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顾尘半个月,剧组的某些工作人员才知道顾尘是张嘉悦的弟弟,张嘉悦可是这部剧的投资方建德集团钦点的女主角,除了剧组核心的几个人,张嘉悦要是想给哪个小角色换走,那也是一句话的事。
见副导演的话没有被张嘉悦反对,某些演员在顾尘等待查分结果的间隙不断的开始输出彩虹屁。
“早就听说嘉悦姐有个弟弟是学霸,没想到是顾尘。”
“可不是么,我就说顾尘气质不一般,长得帅,以后就是博士、博士后。”
“对,一看顾尘就聪明,是吧周楠。”
周楠犹疑片刻,前几天她们还一脸嫌弃地说顾尘又笨又傻,现在这脸变的也太快了。
网站一直上不去,导演也是个好奇心强的人,整个剧组停工半天,全剧组就干一件事,就是陪着顾尘等高考成绩。
投资方和导演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建德集团派三台大箱货,给剧组摆成一个自助餐现场,也是告诉剧组,放假半天,庆祝建德集团下属民办学校高三毕业生杨浅考取省文科状元、余泽生考取理科榜眼。
一个超大的横幅被工作人员拉开,导演也明白是什么意思,金主的要求还是得给些面子。导演组织现场的工作人员聚到一起,将横幅扯开放在前面,录了一段祝贺的话,然后主演和导演,每个人又分别录了一段祝贺的短视频。作为投资方,表示感谢,给导演和主演没人包了两万现金的红包。
拍完照片录好视频,投资方的工作人员就走了,走之前还告诉剧组吃完不用管,一会儿饭店的人来收拾桌子。
泗江市第一中学竟然丢了文科第一,这次建德学校肯定要那这个作为宣传点。余泽生考第二,第一很有可能是顾尘呀。周楠连连敲击回车键,希望电脑赶紧显示分数。顾尘对自己能不能考第一倒是没有太多的期待,万事随缘。
又过了十多分钟,北宁一中的校长刘峰亲自给顾振东打电话通知顾尘的成绩,顾振东又给儿子打电话,转达了一下校长的通知,就在通话的过程中,周楠坚持不懈的暴击回车键,终于将网页给刷新,顾尘的成绩出现在屏幕上:
数学147分,语文135分,英语145分,理科综合289分,总分716分。
剧组里,有家在东山省并且参加过东山省高考的工作人员不断表达出内心中最发自肺腑的感想:“我擦!七百多分!”
又过了两分钟,网页上就已经推送出东山省高考前十名的学生姓名,学校,以及总分。顾尘716,排在全省理科第三名。
“哎呀妈呀,我竟然和探花一起发了半个月的盒饭。”一名剧组工作人员感叹。
顾尘716分,排在理科第三名。排在第一是宾城三中的吴桐,总分719分,但是显示的是709(+10)。排名第二的余泽生总分718分,显示的分数是713(+5)。前十名里,有四名同学的成绩带括号。网页上也给出说明,括号里面的分数是竞赛或政策加分,也就是说,吴桐和余泽生的总分类包括他们参加竞赛获奖给的加分,如果不算竞赛的加分,只比这次的高考成绩。
“哥,理科状元是你呀!”
高考已经出分,顾尘和周楠就得回家研究报考的事,张嘉悦安排司机送两人回家,随手又将前一天建德集团给的红包扔到周楠手里。
“小哥哥、小姐姐辛苦了啊,回家买点好吃的,姐就不亲自送你俩回家了。”
见顾尘没搭话,张嘉悦朝着顾尘脑袋拍了一巴掌,“跟你说话听没听见。”
“哎呀,知道了,姐,真是,下狠手啊!”顾尘揉揉脑袋。
“姐姐也注意休息。”周楠马上十分乖巧的回答,将手里的红包交给顾尘。
张嘉悦从顾尘的手里又将红包抢了回来,扔回到周楠手中。
“红包你拿着。”张嘉悦命令道。
“这,不好吧。”
“嘿,小周楠,平时性格挺大大咧咧的,这怎么拿个钱还矫情上了,有什么不好,早晚不都是你管钱。”
听张嘉悦说完,周楠老脸一红,顿时语塞。
“行了,快走吧,到家打电话啊。”说完,张嘉悦砰的一声将车门关好。
张嘉悦给周楠说的心里小鹿乱撞,虽然这是周楠心里的想法,但这是心底的想法,被张嘉悦一语戳破,多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怎么回事,平时嘻嘻哈哈的周楠现在都不敢主动和顾尘说话,只是规规矩矩的盯着窗外看风景。顾尘的状态比起周楠,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在学校没这种感觉,现在和周楠在一起,突然就紧张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车里十分安静,尤其是张嘉悦的车隔音好,几乎听不到风噪,司机以为俩人都睡着了,看看后视镜,发现这俩人眼睛瞪得一个比一个大,但就是不说话。
司机师傅也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这种情况,他必须要作为一个中间人来打破尴尬的氛围。
“那个,状元同学,你这要是放在古代也算是衣锦还乡,此时是不是应该赋诗一首?”
