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尔苏的思绪从过去回到现在,望着在他身边欢快奔跑着的人形,手中的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没有星光的夜,天空寂静而又深沉。
这片星球偶尔也会像今天这样,即便天气晴朗,完全感受不到天空的阴翳,也见不到星星所释放出的光芒。从古代文明的记录之上查阅到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围绕着星球的某种暗物质,正好运动到能够隔绝外部星光的位置上,最终导致这种奇怪现象的产生。
宁吉尔苏带着人形,来看望寄放于水箱之中安眠着的夏娃的躯体。
望着在水箱之中安详沉睡着的妹妹,他的心中满溢着愧疚之情。直到今天,想到半年之前的那个夜晚,想到那声响彻于星空之下的残叫,宁吉尔苏的心还是会隐隐作痛。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每天都会给妹妹的人形讲许多他们儿时的故事,试图唤起她的记忆。可是她似乎并不对自己过去的故事感兴趣,那种表现,就好像她一直都是一个,“旁观者”那样的感觉。这让宁吉尔苏非常失落,但他也不好意思去说什么。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时不时就会像现在这样,带着她来看望水箱中的妹妹。根据对过去机械文明技术的推演,以及他自己的构想,键所建立起来感应的力量,在两人接近的时候,应该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他锲而不舍的努力着,每天陪伴在人形的身边,逗她欢笑,陪她喜乐,他们一起在原野上嬉戏,累了就躺在草坪上仰望天空,在他们的身旁,耸立着一座孤单的高塔。自奏圣乐的机械们在塔的上方影影绰绰,倒也十分和谐安宁。到了傍晚时分,宁吉尔苏稍稍精通一些乐器,随手将一些破旧的电子零件组成一台手风琴,叮叮哒哒地唱了起来。
可是他越是花时间来陪伴她,她看起来却越发的忧郁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相比于刚开始的懵懂,现在的她,多少也了解了自己的状况。相比于从前,宁吉尔苏眼里的她变得更加乖巧了,不再如之前一般叛逆,只要是他提出要去哪,也不需要问她,她也一定会默默跟随。
她为水箱里“自己”的遗体,献上一束自己刚刚才在空地上采摘起来的白茶花。然后稍稍往后退了一步,回头望向宁吉尔苏。
宁吉尔苏看着她的眼睛,只觉得心中一阵酸楚。尽管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尽可能变着法的让她开心,可是她眼中的忧郁,却是一天天不受抑制地加深下去。尤其是最近几天内,讲到他们离开星辰之森后的冒险故事以后,她的身上所流露出的那种哀伤情绪,几乎已经可以望见实体。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能将原因归结于夏娃灵魂与机械身躯感应力的加强。而自己所讲的故事,加上看到自己过去的身体,以上种种都可能会使她产生共情,即便想不起过去在她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也会不由自主地被悲伤的情绪所浸染。
可能妹妹还对他未能及时赶到的事情耿耿于怀罢。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没能够陪伴她度过。
“最后再和她见一面吧。”宁吉尔苏走上前,站到人形身边的位置。
早在今天之前,他就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从今往后,不会再带妹妹来看过去的自己。其实他觉得自己早就该这么做了,虽然那些如花朵一般凋零的过去,对自己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回忆,但妹妹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也没必要强求什么,人,终究是要向前看的。
想到这里,他的手很自然地攀上她的肩膀,人形微微颤抖了一下,但还是像往常一样,乖巧地偎在他的怀抱当中。
“没有星柜的力量,即便通过感应的能力能够有所行动,你也终究还是不完整的……夏娃,相信哥哥!给哥哥一点时间,哥哥会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你。”宁吉尔苏温柔地抚摸着妹妹那一头柔顺的紫发,话音里满溢慈爱之情。
“我保证,那时的你,不仅能够恢复自己过去的记忆,能够自如的说话,甚至可以成为莉丝口中所说的那个神明。”宁吉尔苏的声音一字一顿,好似在陈述什么海誓山盟一般。
人形乖巧的依偎在他的身边,聆听着他的倾诉。但见她双眼紧闭,面皮与往常一般平静,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事情。
只要她愿意,没有人知道她自己会想什么东西。对人形而言,这副身躯为她带来的优势之一,那就是无论她的内心有多么大的波澜,也能够凭借她的机械外表,完美地掩饰住自己的心迹。
不为宁吉尔苏所知的角落里,人形很排斥夏娃这个名字。虽然宁吉尔苏跟她说了很多躺在水棺里属于过去那个“她”的故事,但她就是没有一点感觉。
她很乐意当他的妹妹,想要心安理得地获得属于他的那一份偏爱,可是她就是不愿意去做那个人的影子。
可是她与他相处越久,就越明白他的感情.他对自己的好,就只是出于弥补自己对过去他心里那个妹妹的愧疚之情,她在他的眼中从来就是那个过去幻影的映射……那既然这个方向走不通,她也只好去寻求“他眼中的那个过去”就是自己的证明。
为此,人形背着宁吉尔苏查阅了很多关于肉体与灵魂关系的资料,想要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就是她心中的那个夏娃,但却始终一无所获。她也曾想过就此不了了之,欺骗自己干脆就当他的妹妹算了,反正在他的眼里这根本就是一回事。
