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这几张报纸,彻底改变了邺海的人生轨迹。
整个国庆长假,他把捡回来的几张旧报纸从头看到尾,然后反过来又从尾看到头,自考报上的每一个字就好像一剂强心针,在刺激着他,他沉浸在这种激情飞扬的文字里,他开始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登上报纸,他开始仔细的研读上面的每一篇文章,二十年后的今天再看报纸上的这些文章大都枯燥乏味,但是在那个年月里,在手头连一片写有文字的纸片也找不见的年月里,邺海偶然间得到的这几张报纸,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更重要的是报纸给他传递了另一种可以上大学的途径,虽说这条路充满了千难万险,他也想去闯荡一回,他不原意就此沉沦,他不愿意在这个中专学校混三年就等着毕业,然后去从事一份对他来说仍然十分陌生的工作,他的生命不应该如此灰暗,他有更高的追求,他也曾幻想过有朝一日……,有朝一日做什么,他尚且说不清楚,但是至少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他拿出日记本,把报纸上有关自学考试的政策,一条一条抄录下来,他现在对这些生涩的话语还似懂非懂,但是经过几天的研究,他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只要参加自学考试,只要能够按考试大纲通过某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就能获得一张大学文凭,所以自考也被称为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自考生就是这个“大学”里的学生。他能否成为一名自考生,他能否在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学里上学,他能否顺利的拿到一张大学毕业证,对他来说,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是,只要报纸上这样写了,他就认为这是真的,报纸上写的东西,他都相信,这是父亲告诉他的,父亲不认识字,但是父亲喜欢听别人读报纸,尤其是冬闲时节,总会指着糊在墙上的报纸让他和妹妹念,他和妹妹便一个字一个字的争着念给父亲听,那时候,他母亲的身体还好,总在一旁乐呵呵的望着他们爷仨。
他把思绪从遥远的回忆中收回来,再一次的翻开日记本,仔细的阅读他从报纸上摘录下来的几段话: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条件:
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
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
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
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
他一条一条地又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觉得自己好像也适合报自考,通过自考来实现他没能上大学的愿望,通过自考来改变他的命运。他在心里默默的念诵着:
自学考试的学历受到国家的承认,自学考试毕业生享有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的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待遇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
他反反复复的读这些话,他从每一个字的背后寻找自己的影子,他的梦想就从这些枯燥乏味的文字中激发出来。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报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自学考试不用交学费,只需要每门课程交18元的考试费,然后就可以参加考试,如果一个专业十几门课算下来,总共考试费还不到三百元,另外再加上买教材的费用两三百元,也才六七百元,还不及他现在上中专一年学费的一半。他想来想去,这是一条最适合他的路了。
当他决定了报考时,他就迫不及待的按照报纸上写的地址,搭乘公交车一路打听找到了位于金城市农民巷路口的省自学考试办公室,结果让他大失所望,铁槛栏大门上挂着一把大锁,院子里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大门口只有一个半拉老头,戴一幅老化镜,瞅着一张报纸在打瞌睡。他走过去轻轻的问了句:老师,自学考试是不是在这儿报名?
那老头抬起惺忪的睡眼看了看他,说:今个休息,你明个再来。
邺海这才记起,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几天来他一直沉浸在对自学考试的幻想之中,居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事。
第二天就是10月8号,国庆长假结束,学校开始正式上课,他和杨辉成了同桌,第一节课是《物理》,由于长时间的读不到书,心灵极度空虚,当领到新书的那一刻,他又像上小学时领到新课本一样,打开新书,把鼻孔凑上去闻书里面的油墨味。这味道陪伴了他十几年,每次领到新书,他都会深情的闻一闻,也许这就是知识的味道,历久弥新,回味悠长!