“啊?”顾尘听司机说让自己做首诗,当真了,说“我是理科生,不会写诗。”
司机大哥哈哈大笑,说:“状元就是幽默啊,也是,古代也没有理科状元。”
周楠也是没忍住,跟着一起傻乐。
尽管周楠乐的毫无形象可言,顾尘却觉得周楠开心的样子就像晴朗天空中的一朵棉花糖,飘进顾尘的心里。
本科线没多久也正式公布,和学校预计的差不多,周楠读一个二本学校肯定是没问题,但是选择哪家学校,报什么专业,这就需要权衡一下利弊。
根据综合选择,东山省的三所大学比较符合,省内的学校在本省的招生名额比较多,分数线也会更低。外省的几所学校和本省的三所大学实力水平差不多,但分数要高不少。周楠要是报本省学校,肯定是不能和顾尘在一个城市上学,东山省没有与空军联合培养的大学,周楠打算报外省的学校,离顾尘还能近一点,但是只能报综合水平比较一般的本科学校。顾尘并不赞同,如果考外省综合水平一般的大学,周楠的512分绝对稳上,但三年的付出,考的这么高的分数岂不是白考了。
在顾尘的建议下,周楠二本院校选择了省内的三所排名前十的学校,其中,有一所师范大学。周楠对自己报这所师范大学表示怀疑,自己一个小学、初中都考班级倒数的后进分子,要去给别人当老师吗?哪位家长敢把孩子交给她?顾尘则表示反对,现在的周楠是后进变先进,是一个正面的成功案例,凭这一点,周楠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广大的在校学生。
报考是一件大事,虽然顾尘已经给周楠指了条明路,但学校老师的意见也要参考一下。校长刘峰特意邀请顾尘、高小磊、李月、廉冬冬以及十几名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请全校最有报考经验的几位老师帮助大家填报志愿。
李月是北宁一中的文科第一,总分637,在全省排22名,她的成绩,全国前十的学校都是可以考虑的,李月却已经选好了学校,东山省师范大学,和周楠报考的学校一样。现在家里通了高铁,交通方便,赶上周末没课,坐车两个半小时就能到家。
在旁边的高小磊也表示自己已经选好学校,班主任封姜,也是何时了现在的女朋友,义正言辞的对高小磊一顿批评:“文综考试都开考五分钟才到考点,还不慌不忙的迈着四方步哼着小曲儿边走边看风景,最后的英语考试,听听力能听睡着了,你以为是在家听广播呢?要不是监考老师及时给你叫醒,英语你就交白卷吧你。”
“也不能怨我,英语实在是太简单,越做越困。”高小磊给出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释。
高小磊全校第二,总分625分,考一个一本学校也是没有问题。
见大家讨论的比较热烈,刘峰控制了一下局势,先是表扬了顾尘,虽然因为没有竞赛等政策加分,原本理科第一变成了第三,但依然是学校的骄傲。刘校长马上要退休了,对自己任期内能不能考出一名省状元,也不在执着。他嘱咐同学们,高考只是人生这本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它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往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从这本教材中学习很多不同的知识,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有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莫要虚度大好年华。
报志愿就是同学们又一次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周楠听从顾尘的建议,将东山省师范大学作为首选,李月说的对,现在交通发达,周末坐飞机哪都能去。顾尘回家拿着老师给的报考建议,选择的三所学校和专业都是全国排名第一的,万一顾尘提前批没有被军校录取,这三所学校去哪一个都可以。
打开电脑,登录报考系统,顾尘选择了自己要报考的大学。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录取通知书,何时了怂恿高小磊拉拢李月,让李月到他的补课学校当老师,高小磊果断拒绝,何时了又分析厉害关系,苦苦哀求,说这可能是自己的培训学校最后一个假期补习班,准备这个假期结束,就将自己的培训学校关门大吉,何时了也分析一下未来的形势,自己应该转型到其它行业。
没办法,毕竟是自己亲舅,该帮的时候还是得帮一把。高小磊和李月的关系还不错,李月欣然同意高小磊的邀请。李月去当补课老师,周楠也想去凑凑热闹,毕竟以后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提前适应一下身份。
以周楠目前的水平去补课班应聘兼职的补课老师肯定是不会被录取,所以,她以顾尘没考第一为理由,让顾尘去应聘补课老师,然后自己作为顾尘的助教,跟着混进去。何时了听说顾尘来应聘,简直是喜出望外,但他高兴早了,顾尘应聘后的第二天,余泽生也来应聘兼职补课老师,而且,在同一天,自己的小外甥吴桐竟然也同意来自己的培训学校当补课老师,全省理科前三名,来给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补课机构当老师,何时了觉得圆满了,就算现在关门大吉也没什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