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胡扯
陵星顾安终于是离开了那个寺庙,老喇嘛虽然没说什么,但陵星顾安还是很明锐的感觉到对方眼底压抑不住的喜悦。
终于把自己这个威胁的炸弹送走,他当然很高兴了。
其实陵星顾安自己也挺高兴的,她现在要去见哥哥了。
这些日子一直带在这里,除了她的直觉让她留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好好思考一下,她和陈皮之间的关系。
毕竟现在的陵星顾安不是当年那个对待感情一窍不通,对于人类的情感更是深觉莫名的小朱雀了。
现在的她,是见证了无数时间线的悲欢离合之后,对人类感觉有了深刻了解与体验的成长了的大朱雀了!
而现在的陵星顾安,也早已无法把陈皮只单纯的当做哥哥来看待了,当然,不只是陈皮,毕竟她在其他的时间线里见到的也不是只有陈皮。
因此这些天来,陵星顾安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哥哥是她的,陈皮也是她的,如果十年过去了,陈皮有了夫人,那她自然不会打扰,就当做她从未回来,她会用来这个世界时最初的想法来对待他——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守着他们直到他们死亡。
但是如果陈皮依旧记挂着自己,即便不是她想要的那种感情,陵星顾安也会把早已准备好的功法交给他,至少可以帮他延长寿命让他陪在自己身边多一刻也是好的。
其次,之前小七的担忧,陵星顾安也并不是没有,只是她自己对于陈皮等人的记忆都早已经是隔了数万年之久了,或许她自己在面对陈皮他们时,也会下意识的生疏吧?
那她又有什么理由去忧心陈皮他们会不会忘记自己呢?
铭记只是偶然,遗忘才是常态,更何况是对于人生不过短短百年的人类而言。
最后,就是思考了如果他们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她该怎么办,该去哪,该做什么?
想到这个的时候,陵星顾安就不得不感慨一句,祂也算是成功了,几万年的时间,无数条时间线的不停穿梭,见惯了生死别离的剧情展开,也冲淡了她一开始头脑发热时的一腔热血。
更何况,十年过去,陵星顾安不知道自己的出现还有什么用,甚至说,自己还有出现的必要吗?
也许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也许他们重新踏上了剧情规划的线路,也许他们有了新的生活,在祂是干扰下,忘了她的存在……
那么,这个时候她再出现还有意义吗?
有,无论他们有没有忘记自己,她记得就好,如果属于他们的剧情已经无法改变,那么她就像从前再无数条时间线中穿梭时的那样,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然后在他们九死一生之时,将他们的一线生机无限放大。
最后,就像自己最初想的那样,就守着他们,直到一切消散在时间里。
在一切与她有关系的事情都消失之后,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在记得自己的时候,就去好好享受生活吧,去体验在时间线中仓促来不及完整体验的情感。
想通了一切的陵星顾安十分愉快的告别了张起灵,在老喇嘛的欢送中离开了这座蜿蜒崎岖的高山。
......
“姑娘,你是从哪儿来的?怎么一个人出现在这里?这里很危险。”
那是一个看上去黑黢黢的年轻人,个子不高,年龄也很小,但是那双眼睛格外的亮,与周围这死气沉沉的样子格格不入。
陵星顾安愣了一下,对着他笑了笑,面不改色的胡扯:“我的哥哥有一支商队,专门和这里的喇嘛交易,之前跟着他一起来的,但是后来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们两个跑到了深山里才活了下来,后来……
我哥哥除了意外,是一个好心的喇嘛把我送出来的,他告诉我一直往这边走就能得救,之后就遇到了你。”
说着,她还笑了笑。
面对美人笑中含泪,年轻人那里见过这样的场景,一时间招架不住,红了脸颊,只是好在他的皮肤够黑,这才没叫陵星顾安看出来。
“你……你叫什么名字?”
“陵星顾安。”她笑着答。
不远处的几个人倏地抬起头来,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震惊。
陵星顾安眼角的余光扫过他们,心中暗自猜测这几个会是谁的人?
张家?还是九门?
年轻人带着陵星顾安来到了另一片堪称简陋的土屋房前,在其中一个房前停下,敲了敲门,在得到进的允许后,打开了门。
里面坐着的,是一个头发斑白的中年男人,大概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足有四五十,要不是陵星顾安能看他的命数推断年龄,还真有些不敢相信。
那年轻人似乎很敬重这个中年男人,在得到离开的指令后,他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眼神坚定,丝毫没有刚才在陵星顾安面前时,那种紧张羞涩的感觉。
“你叫陵星顾安?”
那中年男人一开口,陵星顾安就知道这不过好糊弄的,不像刚才的小年轻自己说什么他都信。
“对。”
陵星顾安点点头,漂亮的脸蛋儿上挂着浅浅的笑容,得体且疏离。
“这样的名字可不多见啊,你是哪里人?”
“我的哥哥应该在长沙,我应该算是长沙的人吧?”
“长沙?”那人轻轻重复了一遍,眼睛微微眯起。
长沙这个地方他可算不得陌生,对哪里最大的印象就是被称为九门的盗墓组织!
那可是连上头都惊动过的盗墓组织啊,盘踞在长沙这个地方,简直就是那里的土皇帝,因此,陵星顾安一提长沙,他首先就想到了九门。
随后又摇摇头,应该不能这么巧。
“你说应该?莫非你跟你哥哥不是长沙人?”
那人抓到了陵星顾安话里的重点问道。
陵星顾安点头:“我跟哥哥是小的时候逃难倒长沙的,后来拜了师父,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哥哥也自立了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