带物理课的是一位老老师,花白头发,穿一件洗白了的夹克衫,更重要的是他的一条腿行动不便,拄着拐杖走进教室,同学们好像得到命令一般“涮”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老师微笑着在讲台上站稳了,向同学们微微的点了点头,示意同学们坐下,然后从讲桌下搬出一把凳子,把拐杖顺墙根放下,坐在凳子上开始讲课。这是邺海到这个学校将近一个月后上的第一堂课,他听的格外认真,他做了很多笔记,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不知不觉,短暂的两个小时就结束了,老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出教室。
接下来是《高等数学》,邺海也做了很多笔记,他的理科一向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在初中时总是班里的尖子,经常给其他同学讲题,带课老师也经常和他在一起交流心得。他非常喜欢这两门功课,所以就听的格外认真。
但是坐在他旁边的杨辉,从早晨第一节课开始就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一会爬在课桌上睡觉,一会从抽屉里拿一个小本子在上面胡乱写着什么,一会又把写好的东西撕下来揉成一团。此刻,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课堂上,去年的今天,当他第一次坐在教室里,上的第一节课也是《物理》,也是跛腿刘老师上课,他听的非常专注,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伤透了脑筋,他办了休学手续。那是一个周末,父亲带着他走进了教务主任的家,父亲拿着两条香烟,领着他敲响了教务主任的家门,教务主任的一席话,让父亲坚定了信念,决定给他办理休学手续,先在工地上实习锻炼一年,增长一些实践经验,然后等第二年开学时安排让他当班长,只要能当上班长,就可以进校学生会,进了校学生会毕业时就可以分配一份不错的工作,父亲盘算了一番后觉得值,就让他办理了休学手续。谁知一年后的今天,眼看他就要成为这个班的班长了,他正沉浸在喜悦之中,幻想着将来如何在新同学面前讲述他一年中在工地经历的所见所闻,如何在新同学们面前以“老大哥”的身份扮演好班长这个角色,如何在学校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甚至于将来会走上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会做出什么样的业绩,他都在父亲的指点下一一幻想好了。可谁知道半路上杀出个马军,听说马军的后台是任校长,显然教务主任的官没有任校长大,他这个班长也就无声无息的被取消了,为此,他并不是十分的气馁,可是父亲接受不了,母亲更加接受不了,一年的休学,换来的是一句令人丧气的话,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差一点跑到学校里来找教务主任,既然办不成事,把吃下的喝下的都给我吐出来,杨辉为此又跟母亲闹翻了。
就在他后院着火,一家人为这件事伤闹腾不息的时候,当了班长的马军志高气昂,指手划脚的组织同学们搞义务劳动,看把他神气的,我就偏偏不听你的指挥,你能把我怎么样?他在心里这样想着,也就把班长马军的指挥当成了耳旁风,你干你的班长,搞你的义务劳动,我睡我的觉,看我的小说,咱俩井水不犯河水,走着瞧!
但是几天义务劳动下来,新来的同学们个个都怨声载道,他才产生了想报复一下马军的想法,于是借着同学们对义务劳动的抱怨,他导演了一出火烧操场的好戏,然后又通过父亲的关系,把事情在保卫科长的手里就压住了,此事不了了之,让马军有气没出撒,故意给你点难看,让你在老师跟前显摆,看看吧,这就是显摆的结果,大火偏偏就从你马军所在的班里烧起来,老师不找你再找谁,让你也难受难受,别小看了其它人,不要以为别人都是好期负的,都跟着你的沟子转,尽为你服务,让你在老师面前留个好印象,将来分个好工作,让其它同学都去喝西北风啊!
本来这件事到此也就该结束了,谁承想丢了面子的马军确找来了老乡帮忙,老乡帮忙的直接办法就是把杨辉恨恨的捧一顿,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你可以找人给保卫科长打招呼,那么就让你先尝尝拳头的滋味,先打打你的嚣张气焰。
挨了打的杨辉,这下算是彻底对这个学校丧失了信心,当不了班长不要紧,他还可以继续学习,等毕业之后靠着父亲的关系,谋一份工作,这不成为问题,但是他就是受不了这个气,就是看不惯马军小人得志的样子,经过这一番较量之后,他依旧坐在教室里和这些农村来的啥都不知道的“书呆子”们在一起上课,他就觉得特别扭,别看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唾沫星子乱飞,其实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老师讲的这些一点用都没有,就让这些傻子们坐低下听去吧,他的脑海里已经在盘算着另一件事,他甚至觉得这个课堂很可笑,讲课的老师是疯子,讲台下的学生是傻子,傻子看疯子,傻子听疯子讲,越看越傻、越听越糊涂。他才不愿做这号傻子呢?
那么,接下来,他要去做什么,他怎么样才能不被马军压倒,他怎么样才能在同学们中间树立起威信,怎么样才能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思索着、思索着……
两节课下来,一个响亮的字眼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深圳!对,深圳!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那里有很多机会,那里有更为广阔的天地,那里有可以让他施展才华的更大的舞台。对,他要去深圳!去深圳,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他有一位老乡就在深圳,听说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回家都坐飞机飞来飞去,他也要去深圳闯一闯!
“叮呤呤……”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收拾书本离开了教室,杨辉依旧呆呆的坐在凳子上,他的思绪早已经飘到了几千里以外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