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储君

第73章 黛玉生日

红楼储君 观屾 2548 2025-06-14 15:21

  却说凤姐儿被唤到贾母院时,老太太正拉着黛玉的手,同王夫人、邢夫人说话。

  至于迎春、惜春、探春等姑娘们,自是围在了左右,一边陪着老太太,一边小声嘀咕着什么。

  唯独不见了大脸宝。

  原是一大早,于李贵、茗烟、扫红、锄药、墨雨等小厮书童护送下,去了宗学。

  便是昨儿,政老爷突击检查功课,这宝二爷一个也答不上来,挨了好一会儿的打。直到老太太出面,这才停了下来。

  尽管宝玉愚顽怕读文章,但要不想被揍死,哪里还敢翘课赖在家里面?

  暖阁里,几人正聊得火热,一道话声就当先从门外响起。

  “老祖宗可是又想我了?您老人家这一声唤,我连衣裳都来不及换好,就马不停蹄地赶着来了!”

  贾母倚于榻上,朝向门外位置,招了招手,笑骂道:“你们都瞧瞧,这猴儿,又在耍贫嘴了!还不快进来!”

  等到凤姐儿迈入,贾母就看着外孙女,苍老眸子里,尽是疼惜,说道:“过两天了,就是花朝节,恰是我家玉儿的生辰。”

  “咱们不学外头,大操大办什么的,只邀一众家里的女眷们,于府里摆个小宴。好生聚一聚,顺带给我心肝宝贝,庆个生儿。”

  “凤丫头,这事儿嘛,就由你亲自去办,瞧着备上几桌精致点心,再去挑些应景的花花草草,像兰蕙之类,装点下后宅。至于戏曲就不必了,这孩子喜静,免得太过吵吵……”

  王熙凤听罢,那双丹凤眼一转,瞥了眼蹙眉的林家姑娘,笑吟吟道:“老祖宗放心就是!”

  “我早听说,林妹妹的生儿,同花朝节是一天,因此连茶点单子都拟好了。您且听听看,哪里有不对的,孙媳妇儿这就改正。”

  “首先有苏州的松子粽子糖,扬州的山楂糕,这些全是江南口味。到时候,再让厨子去蒸上一笼百花糕,顺带取个好彩头……”

  “另外,大半个月前,我亲去了一趟绸缎庄,给林妹妹的衣服料子,也都备好了。且是月白绫子绣折枝梅,清新雅气,穿上去了,一点也不扎眼。”

  凤姐儿这一连串的甜言蜜语,直使得贾母笑意浓郁,连那些皱纹都消失不见了,连连说着好。

  反倒是旁边不远处,几个女眷虽带着笑容,心里却是思绪万千。

  比如王夫人手里捻着佛珠,扫了眼这侄女,默自哼了声“马屁精”。邢夫人则是撇了撇嘴,有些抱怨的想到“外孙女似是比孙女还亲,其他几个姑娘,怎不见这般上心”……

  唯独探春等姑娘们,年纪尚小,并不知那些尔虞我诈。听了花朝节有聚会,皆有些欢天喜地。

  而黛玉心念通透,也敏锐察觉到了国公府里的舅妈等人,面色有些不对。

  正待说些什么,就见老太太看向四周,最后盯着外孙女,有意道:“好啦!那就这样定下来了,一切交给凤丫头去办!玉儿是自家人,无需客套什么,凡事都有外祖母在呢……”

  将这一切吩咐下去,还没有继续聊上几句,就见周瑞家的,又快步走了进来。

  她当着史太君,及几位太太姑娘们的面,行了一礼:“老太太容禀,肃王府的世子爷,刚让管事送来了礼单,上面写着‘恭贺林姑娘芳辰’。”

  闻言,凤姐儿眼珠转动,当先笑道:“老祖宗您瞧瞧,世子爷也是上心的很,这礼数是丝毫没落下……”

  贾母见状,接过礼单一瞧,见不甚贵重。

  又如凤辣子所言,乃是一片心意,遂略一思量,便让留了下来。

  倒是黛玉,心里有些好奇,那前番见过面的朱家表哥,又是送了什么礼物。

  只是这般收下,欠的人情又多了……

  但见外祖母已拿了主意,她便不再作声。

  ……

  同一时间。

  城南,撸串社里。

  适逢休沐,朱仲安与冯紫英、史宗朝等友人,亦在聚会。

  而堂弟朱仲良,近些天里,由于往青楼被六爷发现,时下又得了一月禁足。

  宴至中间。

  寻着机会,将过去几月,一些码头等各方投资收益,明着相告了一番。

  众人感赞之余,聊起了近一月各自所为。

  朱仲安自不多说,主动提及天工局,言明将来的一些愿景,弄得几人希冀满满。

  而冯紫英等人,自去岁冬,得了新差事后,一直忙的脚不着地,多有诉苦感慨。

  须臾,刘修远啃了口烤串,忽得抬眸说道:“世子爷写的《三侠五义》,而今可是传遍了各府,听说还有最后三卷,不知真假?莫非要等着年中发售?”

  再度聊起了话本小说,一众勋贵子弟们,又来了兴致,目光灼灼的看了过来。

  朱仲安放下茶杯,淡淡笑道:“诸位勿要担心,想来也要不了那么久,再有两月,剩余几卷,就会一起印刷售卖。到时候,定会第一时间送入各府里!”

  常德胜擦了下油嘴,抚掌间,朗声大笑道:“那敢情好!不瞒世子爷,我那些于宫门里,当差的一众同僚们,于此书也是喜欢的很。到时候若能当先一睹内容,咱这不是颇有面子吗?”

  “哈哈哈!”

  这一番话下来,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朱仲安见状,略一思忖,笑道:“既然如此,自不能落了常兄的威风。这样罢,需要多少册,赠予同僚友人,便提告诉我,这些也都算在我头上。”

  言及此,他又一扫冯紫英等朋友,补充了一句:“诸位也是……”

  但见肃王世子,豪情万丈,乐观大方。

  在场的几人,无不拱手道:“那就多谢世子爷了!”

  朱仲安伸手虚扶,洒脱道:“诸位看得起我,又是朋友,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何需这般见外?”

  这番话落,气氛正是热烈之际,临近的街道上,突然传来喊杀声。

  “有鞑子奸细!杀了他们!”

  通过窗户,向外看去。

  正见五个留着辫子的青衣人,头上裹着的布,已然掉落下来。正手握长刀,于前面横冲直撞。

  其众身后跟着十几人,拿着刀剑不断咒骂。

  朱仲安视力很不错,当即注意到追杀的人里,有前番于码头上,见过一面的小头目!

  他不禁想起几月前,向侠门的交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