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宋终

第31章 这赵公子真能折腾人

水浒:宋终 怒更2000 3249 2025-04-08 10:00

  深夜,乌云蔽月,暗林如漆。

  二龙山,山寨之外。

  有三道黑影如若鬼魅一般,悄然融入浓稠暗色之中,踪迹难觅。

  倘若凝神细听,可以捕捉到一丝细微的异响。

  鲁智深手中紧握铁锨,一下接一下,收力挖土。

  这体力活对他而言,反不算什么。

  只是不能吟诗,这可把他憋坏了,只觉嘴巴都快淡出鸟来,心里直犯嘀咕,这可太折磨人了。

  忽地。

  一阵马蹄声在山下传来,三人顿时如座石人,纹丝不动。

  因周遭环境实在过于昏暗,目力所及,难以看清任何状况。

  按照事先安排。

  一人大粗,一人路痴,遇到突发状况,唯有林冲能行动。

  林冲悄无声息移动到一处便于观察的位置,眯起双眼看去,面色陡然瞬变。

  只见五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在官兵的护送下缓缓驶进寨内。

  从车内不时发出的铿锵之声,似乎是铁甲刀具相互碰撞发出的声响。

  林冲暗忖。

  韩先生曾言贼寇与青州大有可能暗中勾结,没想到竟是到了这无视王法的地步。

  竟敢公然送武器装备给贼寇?!

  这般行径,要是让朝廷知晓,纵使是权势滔天的高太尉,怕也难以保全。

  多时。

  马车卸完货离去后,林冲正准备回去挖土时,离有十丈近的一处草丛,有一人鬼鬼祟祟从里面钻出,心中大惊。

  竟然没察觉有人存在,这是位高手!

  只要稍有被他发现的迹象,便立刻动手速取他的性命,这一战或是恶战。

  然而听到那人碎言。

  “那大汉瞧不起人,我就去投靠二龙山,当个令你闻风丧胆的贼寇!”

  这声音林冲颇为耳熟,稍一思索,听出这人是昨夜被杨兄当场抓获的‘恶鬼’,好像是叫老五。

  老五来到寨门前,扯着嗓门大声自荐,却被里头的贼寇一阵嘲笑。

  “你这瘦不拉几的,怕是连朴刀都拿不稳,还想进二龙山?赶紧回去洗洗睡吧。”

  “你...好好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老五一边叫囔,一边闪身躲过贼寇丢过来的石子,悻悻而逃。

  经过林冲藏身之处时,他满脸愤愤之色,低声嘟囔。

  “狗眼看人低,等我召集帮兄弟占山为王,第一个就是灭了这小小二龙山!”

  林冲听了只觉好笑,随后悄然回到原位挖土。

  时至寅时,三条暗道挖好。

  林冲三人不敢有丝毫耽搁,火速回镇,把看到的情况告知韩安。

  “慕容复性子谨慎,为何会资助贼寇。”

  韩安来回踱步,口出一言后坐下,陷入深思。

  想必他不敢,应是同伙。

  虽不知为何要这样做,但此时他必然惶惶不可终日。

  若能设法解他窘迫,日后谈判能占据莫大的优势。

  就是不知接下来,二龙山会有怎样的动向。

  毕竟这批装备,能够实现的事实在太多了。

  韩安把决定再思索权衡一番,而后慢说。

  “二龙山得此武备,不可再攻。林兄与智深过去潜伏,若是他们举贼出寨,就趁机进寨点火。再埋伏路边,等他们归来之时,能杀多少就多少。”

  杨志手握大刀,面露疑惑,问道:“主公,那小人呢?”

  “买菜给大嫂做饭。”

  “这...”

  韩安收回玩笑,解释:“看家护院。”

  林冲鲁智深准备好数日干粮,朝二龙山出发。

  ..........

