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两个人的银河

第17章 太空列车

两个人的银河 星和影 3272 2024-11-14 15:56

  战争倒计时6个月。

  我们的飞船数量翻了4倍,但还是远远不够。一般文明的战争机器数量要和士兵、经济、指挥体系配套,我们不用管这么多,消耗品多多益善。

  特别是在科技水平不如对手的时候。

  生产线的流水作业只要开动起来,后续建造就会越来越快。

  辛河的资源收集大业同样加速推进,只是时间不等人,4、5号行星上的资源可以储备个大概,最远的6号行星真的有些来不及。

  ◇

  战争倒计时5个月。

  今天出现了意外的消息,未知文明的恐怖蛇形飞船,那长度超过1000千米的身躯上又分离出了一段,正在向先头部队靠拢。与打头阵的那一段小蛇形飞船相同,同样是9千米宽度近60千米长度。

  随后这两截飞船又一次“分裂”,变成4截长度约30千米的棍状飞船向我们逼近,排成了“2乘2”的队列,而大部队依旧不紧不慢跟在后方。

  有点意思了,我与辛河深深对望一眼,确认彼此都想到了一个久远的概念“太空列车”。

  就如同一列火车一样的宇航器,把人类送入太空的方式。不过在历史长河中输给了各类飞船和太空电梯,成为了被废弃的方案。

  想不到真的有文明把列车型飞船做的这么宏大!可以想象,陌生文明在探索宇宙初期,采用了一列一列的飞船把人和物资运送到了同步轨道、卫星、甚至其它行星。到最后,它们建造出了这类长度超过1000米的大列车,或许是能够装下整个文明的太空列车。

  列车由一节一节车厢组成,避免了制造超大规模航天器的困难,而且便于各种重组、连接、调整……甚至抛弃。

  陌生文明的列车大约有36-38节车厢吧,这样看来对方并不能真的造出长达1000公里的飞船。这算是好消息,我们调低了对手的科技水平评级,胜算也相应增加。

  但这并不代表着胜势,辛河的建模测算下,我们的胜率能有32%就不错了。

  事在人为啊。

  ◇

  战争倒计时4个月。

  我手中的飞船依旧在流水线一般的产出,成倍的增长。Singer小姐却托管了资源收集的工作,似乎找到了新的事情。

  “对不起我笨了。”女子很罕见的先自黑了一把,“我忽视了,未知的文明舰队距离我们只剩下0.3光年,他们应该知道这里也是有生命的。”

  这有什么问题么?我们这里各种运输飞船呼呼呼的穿梭,对方发现不了智慧生命才叫奇怪呢。我也没奢望着能打一个出其不意的伏击啊?

  辛河摇摇头:“我的意思是:对方纵然发现这里有智慧生命痕迹,但是相距0.3光年,很可能还没有发现我们这个‘社会’的细节?”

  所以呢?发现社会细节又能怎样?这回我真没明白你的意思?我做出一个虚心求教静待下文的表情。

  辛河的结论是:如果我们不赶快做一些伪装的话,对手会轻易发现我们的文明不存在智慧生物群体,更像是一个由电脑AI控制的文明。文明类型的不同会决定性影响对方的战术思路。对手对付正常文明和对付不存在智慧生物个体的文明,策略一定截然不同,这绝对会影响战争胜率。总之,我们需要诱导对手认为我们是寻常的、由上亿名智慧生物组成的文明,造成策略上的误判。

  我思考了一下:“你提出的工程规模应该不小,会影响6号行星上的资源收集。”

  辛河沉思了一下:“我明白。但也请相信我的判断,如果能够误导对方把我们当做正常的文明,这点优势绝对值得去争取。我建议立即在4、5号行星上建造模拟城市和其它建筑痕迹,用以迷惑对手。这就是我提出的‘文明伪装’计划。”

  这个工程比我想象的大许多……是否真的需要为这项战术欺骗调动大量资源?

  见我还没有下定决心,辛河站了起来身子想我倾斜,脸越来越近,我不由自主的向后缩了一下。

  喂喂,要用姿势上的高低带来的压迫感诱导我接受建议么?

