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灵异悬疑 致命缉凶

第2338章 朋友

致命缉凶 黄粱 2225 2025-08-29 14:16

  即便黄文是零点之后从公园出发,如果是搭乘交通工具,从北海公园到案发的那栋位于郊区的别墅,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钟头,正常开车行驶只需要30~40分钟,还是开得慢的,如果开快车,20分钟足够。

  根据公布在网络中的信息,侯伟可以基本确定在案发当天以及前几天,死者冯剑锋没来过北海公园。冯剑锋虽然几年前就已经宣布退休,但他的日程安排相当紧凑,作为半个公众人物,想要查明冯剑锋的行动轨迹不要太简单。

  这群网友费尽心力,想要找出黄文与死者冯剑锋之间的关联,试图找到一个能说服他们自己的理由,来解释这场残忍的处决。

  只可惜网友们的努力最终还是付诸东流,即便拿放大镜去深挖每一处细节,甚至有人闲得将网络上死者冯剑锋公开的图片喂给AI,让他们寻找其中是否有出现过黄文的面孔。结论都是没有。

  这两人身份、地位差距巨大,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同一片天空下,但没有丝毫交集。即便是黄文的人生还在上升期的日子,他也没和冯剑锋有任何可能存在的交集。

  网友们只好不情愿的接受这只是一场没有恩怨纠葛的抢劫杀人,没那么多狗血的剧情可供消遣,他们只能将愤怒发泄在黄文身上,埋怨这名大反派让他们如此扫兴,没让他们看到一出好戏。

  网友们脑补的跌宕起伏的剧情没能在现实世界中上演,但让侯伟倍感无语的是,案发才过去半个月,以这件事为蓝本的短剧却已经在短视频平台上热播!

  名字擦边、人设擦边,编剧明显是想借题发挥,把中老年妇女包括一些男性喜欢看的狗血剧情全都揉进来,为不知真相的看客们提供充满爆点、令他们血脉喷张的狗血剧情。

  喷涌而出的欲望与对富豪生活的意淫想象,令这部粗制滥造的短剧吸引了一大波流量。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是,在发布这部短剧的账号的简介一栏中写着一句话:本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这句话后面加的doge表情包,把讽刺意味拉到顶点。

  这部剧给出的黄文杀害冯剑锋的理由非常可笑,竟然说冯剑锋是为了霸占黄文的前妻!暗中使尽阴谋诡计,让黄文的事业生活跌入谷底,沦落至流浪汉。黄文无意中得知了真相,遂找了几名同样流浪的人,几名流浪汉杀到为富不仁的冯剑锋的家中,将这名虚伪的富豪杀害。

  这部短剧甚至暗示这几名歹徒在杀害冯剑锋后,对冯剑锋的妻子实施了侵犯。可谓是无耻至极。

  侯伟不知道冯剑锋的亲人们知不知道这部短剧,八成应该是知道了,但选择视而不见是理智的处置方式。这时候跳出来指责拍摄短剧的相关方,只会给对方增加热度,等风头平息了再秋后算账也不迟。

  忙碌了一整天,侯伟还是一无所获,临近傍晚,他离开了过于吵闹的北海公园,去了昨天没去过的一座小区。这是北海公园附近档次最低的小区,由于建造时间在本世纪初,小区虽然经过了几轮改造修建,但仍旧是一片死气沉沉的衰败像。不过也正得益于此,附近的流浪汉们才能自由进出这座小区,干些拾荒的营生。

  傍晚时分,小区内还算热闹,只不过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看起来都很寒酸。路旁放着的脏兮兮的垃圾桶不知被多少人翻过,不值钱的垃圾散落在垃圾桶四周。一只矫健的猫行走在不远处的一栋居民楼的楼顶,也不知道是怎么上去的。

  侯伟找到了这座老小区的广场,和在广场上打发时间的老人们闲聊,设法打听黄文的情况。

  有几位老人认出了黄文,说黄文经常会在小区里闲逛,有时是来捡废品的。不过有一位老人看到过黄文与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对话的画面。

  这位老人说那应该是个学生,因为还背着双肩背包,这番话让侯伟想起了昨天在公园中那名清洁工描述的一件小事:说是他看见过在北海公园里,黄文与一个用电脑的大学生相谈甚欢。

  难不成那名大学生就住在这座小区?这一想法冒出来后令侯伟非常兴奋,逻辑上完全说得通,因为住在附近,所以才会去北海公园打发时间;因为是没毕业或刚毕业的学生,所以才会住在这种老小区,八成是外地来的,看中这座小区的租金相对便宜。

  如果这名学生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那黄文应该能跟他有共同语言。黄文虽然做人相当失败,但业务能力没得说。

  如果能找到这名年轻人的话,应该能掌握更多与黄文有关的信息,只可惜只知道大致年龄,在一座住着几万人的旧小区内想要找到一个人的具体住址,这无异于是大海捞针。况且公园的清洁工也说最近没见过那个年轻人,说不定已经毕业了、回老家了,或搬走了。

  该如何找到这人的下落呢?思来想去,侯伟也没想出能立竿见影的好法子,最终只能选择守株待兔,寄希望于那个背双肩背包的年轻人还住在这座老小区。

  去一间小超市买了点吃喝后,侯伟向店主打听了一番,随后赶去了小区的23号楼。他之所以要来这栋居民楼,原因很简单:这座小区主要的三个快递驿站分别位于23号楼、24号楼和19号楼。

  三家快递驿站彼此离得都不远,侯伟决定就在这里守株待兔。无论是独居还是与人一起生活,只要那个年轻人还住在这里,必然会来小区的快递驿站取快递。

  在大都市中生活,三样事逃不开:堵车、外卖和快递。既然没别的法子,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在快递驿站蹲守到那名年轻人。

  来到一处十字路口,站在这里刚好能观察到三家快递驿站的门口。侯伟只有一双眼睛,勉强也顾得过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