有富裕?
其次,对方很谨慎,显然没有低估我们的文明,唉我倒是宁愿对手能够掉以轻心,让我们抢占一个先机也好啊。
坏消息比好消息多一条的时候,我和辛河总会沉默一阵子。
然后总是辛河先笑出声来,我就知道,她用她自己的那套理论不知怎么又多凑出来一条好消息。
“我又想到了一个模型解释对方的行为,这对于我们真是个好消息。”辛河的发言正如我的预料,这家伙啊……什么情况下都能找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让人变得乐观起来。
金发的女子娓娓道来:来,假设一下,对方如果孤注一掷押上所有人口和资源作战,就好比一场豪赌,赢了就能活下去,不赢就死;而像现在这样,仅仅战斗部队作战,大部分平民人口和资源还在观望,那就是一场胜率更低的赌博,赢了就能活下去,不过输了也不会死,还能苟延残喘好一阵子——不过最终会资源不足而导致大量人口衰减甚至消亡。
我眨眨眼睛,Singer哀叹一声,意识到我还没有完全明白。
“这么说吧,如果你有两种赌博选择必选其一。一种胜率75%,赢了就天下无敌,输了就死;另一种胜率60%,赢了就天下无敌,输了也没什么后果,只是十年后会死。我很好奇,你选哪一种?”
“我会选第二种。”我直接给出了谨慎的回答,“胜率依然很不错,而且输了的条件轻松很多,我想一般人都会选择第二种。”
辛河微微一笑:“很好,如果你是一个文明的话,站在文明存续的角度上,你选择第几种?”
……
我开始明白过来了:“如果我是一个足够理性的文明,我会选择第一种。文明的第一要务是延续下去,苟延残喘没有意义,不如拼一把以追求最大胜率。”
听到我的结论,辛河很舒心笑起来了,嘴唇抿着,眉毛弯成很好看的线条,她这种笑容总有种融化困难的力量:“没错,这就是我们的对手。生物或多或少都有自私性,文明个体的利益往往与文明整体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还会相差甚远。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相信我们能创造奇迹。”
我相信能的,刚才的笑容很好看,我还想继续看下去。
对于我们来说,个体利益和文明利益无限趋近于一致。
◇
战争倒计时3天。
入侵的文明突然减速,四艘蛇形飞船停在了大约19个天文单位远的地方。然后,就好像产卵一般,密密麻麻的小飞船从它们的肚子里出现,直扑过来。
果然,长达几十公里的蛇形飞船不可能亲自投入战斗,它们只是宇航运载工具——运载着不知道多少战斗型飞船。可见光和红外观测都清晰给出了答案:共计638艘。
辛河深呼吸一口气,以前的棍状车厢飞船太不像一般意义上的飞船,而现在的600多艘小飞船铺天盖地而来,就很符合各类科幻作品中对宇宙大战的幻想了。
简洁的流线型,一看就不简单的武器系统,以及组成阵列呼啸而至所带来的排山倒海般的压力。
战争的阴云终于来了呢。
在辛河深呼吸的同时,我有了一点笑容,计算正确,对手的行为完全在计算结果之内。
结合周边天体的位置,对手果然选择了一条最能节省能源的路线来接近战场,这条路线被我猜中了。
这说明两点:一是对方的确很在乎能源的存储量,二是我们对于对手飞船的性能判断基本正确。
的确性能比我们更好,但还没有到碾压的程度。
那么就请接受我的第一份礼物吧!
我对辛河眨了眨眼睛:“之前似乎都是你在耗费脑细胞,现在就请看一看技术的力量吧。”
在对手前进的线路上,早就已经布置好了几个密集微陨石群。这是在当时炸碎小行星的时候就做好的准备,部分大块头上还被我顺手安装了微型发动机和摄像机,就是为了找准条线路精准撞击。
根据牛顿三定律,这些微陨石在短时间内的路线是确定的;根据牛顿三定律,对方为了利用引力弹弓减速节约能量,就一定会走这条路线。剩下的只是一点微调。
这也是主场优势呢,请和小天体的暴雨相遇吧!在如此高的航速之下,就算是动能武器也是致命的。正好探一探你们飞船的防御能力。
辛河深呼吸一口气鼓起了脸颊:“服了你了,真的用了这么大计算量去办成这件事,刮目相看刮目相看。”
这话说的,好像我之前表现得很废柴一样嘛。
你鼓起脸颊的样子好想捏一捏。
我皱皱眉:“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在这个距离上,对方为什么没有动手来攻击我们?”
辛河也学着我的样子皱皱眉:“我有几个模型去解释,但是还不能确定。”
总之,先看一看对手舰队面对小天体攻击时候的表现吧!不是化学能、不是核能,请先接受我们动能武器的洗礼。就算是最原始的动能武器,在速度差巨大的情况下也足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