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这是他的故事

第11章 那年那月那人

这是他的故事 七月长安雪 2692 2024-11-14 03:29

  时间从来不语,它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然而,时间并不会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原来我们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随着九月的到来,小镇上的秋天也如期而至。

  我站在学校的阳台上远远的望去,极目所至映入眼帘是金灿灿的玉米地。

  红彤彤的大苹果,颗颗成熟饱满,压的枝头垂在了地面。俨然一年大丰收的景象。

  这个季节,家里也是最忙碌的时候,老洛要穿梭在单位,家,学校,三点一线。

  季节变换,生病的人明显会增加,老洛科室的医务人员也是相当的吃紧。

  他也在尽量抽空回家帮妈妈收地里的庄稼,虽然不多,也是非常辛苦的。

  每周五的下午,老洛还要来学校接我回家。而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老洛喊累。

  长大了,我也明白了,那时候的老洛其实很辛苦很辛苦。

  只是他,从不表达罢了。

  在学校的时光,洛十一倒也争气,每次的家长会老洛总是会作为家长代表去发言的。

  “洛十一,最近学习不错,不过还是要加强训练,要为接下来的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做准备了。”

  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我的班主任,我的恩师徐老师对老洛如是说着。

  懵懂的年纪,我们总渴望被认同,被人看见。

  我,也不例外。

  我在十三岁的时候,碰见了我的恩师,一个对我以后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那年我十三岁,他二十二岁,大学刚毕业,恩师毕业于长安某重点大学,按理讲以他的成绩是不会去我们那里的,毕竟那些年人才难得。

  然而小镇的条件如此简陋,想招揽人才是何其艰难。

  恩师在一次,模拟考试结束的下午跟我说:

  “洛十一,你现在底子有了,但是毕竟跟城里的孩子基础有很大的差距,一定要更加努力,全面发展。”

  “你要努力走出去,外边的世界才更适合你。”

  他语重心长的看着窗外。

  “你们不是一直好奇我怎么会来这里吗?”

  恩师问我。

  “难道是有支教的因素,支援西部教育”

  我看着他很认真的问。

  “有这方面因素,但也不全是。我是被人顶替了名额,本来我是在市里的高级中学任教。”

  恩师眼里的光芒有一些暗淡。

  理想与现实中间总是隔着一些东西的。

  我的恩师姓徐,清风徐来的徐,虽不得志,但对于我们那届学生可谓是殚精竭虑。

  我十三岁,他二十二岁。老徐喜欢文学,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生。

  他的办公室有一本书,那书里有一张女孩的照片,我在无意中看到过。

  那大概是他喜欢的姑娘吧。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他让我增加了不一样的东西,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他不允许,一些组织活动占用我们的上课时间,他对我们非常严格,经常发火。

  有时候他又是那么的护犊子。

  “他从办公室快步走到教室,关上了门窗,你们今天谁也别想让我的学生出去。”

  老徐就那么对着外边的校长吼道。

  学校要占用我们的上课时间,他第一个不答应,别的班级都出去了,就我们没有。

  “原来,老徐硬刚起来这么帅啊。”

  我们六十多人一起达成的共识。

  恩师让我在我们那个小镇上,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文学还能那么美好。

  “今天是周五,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让你们感受一下文学的美。”

  徐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全班学生说道。

  他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小说,因为条件有限的原因,他是读给我们听的。

  那年,那月,那人,站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给我们读者那些经典名著。

  我也通过一个人一句一句的朗读。第一次知道了:莎士比亚,知道了尼采,知道了泰戈尔,知道了陈忠实等等,还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他带着我们傲游在文艺作品的海洋里,汲取教科书之外的知识。

  日积月累,我的记忆力也突飞猛进,我可以在二十分钟完整的背诵完一篇古文课文,比如《出师表》《桃花源记》。

  寄宿学校的环境诚如母亲担心的一样,一点也不好。

  一个宿舍要住那么多人,甚至还有通铺。春夏还好,特别一到冬季就非常难熬,常常没有热水,北方的冬天冷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割,很疼很疼。

  或许,学习好的人是有特权的吧。

  “洛十一,给你我房间的钥匙,你晚上喝开水就自己去倒。”

  老徐总是在没人的时候把钥匙给我。

  “嗯知道了,谢谢老师。”

  我每次接过他的钥匙,都会给周边的同学安排热水,那里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那些难熬的夜晚,幸得有老徐给我的热水,我才能抱着小小的暖水袋挨到天亮。

  老洛,也会把我冻的发红的小手牢牢地握在他的掌心。

  还不忘叮嘱我:

  “十一,再坚持坚持,等你考上高中就好了。”

  他一直都是心疼我的。

  因为住校生的原因,有时候也会饿肚子,但也不会觉得苦,因为少年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学习,考上大学。

  从这里走出去。

  每日的早餐就在教室里用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抽屉里总会多出一些吃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从大城市来的一个人,给我讲述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洛十一,你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大山,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老洛如是说。

  徐老师亦如是说。

  我当时问过他:

  “老师,就像你说的其实你可以有另一种选择,不去教书。可以直接去央企工作,你后悔过来我们这里吗?”

  我睁大眼睛看着他,生怕错过什么。

  “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

  “围墙里的狗有归宿,终身都得低头。”

  “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这是老徐给我的回答。

  “洛十一,你是我的第一批学生,也是老师的骄傲。”

  外面的的世界很大,那里才是你的天空。

  我的恩师!

  谢谢你,你是最好的老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