  金色的头发几乎垂到我脸上了,糟糕,有点想打喷嚏。

  女军官一字一顿:“我明白,你一定觉得决定战争胜负的是科技水平和武器装备。但我想告诉你,战争作为政治的延伸,双方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领导方式都会相当程度影响战争胜负,不!要!瞧!不!上!这!些!人!文!学!科!的!东!西!”

  最后这几句话的气势好棒!我觉得我被折服了,或者说着迷了。平时懒懒散散的,突然认真起来也挺吸引人的嘛。

  看来,你是个合格的参谋长呢。“好吧……阿嚏!我答应你的建议。”

  辛河舒了一口气:“感谢舰长的认可。不过……你真的是被我说服的么?”

  “是是是真的是,参谋长你赶快给一个方案吧,我这边立即调配资源执行。”

  “放心,明天就给出方案,不会很复杂。对面也不知道我们文明的特点,随便弄些公路和城市的空壳子糊弄糊弄就可以了。”

  好呀好呀,那就让我看看人文学科的力量吧!

  我微微一笑:“记得这回的方案标题二号字,正文三号字,28磅行间距啊。这样我看着习惯。”

  辛河白了我一眼:“滚!这里就我们两个!少拿文件格式装蒜了!你以为我们麾下真的拥有上亿个智慧生命啊!”

  ◇

  很快辛河就向我递交了“文明伪装”的方案。

  顺便继续为我增加一些基本的人文学科知识,以免我真正堕落为一个只会科研的呆瓜。

  瞧你说的,我还怕你堕落为一只完全不懂科研的呆瓜呢。

  辛河继续讨论着对方文明“太空类车”这类社会结构,并且整理出了两条基础假设:

  第一,对方文明由亿万名独立的智慧生物组成。(就像人类文明一样)

  第二,在“太空列车”中,车厢之间的交流远远小于车厢内部的交流,相隔2节车厢以上的交流几乎为0。

  “这就假设完了?”我歪着头看着她。

  “假设完成了。假设太多的话,推论会不可信的”辛河叹了一口气,“我继续说,你帮我检查逻辑漏洞。”

  辛河开始了她的论述:在太空列车建造之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不相信每节车厢配置的资源是均衡的,久而久之这类不均衡性会被放大。

  每节相对封闭的车厢在做到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如果它们能做到的话),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就会与相邻的车厢进行物质交流,或者说是贸易。由于不均衡的存在,每节车厢都会倾向于集中生产并出口优势产品,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车厢资源的产品。相对的,进口需要用到本车厢稀缺资源的产品。资源可以是物质、可以是技术,更可以是劳动力。

  于是贸易产生了,但是贸易体系异常脆弱,因为每节车厢最多只有两个贸易伙伴。这恐怕就完了,“太空类车”有可能经历过一段倾销、壁垒、资本掠夺、资源掠夺、劳动力掠夺的日子——然后每节车厢的差距就被放大,不可逆转的放大。

  在资源极度有限的宇航之中,优势的车厢会拼命维护自己的优势,于是车厢之间的交流通道越来越闭塞,阶级撕裂就会越来越大。

  我举手提问:你的推论建立在各节车厢不均衡的基础上,如果人家的每节车厢真的是相同规格,绝对平均的呢?

  辛河冷笑一声,任何一些涨落都会打破绝对的均衡。举个例子:就算资源相同,每节车厢的组织能力不同、生产规模不同、规模效益不同,还是会有成本差,还是会有掠夺,每节车厢还是会承担着不公平的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嗯。

  所以你的结论是?

  很可能1号车厢好于2号车厢,2号车厢又好于3号车厢……我们的对手很可能存在不可逆转的阶级差异甚至对立,这就是我的结论。

  我鼓了鼓掌:“精彩的分析,不过我们的对手总不会因为内部矛盾就自我毁灭了吧?”

  辛河莞尔一笑:“这种好事自然是不可能有的,不过我始终认为这是对我们有利的情报,早晚会有用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