  青州官府,后堂之内。

  一身着绿色圆领襕袍的中年男子,面色憔悴端坐在主座。

  他眼神迷离,对桌上寥寥公文全然无心审阅。

  “这赵公子,玩心实在太重,一上任就明目张胆送武备上二龙山。若是上面怪罪下来,我这身官服真要不保啊。”

  慕容复唉声叹气,叹了又叹。

  官场如战场,如履薄冰。

  即使选好阵营,但要是没有体现自身价值,只会落个棋子的可悲下场。

  这些年挣来的白银,几乎都花销在上下打理关系上,却不见多大成效。

  跟个无底洞似的,何时是个头啊。

  这时,敲门声响起。

  他闻声看去,脸上顿时挤出一抹热情笑容,急忙起身迎了过去。

  “赵公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要事?”

  “只是过了一日,大人看起来憔悴许多,所为何事烦心?”

  还不是给你闹的!

  慕容复暗自腹诽,可面上仍是笑吟吟,“昨夜失眠,多谢赵公子关心。”

  书生收回折扇,转身背手而立。

  “特来告诉大人一个不好的消息,昨夜清风寨遭贼寇暗中抢夺,丢失了一批武备。”

  你还算有点良心,这借口编得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暗念完,慕容复佯惊,“竟有此事,寨中可有伤亡?”

  “辛得大人平日教导有方,此次无一伤亡。”

  “这就好,这就好。赵公子还有何事,本官得去上报此事了。”

  书生侧首笑言:“大人最近可曾听闻‘满船清梦压星河’?”

  “当然,自传进青州,不到一日便人尽皆知。那首诗,当真绝妙无比啊。”

  “依这风格,大人猜猜是出自何人手中。”

  “这就不知了。诗中透着一股自由阔达之意,难不成是小东坡苏过所作?”

  苏过为苏轼第三子,人称小东坡,其诗风丰富多样,别具一格。

  其父去世后,他便辞官还乡,整理父辈遗稿,编撰文集。

  书生若有所思。

  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与苏学士的人生经历极为契合,说不定真的出自他手。

  但这诗却是从冶源镇传出,难道苏学士正在外游?

  书生稍稍想了些,便拱手告辞。

  “不才告退,大人这段时间请多多保重身体。”

  慕容复心里闪过一丝不详的预感,行礼说道:“赵公子有心。”

  目送书生离去的背影消失后,他瘫坐在交椅,左手不由自主按住闷燥心房。

  “多心了...一定是多心了...”

  就在这时,一道急促的声音骤然传来。

  “大人大人!赵知寨又没上报下官,私自带兵出去剿匪!”

  刘高慌慌张张跑进来,连门都忘了敲。

  慕容复摆摆手,皱眉道:“不是上报过了吗,清风寨有贼寇前来偷武备,他带兵去剿匪,这不是很合理吗?”

  “不是不是!”

  刘高气喘吁吁,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缓过气来,用力咽了口唾沫,再言。

  “那是上半夜的事。下半夜时,他带着全寨兵力去攻打桃花山和白虎山,还带回了四颗头颅!”

  慕容复心跳登时加速,犹如晴天霹雳下的疾风骤雨。

  “这四颗头颅是谁?!”

  “两山的头领。”

  “清风寨死伤如何?!”

  “无一伤亡。”

  慕容复长舒一气,不停快速抚揉着胸膛,差点给吓死。

  要是清风寨有个三长两短,那青州防线就会被迫开一个缺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就好,本官得给赵公子请功。”

  慕容复刚起身,刘高突然又冒出一句。

  “赵知寨跟我说,伤亡过半。”

  “那到底是无一伤亡,还是伤亡过半?!”慕容复大声质问,心又悬了起来。

  “大人,前实后虚。”

  “唉你这脑瓜怎就那么不灵光,知道了,下去吧。”

  慕容复打发走刘高,双指用力按着太阳穴,眉头紧皱。

  这赵公子,可这能折腾人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