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下大势
赵虎单膝跪地,声音坚定:“大哥!我定不辜负你的期望!必把战兵司练成一把锋利的刀刃。”
“赵启!”赵炳的目光中带着几分笑意:“你生性勇猛好战,让你留守亲兵司,怕是要闷出病来。
如今,骑兵司虽只有八十骑,但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定能将其发展壮大。这骑兵司就交给你了!”
赵启激动得摩拳擦掌,大声说道:“还是大哥懂我!让我守营寨,简直是折磨!
只有在战场上率领骑兵冲锋陷阵,才是我的归宿!没马不要紧,我发誓,定要把骑兵司扩编成,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骑!”
“曹豹!”赵炳神色严肃起来:“新兵司事务繁杂,既要招募新兵,又要负责训练,还要处理各种琐碎事务。
本将军知道你看似鲁莽,实则心思细腻。这新兵司,本将军决定交给你来管理,希望你不要让本将军失望。”
曹豹胸脯一挺,声音洪亮:“大哥如此信任我,我定当全力以赴!保证把新兵司管理得妥妥当当,为大军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兵员!”
最后,赵炳看向陆山:“陆山,自你加入义军以来,每逢战事,都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我身边。
你虽不善统兵,但忠心可嘉,我都看在眼里。这亲兵司,就由你来负责。
先组建一个千户的兵力,首要任务,就是确保中军的安全!”
陆山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大将军,您放心!俺别的本事没有,守护您的安全,俺一定尽心尽力!”
赵炳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吩咐:“老二,你尽快统计此战的升迁名单。各营若是有缺员,就去找阿豹,让新兵司补充。
老四,骑兵司目前先维持现状,等马匹筹备充足了,再进行扩充。大家都清楚了吗?”
众人齐声回应:“清楚了!”
赵炳大手一挥,下令道:“那你们即刻去办!传达军制改革的事情,通知全体将士,半个时辰后到营地中央集合,本将军要发放此次的赏赐!”
众人齐声领命,鱼贯退出大帐。唯有李岩被赵炳单独留下。
赵启走到帐门口,突然想起一事,又折返回来,问道:“大哥,那镇子里的三大家族,咱们还打不打?”
赵炳沉思片刻,转头对李陪仁说道:“李长吏,你带几个人去三大家族走一趟。传达我的意思,让他们拿出诚意来。
如何处置,全权交由你负责。但有一点,切莫让本将军失望。若是他们不识好歹......”
赵炳眼神一冷,“那就让他们知道,得罪咱们义军的下场!”
李陪仁连忙躬身应道:“小人遵命!定不辱使命!”说完,匆匆退去。
待帐中只剩二人,赵炳上前一步,握住李岩的手,诚恳道:
“今日之事,多亏李先生鼎力相助。若不是你出面,这军制改革之事,怕是难以顺利推行。”
“将军过誉了。”李岩谦逊地笑了笑:“这本就是将军的谋划,在下不过是代为传达罢了。”
赵炳神色一肃,松开手,背着手在帐中踱步片刻,而后停下,目光坚定地看向李岩:
“李先生,我一直想听听你的高见。依你之见,当今天下局势如何?”
李岩心中明白,这是想让他认主,真心投靠。
不过李岩也就是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自庆太祖宋江于梁山泊起义,推翻宋朝,建立大庆朝,至今已历经十五帝,二百三十年。
如今的大庆朝廷,内有徐嵩为首的徐党把持朝政长达二十余载,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外有鞑靼部落屡屡犯边,烧杀抢掠,南边倭寇又时常骚扰海疆,百姓苦不堪言。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流民四起,时常聚众劫掠。
然而,大庆朝廷根基犹在。
京营坐拥二十万精锐士兵,枕戈待旦;北方有李成梁率领三万关宁铁骑,镇守边关;南方俞大猷、戚继光两位大将,麾下数万将士,抗击倭寇。
各地巡检司、卫所的士卒加起来,总数约有百万之众。
如今的朝廷,虽已显露出衰败之象,但底蕴尚存,远未到大厦将倾的地步。
大将军此番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依在下看来,恐怕会成为如汉末黄巾起义那样,只是为王前驱。
大庆天下祸亡于将军,但要取而代之何其难也。
日后必有真龙再现,行那蟒雀吞龙之举,再造环宇……“
赵炳听着,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不等李岩说完,便开口反驳:
“李先生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在我看来,这些都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的大旱,看似是灾难,实则是我军崛起的良机。
这四省流民何止千万?他们走投无路,正是我军招募兵员的最佳对象。
只要有了人,我军哪怕一时受挫,凭借本将军的声望,也能迅速东山再起!
再者,京师所依赖的漕运,便是大庆朝廷的一大软肋。
倘若我军能进军山东,截断运河,不出十天半月,京师就会陷入缺粮的困境。
到那时,京营的二十万大军,北方的三万关宁铁骑,非但无法护佑朝廷,反而会因缺粮而内乱,成为大庆朝廷的催命符。
还有运河之上的百万漕工,那可都是身强力壮的劳力,稍加训练,便能成为百万雄兵。
若能将他们争取过来,我军何愁不强大?
至于李先生所说的天下卫所?
如今的卫所兵,早已不是开国之初那般骁勇善战,不过是徒有其名罢了!
最后,当今嘉靖皇帝,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在全国各地大肆修建道馆,耗费巨额钱财。
这不仅使得国库空虚,也让天下百姓更加迷信。
此时,若我们在民间散布谣言,制造舆论,大庆将亡的说法,很快就会深入人心!
大庆朝廷的弱点,数不胜数。
我军率先起义,占尽先机。只要我们内部团结一心,管理得当,何愁不能夺得天下?
先生,你觉得我这番分析如何?不知可愿与本将军携手,共创一番新天地。
届时公侯万代,与国同休!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