从上帝的角度来看,通过夏娃键能力的感召,方才得以能够行动的机械身躯内部,确实寄寓着一个灵魂。而这个灵魂并非是夏娃本身,而是一个全新的灵魂。
而关于灵魂存在的问题,古已有之,有的人认为形体诞生之时,灵魂就已经在里面存在,是一种类似于物质元素的东西;而有的人则认为,直到意识产生的那一刻,灵魂才算是正式的形成,而这样的灵魂被称为意识的集合体。
我认可星遗物之中灵魂的定义应当是属于唯物的派别,并且将灵魂寄托之处用一个虚无,不知时间流动的空间所代替。
但是她又不能,隐藏在她心中的情愫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她,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宁吉尔苏却不知道她的想法,夜已经深了,他稍稍嘱咐她几句,便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她挥手与他告别,插上门,回到那间充满电路的房间之中。站在水棺的旁边,静静地审视着躺在水棺中的夏娃。她下意识地摸一摸自己的脸,似乎是想要最后确认一遍,自己的脸,到底是不是与棺中的女子一致。
可她好像又突然想到了什么,手马上触电般地放下去了。
她又重新开始望着水棺中的夏娃发呆。
不需要宁吉尔苏提醒,她也知道这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她们所能见到的最后一面了。眼下通天塔的修建已经过半,为了能够更好地监督工程的实施,根据工程的进展,随时更改自奏圣乐们的建造程式,在早先一段时间,宁吉尔苏就已经离开星盾基地,在通天塔附近修建了一个临时的住所。而存放着夏娃遗体的水棺,通电所使用的设备异常繁复,自然不大可能随身带过去的。
最后再深入学习一次吧,从今往后,像这样的时间可能就会很少了。
寂静无人的深夜,原本已经停滞的光流忽然再次开始流淌。人形的眼中闪烁着莹白色的皎洁光芒,大量的知识随着数据回路,向江河汇流般涌入机界骑士的核心之中。
在不为宁吉尔苏所知的背后,她每天都在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机界骑士核心带给她的信息接受能力无可比拟,她早已翻看遍这个星球的过往,理解了这片星球的荣枯起落。这对于一个高科技机械来讲并不算太难,于她而言,真正难以理解的,还是自己的造物主对水棺中那个人的感情。她在记录上只看到诸如“血缘”,“血浓于水”,“纽带”之类的词语,可她只是个机械体,无法体味到这种感觉。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就此折服,就像言语可以转化为特定的电信号一般。人形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建立了一个能够进行感情模拟的装置,并不断通过这个装置,拟合这种被人类视为奇珍的复杂物事。而受到宁吉尔苏方才的话语的影响,今天她学习得格外认真。
终于,天色欲曙,人形结束了拟合的过程,拔去了连接在身上的绞线。
她瘫坐在原地,低下头去思考,之前宁吉尔苏的话语不断在他脑海之中回响。她已经根据宁吉尔苏的讲述,复现了过去他与夏娃的所有情节。但她越是复现,就越是会感到自己与夏娃之间所不一样的地方,那是一种奇妙的情愫。
这种情愫并不来自所谓的血缘,更不依靠什么虚无缥缈的记忆。
这一次她有所感悟了,站起身来,将房间中的一切恢复如初——以她的能力并不难做到这一点。
带了全新的心得体会,人形满意地离开了这座房间。
再次从水棺旁经过的瞬间,她望向夏娃的目光中,竟是多了一分艳羡。
PS: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尽管宁吉尔苏已经给人形取名为夏娃,可是在旁白的话语之中,以人形的视角为主体时,还是会用人形来替代夏娃的称呼。而关于这一章打的章名,熟知星遗物故事的游戏王玩家们可能都不会陌生,因为这具人形在游戏王的卡片中全名就叫做自奏圣乐·伽拉忒亚。我们知道由哥哥制造出的一系列机械都是自奏圣乐,那么伽拉忒亚名字又是如何得来的?这里就先卖个关子,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下去查一查。总之,目前我们还是会以人形来称呼我们可爱的伽拉忒亚小姐。
另外还有一些了解星遗物剧情的人可能会问。那为什么不将之后揭晓伽拉忒亚身世以及名字来源的那一章命名成这个题目呢?说实话,我本来也想过这样编写题名,不过那一章我个人感觉有更好的,所以就把这一章命名成了这个名字。
其实这一章安排这个题名也是很正常的,当初自奏妹妹,也就是伽拉忒亚这张卡刚出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知道这张卡为什么叫伽拉忒亚,只有一些大佬通过查阅典籍,认为宁吉尔苏爱屋及乌,根据妹妹的外形制造了一个同样模样的机械妹妹,所以才会引申为伽拉忒亚,而直到官方剧情出来,才知道,伽拉忒亚是一个完整的,不同于妹妹的灵魂。
当然,K社关于剧情的介绍相当简短,并且是用铺陈直叙的方法,用设定将故事串联起来,虽然完整,却不饱满,所以我就想到以根据卡图主线丰实剧情的同人作的形式来编写这本书。
老实说,这样的文章我也看过不少,但他们或多或少都因为看的人太少而中途放弃了。此外还有一个原因,K社的设定集虽然简短,但毕竟提供了完整的剧情基础,在剧情基础上的扩写创作,难免会有雷同之处,骨架更是只能完全贴合故事走向,难免有所侵权。有了这个考量,作者大多会畏畏缩缩。所以关于星遗物,一直只能算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没有利益的驱动,没有读者的赞赏,热情自然会逐渐衰减。所以我写这本书,一开始就决定只会在自己写完之后才会发表到网络。且并不希望圈子内的人向外网做传播,因为会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
当然,这篇后记大概率只能作为我的自娱自乐,毕竟牌佬们自己对星遗物的故事也都有自己的见解,看到我的小说题目自然会有所不屑,能打开翻看的自然也是寥寥了。但既然你们看到了这里,碎碎念之余还是要对各位读者说一声谢谢,我们下次更新再见。