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漂亮女生
桌子上面?林西西总算总算是回过神来,不可能,他在昨天晚上看完这张纸之后,是塞在枕头底下的,今天早上醒来也并没有想起这张地图的事情,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拿出来过,为什么会在客厅的桌子上?
虽然满心的不解,但是林西西还是没有再追问,他只是抬眼看向了女孩,问道,“你是谁?你为什么会在这个村子里。”
实在是这个村子里,突然出现这样一个亮眼的女孩儿,挺奇怪的。至少在林西西到了这两天中,所见到的不是年迈的老人,就是中年的妇女,小孩都几乎没有见到过,更别说一个这样漂亮的女生。
“我的爷爷就是杨村长呀,我是昨天才回来的,昨天爷爷把我叫回来,说是村子里,有个人需要帮忙,所以我就回来啦。”
原来是老村长的老村长的孙女,但是她是一个女生,尽管是一个年轻人,但是也帮不到什么忙,为什么村长会让她回来,村长又知道些什么?
“你还没有说这张这张图到底是不是你的呢?”
小姑娘又开口了,她望向林西西,林西西只好说,“是,这是我祖父留给我的一张图,说是要在凤凰岭上找到这样一棵树,但是我昨天上山找了一天,也并没有发现山上有这样如此巨大的一棵槐树。”
“你找不到才是对的呢,在20年前,这个山上燃过一场大火,几乎把这山都烧秃了。
我听我父母说的,当时我还很小,几乎没有任何记忆,但是好像记得是有那么一年,整个村子都是慌乱的,很多人出去了就没有再回来过。”
女孩像是陷入了回忆,暗自说了这几句话,然后又问道,“为什么要找那棵老槐树呢?是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是我祖父之前留下来的一个东西,说是他父亲留下来的遗物,他小时候贪玩,就埋在那儿。
之前曾跟我提到过,说想让我回趟村子,把那遗物给带回去,但是直到他老人家临终,我也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前段时间祖父托梦给我说十分想要得到那个东西,我就想找到然后再烧给他。”
林西西半真半假的说道,实在也不知道那老槐树下到底买的是什么,他也并不好告诉这个姑娘,他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既然地图已经被发现了,那索性他就出门去问问。况且,又是20年前。这20年前,这个村子究竟发生了什么,按理来说也不会和祖父有关系了,祖父可是在30年前离开了这个村子。
并且照这个小姑娘说,20年前的一场大火,将凤凰岭烧得精光,那那棵老槐树,到底去哪儿了?
再大的火,也总会留下一丝痕迹。林西西不知不觉间把他心里所想的说了出来,就听那女孩儿回答道:
“还不是因为我爷爷,我爷爷在那场大火之前就已经是村里的村长,但是大火将将很多人家赖以生存的林子烧得一干二净,所以爷爷就带着村民们一起在这山上种下了新的树,才让这树林恢复的这么快。“
少女颇有些自豪,也是按照现在的村长来说,能够在20年的时间将这林子恢复的,好像没有发生过任何灾难一样,也算是德高望重了。
“对了,你现在吃早饭了没?要不要去我家吃个饭,我看你这也没有什么东西,看起来什么吃的都没有,我昨天晚上才到,一大早就跑出来了,现在可是肚子饿极了。”
少女说起话来有些娇嗔,然后扬扬手中的地图,说道:“快点走吧,你现在还有什么事情吗?”
林西西摇了摇头,从少女的手中接过那张地图,折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说道:“走吧,去你家。”
在去老村长家的路上,林西西和那个少女交谈起来,原来少女名叫。杨雨菲和林西西差不多大,现在正在省城念大学,念的专业就像大多数女孩子会选择的一样,汉语言专业。
两个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雨菲告诉林西西,为什么会被叫回来帮忙?那是因为,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几乎都记得清清楚楚。
林西西突然问了一句,“那你,看过怪异杂谈这本书吗?”
是的,是昨天那个老人家拿出来的那本书。因为书的名字太过于奇怪,说的内容也太过让人惊骇,所以林西西一眼就记在心里,现在拿出来问,也不过是想到刚刚那个女孩儿介绍说自己过目不忘,才想问问这本书她到底看没看过?
少女想了一下,说道,“这个我倒是没有看过,但是这本书我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也不知道,是在什么软件或者是哪个地方。
哦,对了,我好像在爷爷书房的柜子底下曾见过这本书,藏的可严了,当时我没有拿出来看,过两天再去找就找不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爷爷把他借出去了。你要是想看,回头我就问爷爷。”
林西西摇摇头,“没关系的,我只是听说过有这样一本书,突然有点兴趣罢了,并不是非要看。”
这说着,大概也走了半个多小时,顺着崎岖的山路,才到了村长家,这是前天来过的,也是一座独栋的小楼,但是相比于,别的贴满了瓷砖的小洋楼,这种楼可算是挺朴素的了。
“你也别见笑,我爷爷他一辈子住在这样的楼里。我父亲曾一直劝我爷爷辞掉这村长的职务,跟着我们家去省城里住,但是爷爷一直说他念旧他不想。
奶奶也去世太多年了,爷爷一个人住在这儿,让我太不放心,所以我会时常回来看看他。这两天,我课少,所以就回来了。你要是真的想找那棵大槐树,我记得爷爷家好像有凤凰岭的一张20年前的地图,不知道被爷爷收在哪儿了。
回头我给你找找,找到之后,到时候我们顺着那张地图去找,说不定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