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无声之水

第1章 悠悠

无声之水 作家UO5uwa 1509 2024-11-14 05:57

  “快走,去琅琊封国!”

  永兴元年,王师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大败于荡阴,琅琊王司马睿被成都王劫掠入邺城,后偷偷逃出,渡过黄河,赶回洛阳。

  紧接着赶忙接出家眷,向琅琊封国赶去。

  司马睿不禁回头看了看国都洛阳,高耸的城墙,依旧显得威武壮阔,如往常一般,但在此时的他看来,却是压抑

  “洛阳怎么会变成如今这番模样?天下为何混战不堪?”他不禁想问

  但是来不及多想,便马上带人赶往琅琊

  回到琅琊封国,司马睿一行人安顿好后,司马睿并找到了王导

  “弘茂,天下之乱,该如何兴复晋室?”

  “朝廷中诸王争雄,中原兵戈扰攘,或许会有大乱,而江南安定,南迁或许可以避难”

  “南迁?咱们要远离中原吗?”

  “江南安定啊!”

  后来,司马睿南渡至建邺,结交当地士族,数年后,真如王导说的那样,匈奴大将刘曜、王弥攻破洛阳,俘晋怀帝,杀王公以下士民三万余人,北方陷入空前的战乱中

  洛京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王导劝司马睿:“大王应乘机收揽贤人君子,扩大力量以图大事,并在江南设置侨州,安置南迁的流民和士族。”

  “弘茂所言极是,士族所藏典籍居多,因此士族中多有贤能。想来此次南迁,士族也会把典籍带来江南。”

  “如此江南之人也能吟诵诗书,沐浴王化了”

  “是啊,江南的典籍终究比不过中原,这次南迁对江南也算是好事了,只是可惜中原遭此兵祸,诗书也遭到了大量的破坏”

  “哎~”

  ……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河北丧乱,殆无宁土,李白不得已带着妻子宗氏一起南逃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剡中

  一路上中原河北士民纷纷向南,似长龙一般,连绵不断。

  百姓背着包袱,推测是干粮和财物,有的人甚至带着农具,士族队伍则庞大的多,有的能达到上千人,一车车货物点缀在人群中间,由布仅仅包裹着,询问他们,才得知里面大多数是财宝和书籍

  但无论是百姓或士族,脸上都带有一抹忧愁

  李白不禁感叹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江南终是安定繁华啊!”

  接着他也踏上了继续向南的道路,虽然又是南渡,但这次,江南是繁华的

  ……

  宋开宝八年十二月,宋太祖赵匡胤最后消灭了割据政权南唐,十国之中仅剩吴越

  吴越王钱俶默默想着祖父武肃王的教诲:“民为社稷之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却还是有些下不定决心

  恰逢高僧延寿病重,钱俶前往探病,并趁机询问延寿的意见

  “千年来,统一已深入人心,四海必定归一,大王理应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武肃先王也是如此认为的啊!”

  “且江南发展至今,历经千年,方有如今民康物阜,文教兴盛的局面,这忍心破坏它呢?”

  “我明白了,多谢大师教诲!”

  钱俶回到宗庙,祭别武肃王钱镠陵庙,失声痛哭:“嗣孙俶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稷。“悲伤得几乎不能站立。

  江南文化繁荣,千年间因战乱而南渡,将诗书带往江南,崇尚“诗礼传家”“耕读传家”,逐渐形成,并开始对社会产生反作用,使得江南进一步繁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