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此刀斩奸不斩义
呼延灼身后官军听他号令,疯狂扑向瓮城城门。
“簌簌”声响,瓮城之上的梁山飞虎军弓箭齐射,现在已经不需要准头,只要往下射,底下密密麻麻的官军,必定能射得中人。
第一波攻下瓮城门的官兵被弓箭射杀殆尽。
“呼延将军,试试我的臭屁弹。”王伦一声大笑,“放弹。”
便有数十名士兵上前,手里捧着一个瓦罐,黑糊糊的,留着长长的引线。
另有数十名士兵上前点燃引线,嗤嗤嗤响,引线快速燃了起来。
见此情景,呼延灼骇得浑身冰凉,当初王伦正是以轰天雷炸得他的重甲铁骑人仰马翻,现在在瓮城之中地域更狭窄,这数十轰天雷炸下来,自己这些兵马哪里还有命在。
他立即大叫道:“王伦,你莫妄造杀孽。”
王伦哈哈大笑,那数十个瓦罐在他的大笑声中,被军士扔了下去,落在地上,发出细微“砰”的一声,却不是轰天雷,没有造成巨大的爆炸。
呼延灼一愣之间,却见那瓦罐爆炸之后忽然爆出浓烟,呛得士兵们咳嗽不止,目不视物,双目瞬间流泪。
官军更是乱成一团,纷纷往城外逃去。
而他六千名士兵太多,城门外的不知道里面的情况,正在往里进,里面的不要命般往外冲,两边官军挤成一团。
呼延灼也很快就看不见,双目辣痛,泪流不止,身子不住发抖,原来自己竟如此平庸,再一次中计了。
而这一计实在太简单,任何一个读过三国的人都不会中计。
王伦忽然一愣,《三国演义》写于明朝,这时候的人虽然读《三国志》,对这一段却没有太多的记载,也难怪呼延灼不知这个故事。
王伦完完全全复制了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现在变成了王伦打杨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呼延灼后悔不已,听见周围纷乱的声音,一声长叹,举起右手钢鞭就往自己头顶砸去。
前一次也是中了王伦十分简单的计策,他重甲铁骑全军覆没。
此次这六千兵马因为自己的大意,又哪里还能存活。
他心如死灰,只想去死。
站在城墙之上的梁山众人透过浓烟看见了呼延灼,隐约见他竟要自杀,王伦连忙道:“快,谁能救他。”
花荣抬手,看似随意一箭,破空声响,“当”一声将呼延灼的钢鞭击歪,而箭矢也擦着他额头飞过,头上多了一道伤口,顿时鲜血淋漓。
他一呆,便听见王伦大叫道:“呼延将军已经投降了,诸位将士,何苦还要拼命,快放下武器。”
纷乱之中,士兵们也不知道呼延灼是不是真的投降了,都愣了一下。
却没听见呼延灼的声音,既然不说话,那么呼延灼想必的确是降了,士兵们便纷纷放下武器。
王伦命人打开了瓮城大门,收缴兵器,将官兵们引进城。
城内早已命人准备了数十大桶清水,杨志骑在马上,高声指挥着官军们用清水清洗眼睛。
宋朝其实已经有了烟雾弹,只是用处尚少,诸如烟球,内里是黄蒿和火药,外面糊上纸,用麻绳固定,最后再用融化的松脂涂抹包裹,抛射出去后,形成大量的浓烟。
除了烟雾弹,宋朝已经有了毒气弹、粪咆弹,做法类似。
这里用的烟雾弹,也是王伦根据宋朝的烟雾弹加以改制,里面额外加了巴豆粉末,巴豆燃烧之后产生的气体会有辣味,能起到刺激眼睛的作用。
此时呼延灼领军进入到了瓮城,空间狭小,人群拥挤,用这类烟雾弹效果显著。
也果然如此,烟雾弹一下,官军便任人宰割了,只要王伦狠心,这些官军便是全部被杀也不难。
王伦笑盈盈将呼延灼拉上了城头,笑道:“呼延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自寻短见。你看看,我们这群人哪个没有受过苦,哪个没有遭过难,谁在寻死觅活的了?”
呼延灼惭愧的低头,不想说话。
“留着有用之躯,咱们以后还要守护大宋土地,保护大宋人民。”
呼延灼一听这话,顿时抬起头来:“你......想要招安?”
周围众头领也纷纷看向王伦,众人表情各异,有的微微有些恼怒,有些则露出激动之色。
王伦不动声色将周围表情收在眼里,笑道:“呼延将军,各位兄弟,我想你们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问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是一直当土匪?是造反起义自己称王?是接受朝廷招安?”
他目光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武松身上。
武松怒哼一声,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王伦哈哈一笑,道:“正是,招甚鸟安!”
他伸手拔出武松腰间的长刀,一刀斩在城头上,刀锋嵌入,沉声道:“此刀斩奸不斩义,此身守国不守君。”
声音远远传开,众人都陷入沉默。
更沉默的,则是远处的县令时文彬,他看着王伦,良久不语。
“吴用,你将我说的话刊在明日的《江湖日报》上,传扬天下。”
王伦吩咐吴用,继续道:“前些日子我曾和呼延将军在济州城外饮酒,定下三擒之约,当时我说过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大宋是人民的大宋,不是赵宋官家的大宋。”
他目光扫视周围头领,提高了声音:“我们梁山好汉,要忠的是大宋江山,要护的是大宋百姓,而不是那赵宋官家。君无道,我王伦就替天行道,人无道,我王伦就行侠仗义。”
他看向呼延灼,道:“这,就是我王伦给你的答案。”
呼延灼面上表情变化,良久,忽然一声叹气,拜倒在地:“呼延灼便待汝为兄,终身侍奉左右,唯愿兄长初心不改,大宋百姓安居乐业。”
王伦大喜,连忙扶起呼延灼,道:“呼延言重了,我不需你侍奉,只要我们兄弟携手,不忘初心,定能造就一番大业,定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短短八个字,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为此折腰,又有多少将士为了这句话化成白骨。
而这未必是王伦真正的心愿,他如今的理想还没有到这个高度,他也只是普通人。
但这句话说出口,王伦心神激荡,隐隐间感觉自己似乎当真找到了方向。
众头领站在济州城头,望着静夜里的济州城。
这场战打得很精彩,却又没有那么激烈,城中百姓依旧熟睡,没有谁发现城头的变化。
静夜无声,微风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